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生物医学论文 >

丝素蛋白对聚左旋乳酸-共-ε-己内酯电纺丝支架体内降解及生物相容性的作用

发布时间:2017-10-27 17:24

  本文关键词:丝素蛋白对聚左旋乳酸-共-ε-己内酯电纺丝支架体内降解及生物相容性的作用


  更多相关文章: 丝素蛋白 聚左旋乳酸-共-ε-己内酯 降解 炎症反应 巨噬细胞 异物巨细胞 生物相容性


【摘要】:目的探讨丝素蛋白(SF)对聚左旋乳酸-共-ε-己内酯[P(LLA-CL)]电纺丝支架的体内降解及生物相容性的作用。方法运用静电纺丝技术分别制备[P(LLA-CL),(w/w=1∶1)及混有含25%SF的P(LLA-CL)[SF/P(LLA-CL)]纳米纤维支架,将两种支架分别植入至45只6个月龄大鼠皮下6个月,以观察评估SF对P(LLA-CL)降解及生物相容性的影响。结果病理切片显示,支架植入3个月时,P(LLA-CL)支架明显肿胀,并开始分层,6个月时支架已支离破碎;而SF/P(LLA-CL)支架植入6个月时仍能保持相对完整的结构。免疫组化切片显示,在支架植入1个月时P(LLA-CL)支架表面及内部有大量的巨噬细胞,3个月时仍有大量的巨噬细胞,同时伴有异物巨细胞生成;而SF/P(LLA-CL)支架组巨噬细胞及异物巨细胞在各个时间点表达均不明显。炎症基因相对表达结果显示,在支架植入1周时P(LLA-CL)支架组TNF-α及IL-10相对表达高于SF/P(LLA-CL)支架组(P0.05),1个月时P(LLA-CL)支架组TNF-α、IL-1β及IL-10相对表达高于SF/P(LLA-CL)支架组(P0.05),2个月时P(LLA-CL)支架组TNF-α及IL-10相对表达高于SF/P(LLA-CL)支架组(P0.05),3个月时P(LLA-CL)支架组TGF-β相对表达高于SF/P(LLA-CL)支架组(P0.05),6个月时P(LLA-CL)支架组IL-1β及TGF-β相对表达高于SF/P(LLA-CL)支架组(P0.05)。结论 SF能延缓P(LLA-CL)降解,减轻炎症反应,改善生物相容性。
【作者单位】: 第二军医大学长征医院骨科;河北省保定市第一中心医院妇产科;
【关键词】丝素蛋白 聚左旋乳酸-共-ε-己内酯 降解 炎症反应 巨噬细胞 异物巨细胞 生物相容性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1472071)~~
【分类号】:R318.08
【正文快照】: biocompatibility of P(LLA-CL)scaffolds,which may provide reference for scaffold design in tissue engineering.[Acad J Sec Mil Med Univ,2015,36(5):500-506]组织工程再生组织或器官是近年来的一个研究热点,而组织工程的一个核心问题是组织工程支架的模拟[1]。目前有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宏晨;朱阳;姜力铭;李道伟;王丹丹;唐宇欣;;在骨缺损修复中生物材料引起的免疫反应对骨微环境影响的研究进展[J];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2013年05期

2 王卉;林昌健;胡仁;张克勤;段红平;董镶;;氢气气泡模板电化学诱导沉积纳-微米二级结构钙磷盐生物材料的研究[J];电化学;2013年06期

3 殷丽华;牟星;余占海;王琳;;丝素蛋白及其复合支架制备方法的研究进展[J];材料导报;2013年17期

4 金莹;房保海;姜英辉;李正义;贾俊涛;赵丽青;;量子点标记技术在食源性病原体检测中的研究进展[J];安徽农业科学;2014年01期

5 于祥茹;韩晓谦;袁浩天;董志恒;程梁;吴哲;;PLGA/CPC支架材料复合骨髓基质干细胞构建组织工程骨的体外效果评价[J];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2014年02期

6 师寅;郑欣;邱旭升;陈一心;;材料表面沟槽在骨组织工程中的研究进展[J];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2014年03期

7 包敏;周雅慧;袁卉华;娄向新;张彦中;;Lys调节PLGA纳米纤维的体外降解产物酸度的研究[J];高分子学报;2014年05期

8 廖建国;刘琼;;微波法合成纳米羟基磷灰石晶体及表征[J];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2014年07期

9 陈盈君;周磊;闫景龙;;丝素在骨组织工程中的应用及进展[J];北京生物医学工程;2014年01期

10 杨亮亮;王先流;谢静;娄向新;张彦中;;pH-Compensation Effect of Lysine on the Acidic Degradation of Electrospun Poly( lactide-co-glycolide) Fibers in PBS[J];Journal of Donghua University(English Edition);2014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陈剑锋;刘威;吴桐;莫秀梅;;胶原/乳酸-己内酯共聚物双层管状小口径血管支架的制备[A];中国化学会第29届学术年会摘要集——第31分会:静电纺丝技术与纳米纤维[C];2014年

2 杨亮亮;王先流;谢静;娄向新;张彦中;;赖氨酸对电纺取向聚乳酸-乙醇酸超细纤维降解的pH补偿作用[A];中国化学会第29届学术年会摘要集——第31分会:静电纺丝技术与纳米纤维[C];201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旭琼;镁铝合金及其涂层的初步生物学及生物力学评价[D];南方医科大学;2010年

2 肖星;镁合金(AZ60)Ca-P涂层的生物相容性初步研究[D];吉林大学;2013年

3 任娜;生物医用钛基植入体材料表面纳米结构的构建及其生物学性能研究[D];山东大学;2013年

4 张凌汉;多孔羟基磷灰石支架材料的制备及其材料学特性和生物学特性的实验研究[D];北京协和医学院;2013年

5 张鹏;TiO_2生物活性改性膜层及其摩擦学与生物性能的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3年

6 袁勃;两性离子嵌段共聚物结构设计、制备及其生物相容性研究[D];南京大学;2012年

7 姜力铭;复合辛伐他汀纳米纤维支架促进骨再生及其对免疫系统的影响[D];吉林大学;2014年

8 Namita Mandal;柞蚕丝蛋白的矿化性能及结构表征[D];浙江大学;2014年

9 唐宇锋;熔融离心纺丝聚乳酸纤维复合明胶支架的制备及骨组织工程中的应用[D];吉林大学;2014年

10 明津法;SF/SA/HAp复合水凝胶研究及其生物相容性[D];苏州大学;201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苏兆凤;桑蚕丝孔穴的生成及性能研究[D];苏州大学;2011年

2 闫涛;再生丝素膜作为组织工程角膜支架的初步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8年

3 刘志武;家蚕再生丝素蛋白管状支架的制备及性能研究[D];苏州大学;2012年

4 隋文渊;镁铝合金及其涂层的生物相容性实验研究[D];南方医科大学;2012年

5 李纲;利用静电纺丝素蛋白/P(LLA-CL)纳米纤维支架构建组织工程化角膜上皮的实验研究[D];东华大学;2013年

6 钱巧芬;不同结构的丝素蛋白材料与细胞相互作用研究[D];苏州大学;2013年

7 毕衍泽;生物医用Mg-Zn-Zr合金体内外腐蚀降解机理的研究[D];天津理工大学;2013年

8 俞菊红;多功能羟基磷灰石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D];浙江理工大学;2013年

9 谢庆条;hBMP-2基因修饰BMSCs细胞膜片的异体冻干骨输送盘构建及其成骨机制的研究[D];广西医科大学;2013年

10 魏嵬;分层多功能层层自组装肝素表面涂层的制备和血液相容性检测[D];北京协和医学院;2013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朱明华;;似金刚石的碳涂料的生物相容性[J];国外医学.生物医学工程分册;1991年05期

2 ;用于皮肤替代物的一种生物降解基质的生物相容性:体内评价[J];国外医学.生物医学工程分册;1994年05期

3 徐德祥,王家骥,王取南,佘素贞,魏凌珍,孙美芳,,刘慧涛,陈凯;精制蛇溶酶的生物相容性研究[J];安徽医科大学学报;1995年06期

4 杨晓芳,奚廷斐;生物相容性评价的发展趋势[J];国外医学.生物医学工程分册;1999年04期

5 汤苏阳,艾玉峰,董兆麟,杨青芳,蔡宝仁;新型生物可降解性材料聚β-羟基丁酸生物相容性和安全性研究[J];现代康复;2001年14期

6 王卫民,李佐臣,那晓菲,唐农轩,阮狄克;外科植入物用Ti-5Al-2.5Fe合金的机械性能及生物相容性[J];稀有金属快报;2004年01期

7 王锐,陈绍宗,李学拥,许龙顺,李望周;评价几种国产聚氨酯海绵的生物相容性[J];医疗卫生装备;2005年05期

8 王永前;刘立强;李养群;徐家杰;霍然;李强;李森恺;;无细胞人膀胱黏膜下基质的生物相容性初探[J];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2006年03期

9 程冰;;后房型人工晶状体材料的生物相容性[J];中华眼科杂志;2006年04期

10 张凤兰;李华;徐立群;张陈平;;小肠粘膜下层组织工程支架材料的生物相容性研究[J];组织工程与重建外科杂志;2006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田潂鹏;向慧玲;李亚静;吕晓龙;;聚偏氟乙烯膜的生物相容性研究[A];天津市生物医学工程学会第30次学术年会暨生物医学工程前沿科学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2 黄建琴;刘振;;聚烯烃中空纤维膜生物相容性改性的研究进展[A];第七届中国功能材料及其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第2分册)[C];2010年

3 张鹏;苏佳灿;许硕贵;;镍钛形状记忆合金的表面改性对其生物相容性的影响[A];2008年上海市医用生物材料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8年

4 彭灿;胡杰;袁磊;柯鹏;许佳;赵品;;比较不同鼠龄来源的脱细胞真皮的生物相容性的实验研究[A];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2013年7月第31卷第4期[C];2013年

5 匡晔;赵智平;徐赛龙;;静电纺丝法制备水滑石复合纤维薄膜及其生物相容性研究[A];中国化学会第27届学术年会第16分会场摘要集[C];2010年

6 李箭;陈莹;;不同表面形状的可吸收材料在兔肌肉中的早期生物相容性研究[A];第六届西部骨科论坛暨贵州省骨科年会论文汇编[C];2010年

7 杨苹 ;周红芳 ;冷永祥 ;王进 ;陈俊英 ;万国江 ;孙鸿 ;黄楠;;非晶碳膜的表面润湿性对生物相容性的影响[A];第五届中国功能材料及其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Ⅱ[C];2004年

8 吴汉江;张文斌;姚本栈;胡广伟;周艺群;张文斌;;脱细胞牛心包引导骨再生膜材料的制备及生物相容性、降解性研究[A];2004年中国口腔颌面修复重建外科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4年

9 弋峰;陆建巍;郭朝霞;于建;;可溶性鸡蛋壳膜蛋白共混改性及其复合膜生物相容性研究[A];2006年全国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10 杨小红;;Ⅱ型胶原基质海绵和基质膜的材料特性与生物相容性比较[A];第九届西南三省一市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徐铮奎 编译;研发植入新材料应关注生物相容性[N];中国医药报;2007年

2 徐铮奎;医疗器械材料的生物相容性[N];医药经济报;2007年

3 沈颖 苏京平;北京友谊医院推出评价透析膜生物相容性的新方法[N];中国医药报;2001年

4 实习生 范圆圆;人类未来会不会变成“芯片人”?[N];科技日报;2013年

5 沈颖;准确掌握血液透析[N];北京日报;2000年

6 通讯员 周兴龙 韦承金 记者 冯国梧;新型水凝胶能包裹和缓释各类药物[N];科技日报;201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袁勃;两性离子嵌段共聚物结构设计、制备及其生物相容性研究[D];南京大学;2012年

2 翁晓军;多孔钛铌合金表征及生物相容性的实验研究[D];中南大学;2012年

3 李泳;多孔钛铌合金的表征、生物相容性及在缺损性植骨中的研究[D];中南大学;2012年

4 赵之明;新型人工肝材料—丙烯酰胺接枝改性聚丙烯膜生物相容性的实验研究[D];浙江大学;2005年

5 刘金成;新型聚氨酯材料人工心脏辅助装置的研制及生物相容性评价[D];第四军医大学;2004年

6 韩平;兔膀胱细胞外基质生物相容性和生物力学特性的实验研究[D];四川大学;2006年

7 周康;可携式人工泵肺的生物相容性评价[D];中南大学;2011年

8 干德康;巩膜内型人工视觉假体的开发可行性、生物相容性和稳定性的初步研究[D];复旦大学;2004年

9 刘军;国产碳纤维增强聚醚醚酮生物相容性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10 王嫦君;干眼症缓释泪道栓设计关键技术及其相关性能初步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申林静;生物材料的生物相容性研究[D];湖南大学;2011年

2 孟祥翔;阶跃式微弧氧化镁合金的体外生物相容性研究[D];南方医科大学;2009年

3 刘魁;HAP/AZ31B镁合金的生物相容性研究[D];中国医科大学;2009年

4 夏学颖;异种肌腱基质材料的生物相容性研究[D];南方医科大学;2010年

5 梁延省;聚(3-羟基丁酸3-羟基戊酸3-羟基己酸)生物相容性的研究[D];汕头大学;2007年

6 陈紫谦;氨基酸/磷酸钙复合材料制备及其生物相容性的研究[D];浙江理工大学;2012年

7 张丽;红粘土/聚氨酯复合材料的制备及生物相容性、生物稳定性的研究[D];暨南大学;2009年

8 王海涛;生物镁合金的生物相容性研究[D];郑州大学;2010年

9 程海霞;医疗器械的细胞生物相容性评价研究[D];苏州大学;2005年

10 李强;砭石生物相容性的实验研究[D];中南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110445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swyx/110445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b5e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