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神经病学论文 >

青年脑梗死与老年脑梗死的危险因素及影像学表现的相关性分析

发布时间:2017-09-07 05:12

  本文关键词:青年脑梗死与老年脑梗死的危险因素及影像学表现的相关性分析


  更多相关文章: 脑梗死 危险因素 病因分型 病变部位


【摘要】:目的:观察比较常见危险因素在青年脑梗死与老年脑梗死这两个发病人群中的分布特点,同时比较同一病因分型、同一病变部位、病灶大小在这两组人群中的分布异同,进一步研究常见危险因素、病因分型、发病部位之间的相关与影响关系。方法:选取新发脑梗死的青年患者80例,同时选取80例同期住院的新发脑梗死的老年患者作为对照,完善各项辅助检查,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描述常见危险因素、病因分型、日常生活能力受损程度、受累部位等在两组间的分布情况,采用Spearman秩相关分析研究常见危险因素与病因分型、受累部位之间的相关关系,同时采用多元线性回归的方法找出对发病部位、病灶体积影响较大的危险因素。另外,对计数资料采用t检验、对等级资料采用卡方检验分析两组在危险因素、病变部位、病灶大小等方面是否存在差异。结果:1.两组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发病率均较高,且青年组高于老年组,同时青年组在11-15umol/L与0-10umol/L两个水平分布较一致,而老年组更多分布于11-15umol/L水平;2.美国国立卫生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青年组中得分在0-4分者所占比例较老年组多,得分在5-15分者较老年组少,得分在16分及以上者两组均极少;3.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评分:青年组ADL得分居于两个极端,而老年组得分较均匀;4.急性卒中治疗Orgl0172试验(TOAST)病因分型:青年组以小血管病变型居多,大动脉粥样硬化型和病因不确定型次之,而老年组以大动脉粥样硬化型最多,小血管病变型次之;5.两组中只累及颈内动脉系统者均为最多见,其次为两个系统同时受累者,同时在最易受累的部位上两组也略有不同;6.两组中常见危险因素与TOAST分型均无统计学相关,而与发病部位有统计学相关;而研究TOAST分型与发病部位的相关性时,青年组中二者无统计学相关,老年组中二者有统计学相关;7.常见危险因素对特定病灶的受累与否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且存在定量依存关系;8.两组对同一受累部位的大小的影响无明显差异。结论:1.老年患者的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大多集中在11-15umol/L之间,提示其较青年患者存在更大的风险发生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并且这一水平更不利于脑梗死的痊愈,从而影响预后。2.老年患者中顶叶受累占相当比例,青年患者顶叶受累则较少,这是老年患者的突出特点。3.老年患者的危险因素可在最大程度上进行控制,而青年患者的危险因素较难控制,但神经功能受损程度上青年患者较小,预后较好,提示青年患者自身代偿能力优于老年患者。
【关键词】:脑梗死 危险因素 病因分型 病变部位
【学位授予单位】:山西医科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R743.3
【目录】:
  • 中文摘要5-7
  • 英文摘要7-9
  • 前言9-11
  • 1 对象与方法11-16
  • 1.1 研究对象的选择11
  • 1.2 实验仪器11
  • 1.3 观察指标及研究方法11-15
  • 1.4 统计学方法15-16
  • 2 结果16-22
  • 2.1 将青年组与老年组进行单因素分析及比较16-17
  • 2.2 比较青年组与老年组NIHSS评分、ADL评分、TOAST分型17-18
  • 2.3 青年组与老年组受累部位的比较18-19
  • 2.4 研究两组在同一病变部位下病灶体积的异同19
  • 2.5 查找两组常见危险因素、TOAST分型、发病部位间的统计学相关性19-20
  • 2.6 研究两组中常见危险因素的有无对特定部位受累的影响大小20-22
  • 3 讨论22-25
  • 4 结论25-26
  • 参考文献26-29
  • 综述29-32
  • 参考文献31-32
  • 致谢32-33
  • 在学期间研究成果33-34
  • 个人简历34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付京耀,扬敬源,孙晓光,任军;2例青年脑梗死误诊分析[J];黑龙江医学;2000年12期

2 李富康,褚晓凡;青年脑梗死71例临床分析[J];河南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01年01期

3 谷凤云,楚平华;中青年脑梗死的原因分析及对策[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01年10期

4 雷宇春,王忠勇;中青年脑梗死临床特点调查分析[J];航空军医;2001年05期

5 王晓辉;青年脑梗死1例[J];沈阳医学院学报;2002年04期

6 牛小媛,李阳,杨旭;山西省城乡中青年脑梗死危险因素的病例对照研究[J];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03年07期

7 高秀风,沈渭娟,李品菊,吕探云;中青年脑梗死患者健康教育需求状况调查分析[J];中国临床医学;2003年06期

8 张松钦,沈伟和;86例青年脑梗死的病因分析及预防[J];河北医学;2004年05期

9 李凤銮,刘青蕊,刘萍;遗传因素在青年脑梗死发病中的作用[J];中国临床康复;2004年13期

10 范淑侠;青年脑梗死69例临床分析[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04年1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辛晓敏;付璐;李洁;李琳;宋立婷;金丹;;血浆同型半胱氨酸的含量与中青年脑梗死之间关系的探讨[A];2003年全国微循环与血液流变学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3年

2 吴强;张皎皎;;中青年脑梗死81例临床分析[A];中华医学会第十三次全国神经病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0年

3 刘建国;张哲成;高海凤;谈晓牧;刘怀翔;;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与中青年脑梗死的关系[A];中华医学会第七次全国神经病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4年

4 孙新芳;章燕幸;;中青年脑梗死与血浆同型半胱氨酸和血清尿酸水平的相关研究[A];2009年浙江省神经病学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9年

5 刘信东;赵丽君;;急性青年脑梗死的病因分析[A];中华医学会第十三次全国神经病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0年

6 郭丰平;;中青年脑梗死相关危险因素及发病特点的研究[A];中华医学会第七次全国神经病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4年

7 刘建国;谈晓牧;刘怀翔;高海凤;张哲成;;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对中青年脑梗死临床意义的研究[A];第九次全国神经病学学术大会论文汇编[C];2006年

8 曲立新;魏杰;时兴华;左新兵;吕凤华;;血同型半胱氨酸与青年脑梗死发病危险性及严重性的关系[A];山东省2013年神经内科学学术会议暨中国神经免疫大会2013论文汇编[C];2013年

9 秦超;陆益就;陈渊;莫雪安;马朝桂;;青年脑梗死数字减影全脑血管造影69例分析[A];第三届全国少数民族地区神经病学会论文汇编[C];2005年

10 安荷娣;黄东雅;刘榕;;脑梗死病因分型-青年脑梗死和老年脑梗死的比较[A];中华医学会第十三次全国神经病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显实;青年脑梗死的危险因素及临床特点分析[D];昆明医科大学;2015年

2 车丽琴;青年脑梗死与老年脑梗死的危险因素及影像学表现的相关性分析[D];山西医科大学;2016年

3 刘建国;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与中青年脑梗死[D];天津医科大学;2003年

4 吴毅杰;青年脑梗死148例临床分析[D];苏州大学;2011年

5 刘怀翔;胱硫醚β合成酶基因突变及负荷后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中青年脑梗死的关系研究[D];天津医科大学;2005年

6 马爱军;青年脑梗死患者纤维蛋白原β-148C/T基因多态性和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研究[D];青岛大学;2004年

7 张芙蓉;青年脑梗死病因及危险因素分析[D];延安大学;2014年

8 琚小红;中青年脑梗死患者血管紧张素原基因多态性的研究[D];山西医科大学;2006年

9 曹国辉;丹红还五方治疗中青年脑梗死伴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疗效观察[D];河北大学;2011年

10 高娟;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及相关因素、MTHFR基因多态性和青年脑梗死的研究[D];河北医科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80759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shenjingyixue/80759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ecc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