5-羟色胺-7受体激动剂对帕金森病模型大鼠内侧前额叶皮层锥体神经元兴奋性的影响
本文关键词:5-羟色胺-7受体激动剂对帕金森病模型大鼠内侧前额叶皮层锥体神经元兴奋性的影响
更多相关文章: 帕金森病 内侧前额叶皮层 锥体神经元 -羟色胺-受体 大鼠
【摘要】:目的探讨5-羟色胺(5-hydroxytryptamine,5-HT)-7受体对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模型大鼠内侧前额叶皮层(medial prefrontal cortex,m PFC)中锥体神经元兴奋性的影响。方法以正常大鼠和6-羟多巴胺单侧损毁黑质致密部建立的PD模型大鼠为研究对象,采用在体细胞外生物电记录的方法,观察5-HT7受体激动剂AS 19对m PFC中锥体神经元电活动的影响。结果无论是体循环还是局部给予AS 19都能引起正常大鼠m PFC锥体神经元呈现兴奋、抑制和不变3种形式的反应,而总体反应是兴奋,而且AS 19引起的抑制效应能被GABAA受体拮抗剂picrotoxinin反转。对于PD模型大鼠,AS 19全身给药也能使m PFC锥体神经元产生3种反应,总体反应是兴奋,但产生兴奋所需的药物累积剂量明显比正常大鼠高,且抑制效应只能被picrotoxinin部分反转,局部应用AS 19不改变模型鼠m PFC锥体神经元的放电。结论 m PFC锥体神经元的活动直接或间接地受到5-HT7受体的调控,而黑质-纹状体通路的变性会引起这些神经元对AS 19的反应性降低。
【作者单位】: 河南科技大学医学院;
【关键词】: 帕金森病 内侧前额叶皮层 锥体神经元 -羟色胺-受体 大鼠
【基金】:河南省教育厅科学技术研究重点项目(14B180007) 洛阳市科技发展计划项目(1401087A-5)
【分类号】:R742.5;R-332
【正文快照】: 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是由于中脑黑质致密部(substantia nigra pars compacta,SNc)多巴胺(dopamine,DA)能神经元的变性丢失,导致出现静止性震颤等一系列运动障碍。然而,越来越多的临床资料表明:PD病人往往还伴随非运动症状,如抑郁、焦虑和认知功能减退,甚至这些症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贺立新;卢大华;;海马CA3区锥体神经元形态发育研究进展[J];亚太传统医药;2012年12期
2 周浩;刘烨;梁锦平;陈恒胜;邵建玲;;母子隔离应激增加幼鼠海马CA1区锥体神经元的兴奋性[J];第三军医大学学报;2010年13期
3 范玲玲;王红伟;胡志红;任爱红;胡咏梅;杨东伟;;5-羟色胺-7受体激动剂对大鼠内侧前额叶皮层锥体神经元电活动的影响[J];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年07期
4 吴庆,任俊,陈助华,冯鉴强,陈培熹;孕烯酮硫酸酯对大脑皮层锥体神经元延迟整流型K~+通道的影响[J];生理学报;1997年04期
5 李建国;徐造诚;;脚趾截除后大鼠前扣带回锥体神经元突触传递持续性增强(英文)[J];山西医科大学学报;2010年10期
6 刘宇炜;黄丹;陈晓青;许晓利;艾永循;;甘氨酸对大鼠前额叶皮质锥体神经元串连动作电位影响的研究[J];江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年06期
7 张兵,荔志云,王义萍,侯家骥;老年大鼠海马CA1区锥体神经元的“空泡变性”的观察[J];兰州医学院学报;1998年04期
8 张卫鹏;史学峰;邢咏新;赵堪兴;;发育期大鼠视皮层锥体神经元自发兴奋性突触后电流变化[J];天津医科大学学报;2009年02期
9 郭艳艳;张晓楠;招明高;;BKCa通道对小鼠杏仁核锥体神经元兴奋性的影响[J];神经解剖学杂志;2010年06期
10 张兵,侯家骥;大鼠海马CA_1区锥体神经元在衰老过程中的超微结构变化[J];神经解剖学杂志;1995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江小芳;刘深泉;沈力;;锥体神经元拓扑结构的发放特性分析[A];第一届全国神经动力学学术会议程序手册 & 论文摘要集[C];2012年
2 刘宣亮;刘深泉;;大脑皮层回路中锥体神经元的分岔现象[A];第九届全国动力学与控制学术会议会议手册[C];2012年
3 李炎烽;刘深泉;;单个锥体神经元树突轴突的房室模型分析[A];第十二届全国非线性振动暨第九届全国非线性动力学和运动稳定性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9年
4 王殿仕;井口敞惠;李继硕;东英穗;;大鼠海马CA1区锥体神经元突触后电流的生后发育[A];中国生理学会第21届全国代表大会暨学术会议论文摘要汇编[C];2002年
5 李晓明;李建国;胡平;高天明;;大鼠全脑缺血后海马CA1区锥体神经元L-型钙电流的双向变化[A];第九次全国生物物理大会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2年
6 李晓明;李建国;胡平;王颖;高天明;;大鼠全脑缺血后海马CA1区锥体神经元L型钙电流的双向变化[A];中国生理学会第21届全国代表大会暨学术会议论文摘要汇编[C];2002年
7 武胜昔;;大脑皮质兴奋性和抑制性神经元的新起源[A];2012全国发育生物学大会摘要集[C];2012年
8 嵇晓华;张雪寒;李葆明;;激活前额叶皮层锥体神经元β受体增强兴奋性突触传递[A];中国神经科学学会第六届学术会议暨学会成立十周年庆祝大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5年
9 刘利华;刘深泉;;低钙溶液中CA1锥体神经元放电波形的数值研究[A];第十二届全国非线性振动暨第九届全国非线性动力学和运动稳定性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9年
10 蒋娟;汪萌芽;;氯胺酮对海马CA1区锥体神经元LTP的影响[A];中国生理学会第六届全国青年生理学工作者学术会议论文摘要[C];200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王文挺;大鼠海马结构下托锥体神经元膜共振特性的研究[D];第四军医大学;2006年
2 王殿仕;大鼠海马CA1区锥体神经元突触后电流和树突分支的生后发育[D];第四军医大学;2002年
3 李建国;成年大鼠海马CA1区锥体神经元外向整流氯离子单通道特性及脑缺血后通道活动持续性增强[D];山西医科大学;2003年
4 刘玉燕;暗饲养对大鼠初级视皮层Ⅱ/Ⅲ层锥体神经元突触传递特征的影响[D];天津医科大学;2012年
5 魏春玲;突触后神经元兴奋性的活动依赖的长时程变化[D];陕西师范大学;2013年
6 黄兰亭;N型乙酰胆碱受体α7及α4β2亚型对海马CA3区锥体神经元及DG区颗粒细胞的影响及机制[D];复旦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闫凤侠;联合式学习记忆诱导小鼠桶状皮层锥体神经元功能可塑性的机理[D];蚌埠医学院;2013年
2 向炜;人胎大脑皮质第Ⅴ层锥体神经元发育的形态学研究[D];中南大学;2012年
3 叶斌;胡须输入信息缺失诱导嗅觉功能上调的跨感觉模式可塑性及其细胞机理研究[D];蚌埠医学院;2011年
4 李果;芍药苷对急性缺氧大鼠前扣带回锥体神经元的影响[D];第四军医大学;2011年
5 孙丹华;CA1&CA3锥体神经元模型的动力学分析[D];华南理工大学;2014年
6 张冠军;触须感觉信息输入减少诱导桶状皮层锥体神经元和GABAergic神经元功能的可塑性[D];蚌埠医学院;2012年
7 贺立新;人胎海马CA3区锥体神经元形态发育的研究[D];中南大学;2012年
8 李琳;非凝聚态Aβ_(25-35)对新生大鼠海马CA3区锥体神经元钾离子通道影响的膜片钳研究[D];天津医科大学;2005年
9 郝金余;嗅觉损伤诱导触须触觉跨模式可塑性的细胞学基础研究[D];蚌埠医学院;2011年
10 程文博;大鼠视皮层锥体神经元静息膜电位随年龄变化趋势[D];天津医科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71078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shenjingyixue/7107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