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神经病学论文 >

体感诱发电位刺激电流阈值与感觉电流阈值的相关性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发布时间:2017-08-25 14:15

  本文关键词:体感诱发电位刺激电流阈值与感觉电流阈值的相关性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更多相关文章: 体感诱发电位刺激电流阈值 感觉电流阈值 影响因素


【摘要】:目的:探讨正常成人下肢体感诱发电位刺激电流阈值(SEPCT)与感觉电流阈值(CPT)的相关性及其影响因素,为寻找适宜的刺激强度、规范本实验室体感诱发电位检查及后续本体感觉障碍患者的脑功能研究提供客观理论指导。方法:选择89例健康成年人,其中男49例,女40例,平均年龄(52.75±15.09)岁。按年龄分组,青年组:20~40岁,男7例,女13例;中年组:40~60岁,男20例,女13例;老年组:≥60岁,男20例,女16例。交替刺激双侧内踝部胫后神经,测量其双下肢CPT,并测量其SEPCT,分析二者的相关性及其影响因素。结果:男性受试者SEPCT及CPT均明显高于女性受试者,其SEPCT/CPT比值则显著低于女性(P0.05);老年男性受试者SEPCT及SEPCT/CPT均明显高于中年男性组,且老年男性受试者SEPCT高于青年男性组(P0.05);女性受试者SEPCT及CPT均值均随年龄增长而逐渐增高(P0.05),而SEPCT/CPT则较为恒定,各组均未见显著性差异(P0.05);SEPCT均值与CPT均值呈正相关。结论:在进行SEP临床检查及相关科研工作时,男性可给予4.40倍左右SEPCT/CPT的刺激电流强度,且老年男性受试者可给予稍高的SEPCT;女性则可给予6.13倍左右SEPCT/CPT刺激电流强度。
【作者单位】: 华北理工大学附属开滦总医院神经内科;
【关键词】体感诱发电位刺激电流阈值 感觉电流阈值 影响因素
【分类号】:R741.04
【正文快照】: 本体感觉参与整合、调控人体的精确运动,并对维持关节的功能性稳定尤为重要[1-3]。本体感觉障碍患者走路及运动时不得不经常注视自己的肢体,通过视觉调整肢体平衡和姿势达到代偿作用以避免跌倒发生[4-5],因而给患者日常生活带来诸多不便,甚至严重影响其生活质量。体感诱发电位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罗华,谭华,熊先骥;肌萎缩性侧索硬化症患者体感诱发电位研究[J];卒中与神经疾病;2003年02期

2 赵红,宿英英;体感诱发电位的分级标准[J];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2004年04期

3 刘名顺;;体感诱发电位与体感诱发电位地形图及其临床应用[J];现代电生理学杂志;2012年01期

4 战胜才,康维礼;正常人体感诱发电位的研究[J];神经精神疾病杂志;1982年01期

5 贺银方;董承统;;人体正中神经电刺激的体感诱发电位[J];国外医学.神经病学神经外科学分册;1983年06期

6 成自龙,王玉兰;正常成年人体感诱发电位特征及常值的研究[J];生理科学;1984年Z1期

7 潘映辐;翁再民;;短潜期体感诱发电位及其临床意义[J];北京第二医学院学报;1986年02期

8 羊毅;;格林—巴利综合症的诱发电位[J];国外医学.神经病学神经外科学分册;1986年06期

9 吴若秋;安怀略;隋建美;;正常及异常短潜时体感诱发电位鉴别方法的研究[J];贵阳医学院学报;1987年02期

10 吴若秋;安怀略;隋健英;卢卫;;脑缺血病人的短潜时体感诱发电位及其在治疗选择中的作用研究[J];贵阳医学院学报;1987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贾志荣;石昕;孙相如;;体感诱发电位在脊髓亚急性联合变性中的诊断价值[A];中华医学会第七次全国神经病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4年

2 费智敏;张珏;书国伟;蔡佩浩;王静予;邱锋;孔令军;许乐宜;龚立;;体感诱发电位和微血管多普勒超声联合术中监测颅内动脉瘤夹闭术[A];2011中华医学会神经外科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1年

3 桂莉;范文辉;王惠玉;;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对脑梗死大鼠体感诱发电位的影响[A];中华医学会第七次全国神经病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4年

4 吴文波;梁战华;;痉挛性斜颈体感诱发电位的研究[A];中华医学会第十三次全国神经病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0年

5 赵红;宿英英;;两种体感诱发电位分级标准对重症脑功能损伤预后预测的比较[A];中华医学会急诊医学分会第十六次全国急诊医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3年

6 李榕;罗春霞;迟路湘;武小玲;胡俊;李露斯;;重组人生长激素对脑梗死大鼠皮层体感诱发电位的影响[A];第九次全国神经病学学术大会论文汇编[C];2006年

7 魏妮;燕铁斌;陈月桂;Christina Hui-Chan;;经皮电神经刺激对脑卒中患者偏瘫侧上肢体感诱发电位的影响[A];中华医学会第九次全国物理医学与康复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7年

8 翦凡;潘华;张磊;陈娜;吴青;;32例巨大SEP临床分析[A];第十一届全国神经病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8年

9 柯将琼;王小同;;脑出血患者的体感诱发电位及其在预后判断中的应用[A];中华医学会第七次全国神经病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4年

10 邹小英;;脑瘫患儿短潜伏期体感诱发电位分析[A];第三届CAAE中国脑电图和神经电生理大会论文摘要集[C];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刘素萍;脑干听觉诱发电位和体感诱发电位在意识障碍患者预后评估中的价值[D];福建医科大学;2009年

2 杨兵;不同年龄组正常人三叉神经体感诱发电位比较与分析[D];天津医科大学;2012年

3 杜咏梅;三叉神经疾患体感诱发电位的相关研究及探讨[D];天津医科大学;2003年



本文编号:73709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shenjingyixue/73709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ce5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