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形状记忆聚合物的自适应骨折固定装置研究
本文关键词:基于形状记忆聚合物的自适应骨折固定装置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形状记忆聚合物 热粘弹性 本构理论 自适应 骨折固定装置 有限元
【摘要】:形状记忆聚合物及其复合材料作为一种新型的智能高分子材料,能够感受外界的刺激,并在相应的刺激下做出反应。与普通材料相比,形状记忆聚合物集合了传感器、控制器、驱动器的功能,能够主动变形,在航空航天、医疗应用方面具有很大的前景。本文形状记忆聚合物骨折固定装置的研究立足于形状记忆聚合物的主动变形功能,从实验方面与理论方面对该装置的应用进行了验证。首先通过力学实验研究其力学性能,得到材料参数;其次建立热粘弹性本构方程,模拟形状记忆聚合物的形状记忆行为。通过二者的对比,验证理论模型的有效性,并解释其变形机理,为形状记忆聚合物在骨折固定方面的应用提供了理论支撑和实验支撑。本文研究内容如下:(1)通过热机械分析表征形状记忆聚合物的动态力学性能,通过拉伸实验,松弛实验,蠕变实验表征形状记忆聚合物的静态力学性能,利用时温等效方程处理实验数据,得到形状记忆聚合物的材料参数。通过形状记忆聚合物的循环加载、卸载实验,研究形状记忆聚合物的循环载荷作用下的力学性能变化;通过形状记忆聚合物的形状记忆循环实验,研究形状记忆聚合物骨折固定装置的形状记忆行为;(2)修正形状记忆聚合物的粘弹性本构方程,本文利用Prony级数形式的本构方程,采用递归算法将其编译到UMAT子程序中,并导入到ABAQUS软件中研究形状记忆聚合物的形状记忆行为,通过仿真结果与实验结果的对比,验证数值模拟结果的有效性;(3)设计基于形状记忆聚合物的自适应骨折固定装置结构,通过该结构的缩比模型的单轴拉伸实验,三点弯实验,分析该结构拉伸模量,抗弯模量,并测量该结构的拉伸回复力、弯曲回复力,为骨折固定装置提供数据支撑。通过体外功能实验,研究其固定效果,及其拆卸再固定,自适应特征,验证基于形状记忆聚合物骨折固定装置的可行性。
【关键词】:形状记忆聚合物 热粘弹性 本构理论 自适应 骨折固定装置 有限元
【学位授予单位】:哈尔滨工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R683;R318.08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9
- 第1章 绪论9-22
-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9
- 1.2 形状记忆聚合物及生物领域应用现状9-16
- 1.2.1 形状记忆聚合物9-11
- 1.2.2 形状记忆聚合物复合材料11
- 1.2.3 形状记忆聚合物驱动方法11-13
- 1.2.4 形状记忆聚合物及其复合材料的生物领域应用现状13-16
- 1.3 形状记忆聚合物本构理论研究现状16-19
- 1.4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19-22
- 1.4.1 形状记忆聚合物基本力学性能表征20
- 1.4.2 骨骼固定装置结构有限元模拟20
- 1.4.3 骨折固定装置的研制和测试20-22
- 第2章 形状记忆聚合物力学性能分析22-41
- 2.1 引言22
- 2.2 形状记忆聚合物力学性能表征22-36
- 2.2.1 动态热机械分析22-23
- 2.2.2 形状记忆聚合物的拉伸实验23-26
- 2.2.3 形状记忆聚合物的率相关实验26
- 2.2.4 形状记忆聚合物的松弛实验26-28
- 2.2.5 形状记忆聚合物的蠕变实验28-29
- 2.2.6 形状记忆聚合物的循环加载-卸载实验29-36
- 2.3 形状记忆聚合物的形状记忆行为研究36-39
- 2.4 本章小结39-41
- 第3章 形状记忆聚合物本构理论及仿真41-55
- 3.1 引言41
- 3.2 形状记忆聚合物的本构理论研究41-45
- 3.2.1 粘弹性概述41
- 3.2.2 松弛和蠕变41-42
- 3.2.3 时间-温度等效原理42-43
- 3.2.4 形状记忆聚合物的非线性本构方程43-45
- 3.2.5 形状记忆聚合物的非线性本构的数值实现45
- 3.3 形状记忆聚合物的形状记忆过程仿真45-51
- 3.4 形状记忆聚合物仿真结果与实验结果对比51-53
- 3.5 本章小结53-55
- 第4章 基于形状记忆聚合物的骨折固定装置55-76
- 4.1 引言55
- 4.2 套筒式骨折固定装置55-56
- 4.3 骨定板式骨折固定装置56-75
- 4.3.1 中指骨折固定装置57-58
- 4.3.2 小臂骨折固定装置58-75
- 4.4 本章小结75-76
- 结论76-78
- 参考文献78-83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其他成果83-85
- 致谢85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朱光明,刘忠让;形状记忆聚合物及其在生物医学工程中的应用[J];生物医学工程学杂志;2005年05期
2 ;[J];;年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兰鑫;吕海宝;吴雪莲;张大伟;王肖华;刘彦菊;冷劲松;;形状记忆复合材料及其在展开结构中的应用[A];第十五届全国复合材料学术会议论文集(上册)[C];2008年
2 李郑发;王正道;畅若妮;;形状记忆聚合物粘弹特性实验研究[A];第十二届全国实验力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9年
3 冷芳芳;谭祥军;;形状记忆聚合物及其复合材料的力学研究近展[A];北京力学会第14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4 胡金莲;丁雪梅;;形状记忆聚合物用于开发智能纺织品[A];第二届功能性纺织品及纳米技术应用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5 时光辉;杨庆生;;形状记忆聚合物复合材料等效力学性能研究[A];第17届全国复合材料学术会议(智能与功能复合材料分论坛)论文集[C];2012年
6 赵军;王晓燕;陈敏;赵晓东;王祯文;党智敏;Lan Ma;陈凤华;;基于聚烯烃的新型形状记忆聚合物的制备及应用[A];2013年全国高分子学术论文报告会论文摘要集——主题F:功能高分子[C];2013年
7 陶然;时光辉;杨庆生;;形状记忆聚合物基于本构模型的数值方法[A];北京力学会第20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4年
8 王正道;汪越胜;;形状记忆聚合物复合材料屈曲变形分析模型[A];庆祝中国力学学会成立50周年暨中国力学学会学术大会’2007论文摘要集(下)[C];2007年
9 宋卫宾;王正道;;环氧树脂基形状记忆聚合物制备及性能研究[A];北京力学会第18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2年
10 郭晓岗;刘立武;刘彦菊;冷劲松;;形状记忆聚合物的蠕变与应力松弛行为研究[A];中国力学大会——2013论文摘要集[C];201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李鹏;形状记忆聚合物薄膜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5年
2 谭巧;形状记忆环氧聚合物及其复合材料的典型力学行为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5年
3 吕海宝;电驱动与溶液驱动形状记忆聚合物混合体系及其本构方程[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0年
4 张大伟;苯乙烯形状记忆聚合物及其光、磁驱动特性的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1年
5 兰鑫;形状记忆聚合物复合材料及其力学基础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0年
6 陈红梅;基于氢键相互作用的形状记忆聚合物的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4年
7 李郑发;形状记忆聚合物及其复合结构热力学性质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1年
8 熊志远;形状记忆聚合物复合材料折叠变形机理的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彭宁;基于形状记忆复合材料的可展开天线设计及实验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5年
2 孙梅;基于形状记忆聚合物的骨折外固定器件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5年
3 郑宁;高应变形状记忆聚合物[D];浙江大学;2016年
4 郭达;光致形状记忆聚合物作动器及自调谐式俘能器的研究[D];浙江大学;2016年
5 刘猛;形状记忆聚合物本构方程的构建及实验验证[D];浙江理工大学;2016年
6 涂金岽;单向纤维增强形状记忆聚合物复合材料弯曲性能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5年
7 郑晓春;形状记忆聚合物反应器的设计、合成及其可控催化性能研究[D];江苏大学;2016年
8 赵建宝;聚苯胺/环氧形状记忆复合材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D];江苏大学;2016年
9 杜明昊;形状记忆环氧树脂回复速率及其温度影响效应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6年
10 王亚飞;形状记忆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表征及其在空间可展开结构中的应用[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6年
,本文编号:110366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swyx/11036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