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神经病学论文 >

RITA协同替莫唑胺抑制人脑胶质瘤U87细胞的生长

发布时间:2017-09-15 13:19

  本文关键词:RITA协同替莫唑胺抑制人脑胶质瘤U87细胞的生长


  更多相关文章: 人脑胶质瘤 RITA 替莫唑胺 肿瘤抑制


【摘要】:目的探讨p53靶向小分子RITA,替莫唑胺(TMZ)以及二者联用对人脑胶质瘤细胞U87的增殖、克隆形成和凋亡等的影响及其可能机制。方法采用MTS法分别检测0、1、5、10、20μmol/L的RITA、TMZ和半剂量的RITA+TMZ作用于U87细胞0、24、48、72 h的细胞增殖情况,计算增殖率和抑制率,金正均法进行药物联用效果评价;q RT-PCR法和蛋白质印迹法分别检测p53和p21等肿瘤凋亡相关基因的m RNA和蛋白质表达水平;流式细胞术Annexin V/PI双染色法检测细胞凋亡;结晶紫染色检测细胞克隆形成。结果 MTS结果显示,RITA对U87细胞抑制作用明显,且显著强于TMZ(72 h,4个浓度对比P=0.000),1~20μmol/L的RITA、TMZ作用72h抑制率分别为25.94%~41.38%、3.84%~8.20%;二者联用细胞抑制率高于RITA(P0.01)、TMZ单用(P=0.000),抑制率为29.21%~52.11%,抑制作用更显著。金正均法计算q值,半剂量RITA和TMZ联合给药48 h后,浓度高于5μmol/L时q值均大于1.2,药物联用表现为协同效应;RITA和TMZ均能促进p53,p21和puma等凋亡相关基因的表达,促进细胞凋亡,抑制细胞生长和克隆形成,且效果为RITA+TMZ单用RITA单用TMZ。结论 RITA可通过上调p53的表达发挥抑癌作用并提高人脑胶质瘤细胞对TMZ的敏感性,使二者联用具有明显的协同作用。本研究为进一步深入探索RITA在脑胶质瘤治疗中的应用及与TMZ联用后药效提高机制提供了参考。
【作者单位】: 南方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三级生物安全实验室;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神经外科;
【关键词】人脑胶质瘤 RITA 替莫唑胺 肿瘤抑制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1301911) 高等学校博士学科点专项科研基金(20124433120024)~~
【分类号】:R739.4
【正文快照】: RITA combined with temozolomide inhibits the proliferation of human glioblastomaU87 cellsHE Xiaoyan1,2,FENG Xiaoli1,SONG Xinpei1,ZENG Huanchao1,CAO Zhongxu1,XIAO Weiwei1,ZHANG Bao1,WU Qinghua1Biosafety Level-3(BSL-3)Laboratory,School of Public Health1,De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熊晓鹏;孔琳;胡超苏;;放射治疗合并替莫唑胺治疗多形性胶质母细胞瘤的研究[J];中国神经肿瘤杂志;2005年04期

2 杨宁蓉;王琳;秦叔逵;;替莫唑胺治疗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恶性淋巴瘤1例[J];临床肿瘤学杂志;2007年11期

3 曾毅;罗林;袁红平;刘金成;;替莫唑胺同步放疗治疗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32例观察[J];云南医药;2009年03期

4 潘浩;;新型烷化剂替莫唑胺的临床应用进展[J];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2010年06期

5 李宏业;徐军;周士振;王秀华;赵玉娥;朱玉方;陶荣杰;;替莫唑胺配合放疗治疗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的临床观察[J];中华肿瘤防治杂志;2010年12期

6 孙国涛;孙祥民;陶荣杰;;替莫唑胺治疗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5例分析[J];慢性病学杂志;2010年11期

7 王燕;;多形性胶质母细胞瘤术后口服替莫唑胺化疗的护理体会[J];内蒙古中医药;2011年18期

8 周保元;毛庆;王鹏;王翔;谢飞;刘艳辉;;替莫唑胺在胶质瘤化疗中的不良反应分析[J];中国神经肿瘤杂志;2012年01期

9 彭济勇;曾建伦;朱泽文;陈明伟;占志强;;口服替莫唑胺同步放疗治疗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疗效评价[J];实用临床医学;2008年11期

10 李方明;聂青;徐世侠;杨平;于新;康静波;张丽萍;张军;;高度恶性脑胶质瘤放疗联合替莫唑胺(国产)化疗临床研究[J];海军总医院学报;2009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徐军;周士振;朱玉方;陶荣杰;;替莫唑胺配合放疗治疗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的临床研究[A];中华医学会神经外科学分会第九次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0年

2 王新东;郎岳明;励勇;徐将荣;高峰;李江;余建军;;替莫唑胺治疗脑胶质瘤的临床分析[A];2011年浙江省神经外科学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11年

3 宋诸臣;杨磊;魏金芝;丛智荣;彭春雷;;替莫唑胺联合美罗华治疗复发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附1例报告)[A];2009医学前沿论坛暨第十一届全国肿瘤药理与化疗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9年

4 陈鹏;傅伟明;张宏;石键;;替莫唑胺治疗术后残留恶性脑胶质瘤的疗效[A];2009年浙江省神经外科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9年

5 孙爽;李鸿彬;;替莫唑胺对脑转移肿瘤的治疗研究报告[A];2010年中国药学大会暨第十届中国药师周论文集[C];2010年

6 李学元;王运华;张连群;;替莫唑胺化疗与高级别胶质瘤患者的预后分析[A];中国肿瘤内科进展 中国肿瘤医师教育(2014)[C];2014年

7 朱巍巍;李晓兴;左剑玲;许期年;王秀云;王之敏;孙春明;周幽心;周岱;;替莫唑胺诱导的人脑胶质瘤耐药细胞系的建立及其继发性耐药相关基因的筛查[A];中国抗癌协会神经肿瘤专业委员会第八届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1年

8 李烨;李昊;曹勇;;白藜芦醇增效替莫唑胺抑制胶质瘤干细胞增殖的机制研究[A];2013医学前沿论坛暨第十三届全国肿瘤药理与化疗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3年

9 马晓东;狄淬砺;;放疗同步替莫唑胺化疗治疗恶性胶质瘤临床观察[A];2011中华医学会神经外科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1年

10 喻建华;万会平;;替莫唑胺联合放疗治疗恶性脑胶质瘤的临床观察[A];江西省中医、中西医结合肿瘤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2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雷诺岛;彻底击毙毁灭性疾病[N];医药经济报;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林洪;白藜芦醇诱导恶性胶质瘤细胞凋亡并增强替莫唑胺药物敏感性作用的分子机制[D];第四军医大学;2011年

2 宋振华;survivin在替莫唑胺诱导的胶质瘤细胞凋亡及老化中的作用研究[D];南方医科大学;2014年

3 崔勇;RNA干扰AKT2对脑胶质瘤替莫唑胺化疗敏感性的影响及相关机制研究[D];第二军医大学;2014年

4 朱巍巍;替莫唑胺诱导的人脑胶质瘤耐药细胞株的建立及其继发性耐药相关基因的筛查[D];苏州大学;2011年

5 程全;替莫唑胺通过调控miR-223/PAX6抑制胶质瘤细胞增殖的研究[D];中南大学;2014年

6 刘岳;BCL-2与人脑胶质细胞瘤生物学特性及替莫唑胺敏感性的关系[D];武汉大学;2014年

7 张煜辉;替莫唑胺缓释微球治疗大鼠C6胶质瘤的实验研究[D];第二军医大学;2008年

8 王君玉;CCND1异常表达对脑胶质瘤生物学特性及替莫唑胺敏感性影响的实验研究[D];第二军医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海涛;替莫唑胺联合全脑放疗治疗复发/难治性原发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的临床研究[D];济南大学;2015年

2 王勇;替莫唑胺为主的化疗联合放疗治疗原发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的临床研究[D];济南大学;2013年

3 王能江;原发性脑胶质瘤术后替莫唑胺化疗的临床观察[D];华中科技大学;2007年

4 潘强;替莫唑胺耐药的恶性胶质瘤细胞系耐药特性演变的研究[D];天津医科大学;2010年

5 汤浩;乙胺嘧啶协同替莫唑胺联合用药对小鼠垂体促性腺激素腺瘤细胞的影响[D];北京协和医学院;2011年

6 唐东方;替莫唑胺衍生物治疗人脑胶质瘤的实验研究[D];苏州大学;2012年

7 温宏宇;恶性脑胶质瘤术后放疗联合替莫唑胺疗效分析[D];大连医科大学;2012年

8 李晓兴;替莫唑胺诱导的人脑胶质瘤耐药细胞系的建立及其耐药性的逆转的研究[D];苏州大学;2007年

9 王计伟;替莫唑胺治疗胶质母细胞瘤的长期疗效评价[D];天津医科大学;2012年

10 周光华;替莫唑胺缓释微球治疗胶质瘤的实验研究[D];苏州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85676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shenjingyixue/85676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9ab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