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神经病学论文 >

早产儿血清促红细胞生成素水平与脑损伤的关系

发布时间:2017-09-16 00:42

  本文关键词:早产儿血清促红细胞生成素水平与脑损伤的关系


  更多相关文章: 促红细胞生成素 脑损伤 危险因素 早产儿


【摘要】:目的探讨早产儿血清促红细胞生成素(EPO)水平与脑损伤的关系。方法选取2014年10月至2015年9月出生胎龄在28~34周的早产儿304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颅脑B超和MRI检查诊断脑损伤,ELISA检测血清EPO、S100蛋白、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和髓鞘碱性蛋白(MBP)水平,比较不同血清EPO水平早产儿脑损伤的发生率,分析血清EPO水平与各指标的相关性;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研究血清EPO水平与脑损伤的关系。结果 304例早产儿中发生脑损伤125例(41.1%);低水平EPO组缺血性脑损伤发生率明显高于中高水平EPO组(P0.01);脑损伤早产儿血清S100蛋白、NSE、MBP水平均高于无脑损伤组(P0.01);血清EPO水平与S100蛋白浓度、NSE水平均呈负相关(P0.05,P0.01);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低胎龄、低出生体重、窒息复苏、机械通气时间延长、贫血和低血清EPO水平均是脑损伤发病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血清EPO低水平的早产儿脑损伤发生率高,血清EPO水平与早产儿脑损伤密切相关。
【作者单位】: 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深圳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儿科中心实验室;深圳市妇幼保健院新生儿科;深圳市人民医院新生儿科;深圳市龙华新区人民医院新生儿科;
【关键词】促红细胞生成素 脑损伤 危险因素 早产儿
【基金】:深圳市科技计划项目(JCYJ20140414170821145)
【分类号】:R742
【正文快照】: [中国当代儿科杂志,2016,18(10):947-952]近年来研究发现,脑组织内人类促红细胞生成素(erythmpoietin,EPO)及其受体(EPOR)的表达水平在早产儿脑发育和脑损伤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和地位,早期应用大剂量足疗程EPO可预防、减轻早产儿脑损伤的发生[1-3]。但外源性EPO在改善早产儿脑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晓文,吕回,王卫,张吉吉;影响早产儿贫血的因素[J];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01年04期

2 唐瑟,姚裕家,陈永秀,陈娟;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对早产儿贫血和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J];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02年04期

3 宋庆梅,申改青;医源性抽血对早产儿贫血的影响[J];中原医刊;2002年10期

4 杨东梅,严超英,霍淑芳;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预治早产儿贫血的临床研究[J];中国小儿血液;2002年03期

5 李军军,张俊英;早产儿贫血病因及治疗探讨[J];青岛医药卫生;2003年04期

6 姚光;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防治早产儿贫血30例疗效观察[J];儿科药学杂志;2005年03期

7 李红;王欣欣;;早产儿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分析[J];中国小儿血液与肿瘤杂志;2006年01期

8 宋华;赵浦;姚玲;;促红素防治早产儿贫血的疗效观察[J];中国优生与遗传杂志;2007年03期

9 黄郁波;;早产儿贫血73例相关因素临床分析[J];中国新生儿科杂志;2007年06期

10 赵新春;段忠会;徐英;;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防治早产儿贫血的疗效观察[J];现代医药卫生;2008年07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陆茵;;早产儿贫血的病因与治疗[A];2009年浙江省围产医学学术年会暨“围产医学热点问题”专题学术论坛论文汇编[C];2009年

2 陈招雨;陈运彬;王艳丽;;早产儿贫血研究新进展[A];中华医学会第十七次全国儿科学术大会论文汇编(下册)[C];2012年

3 黄泰;;早产儿贫血因素分析[A];2012年江浙沪儿科学术年会暨浙江省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学术年会、儿内科疾病诊治新进展国家级学习班论文汇编[C];2012年

4 王云峰;周忠蜀;;近6年早产儿并发症的疾病构成变迁[A];中华医学会第十五次全国儿科学术大会论文汇编(上册)[C];2010年

5 李铁耕;;Vit E治疗早产儿贫血、浮肿2例[A];中华医学会第五次全国围产医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朱丽华;Rh-EPO干预早产儿脑白质损伤模型鼠的作用及机制研究[D];东南大学;2015年

2 朱燕;出生早产儿流行病学特征的前瞻性多中心调查[D];复旦大学;2012年

3 孙慧清;早产儿主要严重并发症防治措施研究[D];郑州大学;2014年

4 平莉莉;围生期高危因素对早产儿脑干听觉功能的影响[D];复旦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何娟;促红细胞生成素对早产儿贫血的防治及脑损伤的保护作用[D];河北医科大学;2015年

2 李小晶;早产儿气质特征与运动发育特点的相关性研究[D];广州医学院;2009年

3 别静洋;不同原因所致早产儿临床特征的比较[D];郑州大学;2010年

4 姚文静;早产儿贫血临床输血指征的探讨[D];吉林大学;2012年

5 李潞露;影响早产儿贫血程度的围产期相关因素分析[D];重庆医科大学;2012年

6 石礼锋;不同剂量维生素E在早产儿贫血预防中的临床疗效观察[D];山东大学;2012年

7 陈佳;早产儿动脉导管未闭的临床研究[D];南方医科大学;2012年

8 潘晓宇;早产儿贫血101例相关因素分析[D];昆明医科大学;2013年

9 刘奇慧;早产儿贫血病因及相关因素分析[D];重庆医科大学;2013年

10 郑皎;早产儿相关因素的临床分析[D];中南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85990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shenjingyixue/85990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6b7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