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骨形态发生蛋白7成骨预处理聚乳酸三维支架的体外培养
本文关键词:经骨形态发生蛋白7成骨预处理聚乳酸三维支架的体外培养
更多相关文章: 组织支架 骨形态发生蛋白 骨膜 组织工程 生物材料 骨生物材料 聚乳酸 骨膜来源细胞 细胞培养 超微结构
【摘要】:背景:为改善聚乳酸的细胞亲和性,前期实验在其表面加入骨形态发生蛋白7功能基团,制备了经骨形态发生蛋白成骨预处理的聚乳酸三维支架。目的:验证经骨形态发生蛋白成骨预处理聚乳酸三维支架与骨膜来源细胞的相容性。方法:取传至3代后成骨诱导分化的人骨膜来源细胞,实验组以1×10~9 L~(-1)的细胞浓度接种于含聚乳酸支架的培养板内,聚乳酸支架预先经含骨形态发生蛋白7的成骨诱导培养液浸泡24 h;对照组直接以1×10~9 L~(-1)的细胞浓度接种于培养板内。培养后1,3,5,7,9,11 d,采用CCK-8法检测细胞增殖能力;培养后3,6,9,12 d,电镜下观察细胞-支架复合体。结果与结论:1细胞增殖结果:两组细胞生长曲线均呈"S"型,实验组对数生长期细胞增殖较快,平稳期细胞数目明显下降,对照组平稳期细胞数目继续上升。2透射电镜观察结果:复合培养3-6 d时,支架表面细胞黏附数量逐渐增多,细胞生物状态良好,细胞器旺盛,至第9天,开始出现细胞老化及凋亡。3扫描电镜观察结果:复合培养3-9 d时,支架表面细胞黏附数量逐渐增多,增殖旺盛,至12 d时见凋亡细胞。4结果表明,经骨形态发生蛋白成骨预处理聚乳酸三维支架具有良好的细胞相容性,其与细胞复合培养1周为较佳的体外复合培养时间。
【作者单位】: 粤北人民医院骨科;衢州市人民医院骨科;
【分类号】:R318.08
【正文快照】: 0引言Introduction种子细胞和支架材料的体外复合构建是骨组织工程的核心。现阶段,应用于骨修复工程最多的是间充质干细胞。骨膜来源细胞具有其自身应有的解剖特征和生物特性,作者前期实验证实骨膜来源细胞具有间充质干细胞的特性,经体外定向诱导可分化为成骨细胞或软骨细胞。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邓爱华;陈爱政;王士斌;王明宗;;超临界CO_2辅助工艺制备三维组织工程支架的研究进展[J];材料导报;2014年07期
2 杨丁柱;陈爱政;王士斌;;超临界二氧化碳相转化技术制备组织工程支架研究进展[J];化工进展;2014年03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邵俊东;聚乳酸纳米纤维支架的构建与改性及其纳米力学性能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3年
2 赵海滨;微孔发泡注射成型制备三维多孔聚乳酸骨组织工程支架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3年
3 李继彦;基于磷酸钙骨水泥的多孔微球的制备及结构与性能[D];华南理工大学;2013年
4 邓爱华;超临界流体技术制备丝素/聚乳酸复合组织工程支架的研究[D];华侨大学;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王娜娜;β-Ca_2SiO_4改性PHBV复合支架材料的制备及其生物相容性的研究[D];湖南大学;2013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莫兰加;郝小亚;;骨形态发生蛋白12对肌腱和韧带损伤的修复作用[J];中国临床康复;2006年25期
2 詹玉蕊;李丽;田蔓男;;骨形态发生蛋白及其在眼科方面的研究[J];兰州大学学报(医学版);2006年04期
3 岳鹏举;赵建宁;;骨形态发生蛋白-2促进骨缺损修复的研究进展[J];医学研究生学报;2007年12期
4 顾羊林;杨开舜;;骨形态发生蛋白研究新进展[J];临床外科杂志;2008年10期
5 陈聪;孟勇;刘贵峰;齐强;;重组人骨形态发生蛋白-7的研究与应用[J];重庆医学;2012年28期
6 王,
本文编号:114817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swyx/11481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