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面积脑梗死26例临床及影像学分析
本文关键词:大面积脑梗死26例临床及影像学分析
【摘要】:目的分析大面积脑梗死患者的临床及影像学特点,为临床诊治提供帮助。方法收集我院2014年2月~2016年5月收治的26例大面积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其临床及影像学资料,总结其临床特点。结果26例大面积脑梗死患者,男15例,女11例,房颤患者14例。病灶侧颈内动脉重度狭窄8例,闭塞3例,大脑中动脉重度狭窄5例,闭塞6例。颈动脉彩色多普勒示颈部动脉不稳定斑块15例,心脏彩色多普勒检查心房附壁血栓5例。去骨瓣减压手术治疗8例,死亡1例;保守治疗18例,死亡5例。3个月后存活者ADL评分为(64.2±3.8)分。结论大面积脑梗死中栓塞性病变及大血管狭窄/闭塞为其主要原因,其病情严重,预后较差,早期诊断及积极治疗可有效降低患者的死亡率及致残率。
【作者单位】: 江苏省丰县人民医院神经内科;江苏省丰县人民医院影像科;
【关键词】: 脑梗死 诊断 治疗 预后
【基金】:江苏省卫生厅医学科研立项课题(YG201419) 江苏省徐州市科技发展基金(XF10C060) 江苏省第一批“徐州市医学青年后备人才”培养工程资助(徐卫科教〔2014〕3号)
【分类号】:R743.33
【正文快照】: 大面积脑梗死通常是指梗死面积13 cm2,并累及2个以上解剖部位的大血管主干供血区者,常合并严重脑水肿、颅内压增高,内科疗效较差,常需外科减压等治疗[1]。本病具有起病急、病情重、致死率和致残率高等特点[2]。临床中应加强对该病认识,积极治疗,可提高生存率及减少致残率,现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朱继国;脑梗死复发因素的探讨[J];济宁医学院学报;2001年03期
2 李钢;老年人脑梗死复发临床特点与危险因素分析[J];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2001年10期
3 李忠 ,辛岳 ,陈晓虹;脑梗死复发的危险因素分析[J];辽宁医学杂志;2003年06期
4 张海燕;;脑梗死再发危险因素分析[J];基层医学论坛;2004年07期
5 廖耿;黎朝茂;江先娣;蓝崧;黄婉芸;李明生;;脑梗死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水平与脑梗死复发的关系[J];临床神经病学杂志;2008年01期
6 周婷;丁美萍;;脑梗死复发危险因素分析[J];心脑血管病防治;2008年02期
7 李丰升;刘金敬;李永杰;古华新;;降低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脑梗死复发率关系的研究[J];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2009年03期
8 王贵玲;;焦虑抑郁干预治疗对再发脑梗死的影响[J];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2010年04期
9 韦仕荣;;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与脑梗死复发68例临床分析[J];亚太传统医药;2010年09期
10 杨博;梁峰;;定期输液对预防脑梗死复发的疗效分析[J];临床医药实践;2010年20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宋军平;武霞;李晓玲;;脑梗死复发相关因素的临床分析[A];第九次全国神经病学学术大会论文汇编[C];2006年
2 易兴阳;潘继豹;陈存木;池丽芬;黄雪融;张顺开;;脑梗死复发的多因素分析及机制探讨[A];第十一届全国神经病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8年
3 余小骊;刘俊华;;脑梗死复发的危险因素分析[A];江西省第五次中西医结合神经科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1年
4 易兴阳;;脑梗死复发的多因素分析及机制探讨[A];医学科研成果与应用[C];2011年
5 郑志荣;李剑;;脑梗死复发的相关危险因素分析[A];第十一届全国神经病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8年
6 张乐;巫芳芳;李震;李彬;王娅;查溪静;李晓艳;姜丹;尹世杰;;丹红注射液联用前列地尔治疗老年腔隙性脑梗死临床观察[A];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养生学与康复医学专业委员会委员会议暨第八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3年
7 贾跃进;孙保国;;滋阴温阳法对老年急性轻中度脑梗死的治疗和Ⅱ级预防作用的探讨[A];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脑病重点研究室建设研讨会暨中风病科研成果推广交流会论文汇编[C];2010年
8 易兴阳;池丽芬;张顺开;黄毅;陈存木;;第三部分 他汀药对颈动脉粥样硬化影响及在预防脑梗死复发中作用[A];医学科研成果与应用[C];2011年
9 谢旭芳;王卫真;冯莉莉;屈新辉;张昆南;;血清脂蛋白(a)和颈动脉粥样硬化与脑梗死的相关性分析[A];中华医学会第十三次全国神经病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0年
10 易兴阳;;颈动脉粥样硬化与脑梗死复发的关系及他汀药在预防中的作用[A];医学科研成果与应用[C];201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王宪玲;对待腔隙性脑梗死避免两误区[N];家庭医生报;2006年
2 陈芷若;有些脑梗死为何无症状[N];健康报;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毛军;饮茶对脑梗死发病风险的影响[D];河北联合大学;2014年
2 姚丽娜;急性首次脑梗死后焦虑、抑郁障碍相关因素研究[D];河北医科大学;2015年
3 代瑞宁;脑梗死患者γ-谷氨酰转肽酶与颅内外动脉狭窄、脑梗死复发的相关性研究[D];安徽医科大学;2015年
4 刘杰;阿司匹林抵抗、血小板膜糖蛋白Ⅱb HPA-3基因多态性与脑梗死的相关性研究[D];天津医科大学;2015年
5 李丹;参芎通脉颗粒与阿司匹林联合治疗脑梗死的临床观察[D];成都中医药大学;2015年
6 孙震;NF-κB p65阳性率、血浆sCD40L、MCP-1浓度与脑梗死及CD40-1C/T单核苷酸多态性的关系[D];山西医科大学;2016年
7 解力;脑梗死患者的危险因素及SPARKLE分型的临床研究[D];苏州大学;2016年
8 樊秋华;网膜素-1与脑梗死合并颈动脉粥样硬化关系的研究[D];石河子大学;2016年
9 梁丰;不同强度有氧运动对脑梗死患者凝血功能的影响[D];南京中医药大学;2016年
10 汪亚坤;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致脑梗死病例特点研究[D];河北医科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84444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shenjingyixue/8444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