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瓣膜病房颤患者脑卒中风险评估方法的探讨
发布时间:2017-09-16 00:33
本文关键词:非瓣膜病房颤患者脑卒中风险评估方法的探讨
更多相关文章: 非瓣膜病心房颤动 脑卒中 风险评估 CHADS2评分 CHA2DS2-VASc评分
【摘要】:目的探索非瓣膜病房颤患者发生脑卒中的危险因素,建立房颤脑卒中风险评估模型(New Score),评价New Score、CHADS2评分和CHA2DS2-VASC评分三种方法在卒中预测方面的差异,比较三种评分对非瓣膜病房颤患者脑卒中的风险评估能力。方法对华北理工大学附属煤炭总医院和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市朝阳医院共2家附属教学医院2012年1月至2012年12月收治的首次诊断为非瓣膜病心房颤动的患者进行同群队列研究,收集相关资料,以缺血性脑卒中为终点事件平均随访时间为(27±5)个月。采用χ2检验、wilcoxon秩和检验(非参方法检验)分析卒中相关危险因素,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Enter法)对经单因素分析有统计学意义的参数计算其对模型影响的大小(OR),组建新的卒中风险评分模型(New Score),采用CHADS2、CHA2DS2-VASc和New Score评分方法对患者依次评分,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分析比较New Score、CHADS2评分、CHA2DS2-VASc评分对非瓣膜病房颤患者卒中的预测能力,并记录3个评分系统的95%置信区间、P值、灵敏度、特异度。结果比较新发脑卒中组和无新发脑卒中组,两组间比较的结果显示年龄、房颤类型、高脂血症病史、冠心病病史、高血压病史、糖尿病病史、既往脑梗死、心肌梗死病史、血管性疾病病史、NT-pro BNP、ALT、DBIL、CRP、D-dimer等化验指标存在显著差异(P0.05)。将有显著差异的因素进行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高脂血症、SBP160mm Hg、糖尿病、既往脑梗死、血管性疾病与卒中风险独立相关(P0.05,OR1),根据各因素的OR值建立New Score评分。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比较CHADS2评分、CHA2DS2-VASc评分、New Score评分预测房颤患者随访期间内发生脑卒中的能力,显示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AUCROC)分别为0.877(0.855-0.900)、0.842(0.817~0.866)和0.850(0.827~0.873),CHADS2评分的Youden指数0.591,灵敏度0.85,特异度0.741,假阳性率0.259;CHA2DS2-VASc评分的Youden指数0.54,灵敏度0.88,特异度0.66,假阳性率0.34;New Score评分的Youden指数0.381,灵敏度0.423,特异度0.958,假阳性率0.042。结论高脂血症、SBP160mm Hg可能为房颤相关脑卒中新的预测因素,心功能不全病史、年龄、性别因素不能增加非瓣膜病房颤患者的脑卒中风险。CHADS2评分优于New Score,New Score优于CHA2DS2-VASc评分,CHADS2可能更符合住院的非瓣膜病房颤患者的脑卒中风险评估。CHA2DS2-VASc评分在我国的推广使用可能需更多验证。
【关键词】:非瓣膜病心房颤动 脑卒中 风险评估 CHADS2评分 CHA2DS2-VASc评分
【学位授予单位】:华北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R541.75;R743.3
【目录】:
- 摘要4-6
- Abstract6-10
- 引言10-11
- 第1章 绪论11-15
- 1.1 非瓣膜病心房颤动和脑卒中的联系11
- 1.2 非瓣膜病心房颤动患者脑卒中的社会背景及抗凝现状11-13
- 1.3 非瓣膜病心房颤动患者脑卒中风险评估的方法13-14
- 1.4 本研究的目的及意义14-15
- 第2章 对象与方法15-18
- 2.1 研究对象15
- 2.1.1 研究对象15
- 2.1.2 纳入标准15
- 2.1.3 排除标准15
- 2.2 研究内容15-16
- 2.3 知情同意和伦理学16
- 2.4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16
- 2.4.1 研究方法16
- 2.4.2 技术路线16
- 2.5 统计学分析16-17
- 2.6 可能出现的偏倚和控制措施17-18
- 2.6.1 选择偏倚17
- 2.6.2 无应答偏倚17
- 2.6.3 信息偏倚17-18
- 第3章 结果18-28
- 3.1 非瓣膜病心房颤动患者的一般资料及脑卒中危险因素分析18-19
- 3.2 NewScore方案的建立19-24
- 3.3 CHA2DS2-VASC评分、CHADS2评分、NewScore预测卒中风险效能的比较24-28
- 第4章 讨论28-38
- 4.1 非瓣膜病心房颤动患者脑卒中风险评估系统中相关危险因素的争议28-29
- 4.2 非瓣膜病心房颤动患者脑卒中评估方法孰优孰劣的比较29-30
- 4.3 危险因素分析在非瓣膜病房颤患者卒中风险评估中的作用30-31
- 4.4 评分方案在非瓣膜病房颤患者卒中风险评估中的作用31-34
- 4.5 卒中风险评估在临床上的使用及对临床实践的影响34
- 4.6 本研究的局限性34-35
- 参考文献35-38
- 第5章 综述 非瓣膜病房颤患者脑卒中风险评估的现状38-45
- 5.1 房颤是脑卒中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38-39
- 5.2 房颤患者脑卒中风险的评估方法39-41
- 5.2.1 CHADS2评分39
- 5.2.2 CHA2DS2-VASC评分39-40
- 5.2.3 R2CHADS2评分40
- 5.2.4 CHADS2评分与CHA2DS2-VASC评分的比较40-41
- 5.3 房颤患者脑卒中风险相关的其他因素41-42
- 参考文献42-45
- 结论45-46
- 致谢46-47
- 导师简介47-48
- 作者简介48-49
- 学位论文数据集49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蒋海杰;朱宁;王常青;;大连市房颤住院患者诊治状况调查分析[J];大连医科大学学报;2006年01期
2 周京敏;周俊;潘文志;郝颖;金雪娟;刘少稳;蔡乃绳;葛均波;;左室收缩功能正常的心房颤动患者血清NT-pro-BNP水平的变化及影响因素探讨[J];中国临床医学;2007年02期
3 周自强,胡大一,陈捷,张仁汉,李奎宝,赵秀丽;中国心房颤动现状的流行病学研究[J];中华内科杂志;2004年07期
4 孟晓冬;马娜;;心房颤动抗栓治疗进展[J];医学综述;2014年05期
5 Rui Providência;Luís Paiva;Sérgio Barra;;Risk stratification of patients with atrial fibrillation: Biomarkers and other future perspectives[J];World Journal of Cardiology;2012年06期
,本文编号:85985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shenjingyixue/859859.html
最近更新
教材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