髋臼后壁骨折固定的生物力学研究
发布时间:2017-10-19 07:03
本文关键词:髋臼后壁骨折固定的生物力学研究
【摘要】:目的通过骨盆标本进行髋臼后壁骨折的生物力学研究,为其临床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将6具经甲醛浸泡的成年男性防腐尸体骨盆标本均分为两组,每组3具。A组于标本两侧髋部分别制作髋臼后上壁和髋臼后下壁骨折模型,骨折块解剖复位后均采用重建锁定钢板及螺钉固定;B组于标本两侧髋部均制作髋臼后上壁骨折模型,骨折块解剖复位后,一侧采用重建锁定钢板及螺钉固定,另一侧采用髋臼三维记忆内固定系统固定。将各组标本模拟正常人双足站立水平位,用生物力学试验机以10 mm/min速度垂直压缩加载至1 500 N并维持30 s,应用数字图像相关测量技术分析比较各组骨折块上方及下方骨折线位移情况。结果实验加载及测量过程中,所有标本均无骨折及内固定物断裂发生,骨折部位上、下方骨折线移位均未超过2 mm。A组中,髋臼后上壁骨折块上方及下方骨折线位移均显著高于髋臼后下壁骨折块相应位移,且组内骨折块上方骨折线位移均高于下方骨折线位移,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B组中,两种不同方式固定髋臼后上壁骨折,比较骨折块上方和下方骨折线位移,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均接近2 mm;组内比较,骨折块上方骨折线位移均高于下方骨折线位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髋臼后上壁承担的生物力学效应远大于髋臼后下壁,在临床中应区分对待,这可能也是髋臼后上壁骨折随访过程发生骨折复位丢失、股骨头半脱位、创伤性关节炎等的原因。
【作者单位】: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三人民医院骨科;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骨科;
【关键词】: 髋臼骨折 后上壁 生物力学 位移
【分类号】:R687.3;R318.01
【正文快照】: 1 Department of Orthopaedics,Shanghai 3rd People’s Hospital,School of Medicine,Shanghai Jiaotong University,Shanghai,201999,P.R.China;2 Department of Orthopaedics,the Ai liated Changhai Hospital of the Second Military Medical University.the inferior-pos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王庆贤;髋臼骨折生物力学研究进展[J];国外医学(骨科学分册);2001年04期
2 王葵光,郑祖根,沈忆新;三维CT重建在髋臼骨折诊治中的应用价值[J];山东医药;2003年03期
3 张春才,许硕贵,禹宝庆,王家林,苏佳灿,沈洪兴,付青格,牛云飞,任可,张鹏,汪光晔,李文锐,李文虎,王家让;髋臼粉碎性骨折合并压缩性缺损的治疗与对策[J];中华创伤骨科杂志;2005年11期
4 宋朝晖,张英泽,潘进社,彭阿钦,王庆贤,王s,
本文编号:105968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swyx/10596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