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生物医学论文 >

组织工程三要素结合领域在软骨修复的研究进展

发布时间:2017-11-12 11:41

  本文关键词:组织工程三要素结合领域在软骨修复的研究进展


  更多相关文章: 软骨修复 组织工程 基质诱导自体软骨细胞移植 无细胞-基于支架 无支架-基于细胞


【摘要】:目的对软骨组织工程三要素——细胞、支架、生长信息三者的结合领域:细胞-支架修复技术、无细胞-基于支架的修复技术及无支架-基于细胞的修复技术进行综述。方法查阅近年国内外与软骨组织工程三要素结合领域相关的文献,并进行分析总结。结果细胞-支架修复技术如基质诱导自体软骨细胞移植,预先将软骨细胞固定,可提高其移植生存率;无细胞-基于支架的修复技术通过诱导剂促进自身细胞聚集修复,效果良好;无支架-基于细胞的修复技术最接近软骨胚胎发育过程,可避免支架降解产物毒性作用。结论细胞-支架、无细胞-基于支架、无支架-基于细胞的软骨组织工程技术提供了更接近自然软骨组织的修复方式,发展前景广阔。
【作者单位】: 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骨科中心;
【基金】:广东省科技计划项目(2011B031800147) 全国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201312121004)~~
【分类号】:R687;R318.08
【正文快照】: 软骨细胞代谢不活跃、缺乏血液供应而修复能力低下,使关节软骨损伤成为治疗难题,未治疗的关节软骨损伤将导致持续的关节疼痛及骨关节炎[1]。目前针对软骨损伤的治疗可概括为3类:1骨髓刺激技术:钻孔术、微骨折术、自体基质诱导软骨再生(autologous matrix induced chondrogenes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程少文;彭磊;王伟;林忠勤;陈庆玉;张伟;寇冬权;;关节软骨修复研究新进展[J];国际骨科学杂志;2010年05期

2 王凤玲;林肖;陈加荣;尹力;王富友;杨柳;;兔膝关节内纳米超顺磁性氧化铁颗粒标记细胞磁靶向模型建立[J];第三军医大学学报;2013年09期

3 谭洪波;段小军;杨柳;徐永清;丁晶;杨军;;透明软骨材料经脱细胞处理后细胞外基质成分变化的比较[J];第三军医大学学报;2013年19期

4 韦登明;张伊;蒋雯雯;尹向旭;邬秀娣;丁键;;注射海藻酸钠复合支架修复RA膝关节软骨缺损的初步观察[J];北京生物医学工程;2013年05期

5 邹阿鹏;宋振;兰忠煜;白希壮;;关节软骨的缺损与修复[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2010年37期

6 杨渝平;敖英芳;;膝关节软骨全层缺损的手术修复技术进展[J];中国运动医学杂志;2011年11期

7 蒋萍;蔚們;;关节软骨缺损治疗进展[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2年16期

8 陈康;王大平;朱伟民;;关节软骨损伤临床治疗新进展[J];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2012年04期

9 陈敏;徐贤;韩邵军;唐艳华;张君;董天明;左盼利;安宁豫;;磁共振T2 mapping成像对移植软骨的评估价值[J];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2014年01期

10 陈松;符培亮;丛锐军;吴海山;许震宇;;人滑膜间充质干细胞的分离培养与鉴定[J];中国骨与关节外科;2014年02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张一;Ⅱ型胶原水凝胶—细胞复合物(可注射型组织工程软骨)修复关节软骨缺损动物实验研究[D];第三军医大学;2012年

2 唐成;自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外基质(ECM)支架在软骨组织工程中的应用研究[D];南京医科大学;2013年

3 曲峰;Wnt3a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成软骨分化影响的研究[D];南开大学;2013年

4 吴俊;PHBV改性及其作为软骨组织工程支架的研究[D];苏州大学;2014年

5 王鑫;骨折及软骨损伤后干细胞迁移机制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医学院;2014年

6 沈锋;应用BMSCs-庆大霉素—藻酸钙缓释凝珠修复兔关节感染软骨缺损的实验研究[D];第二军医大学;201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韦奎丞;自体软骨细胞移植术与微骨折术在膝关节软骨修复中的系统评价[D];广西医科大学;2011年

2 申财芳;脱细胞软骨支架复合细胞结合微骨折修复兔膝关节软骨缺损[D];昆明医学院;2011年

3 陈少坚;siRNA沉默Sox-9基因对骨骺干细胞生物学性状影响的实验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4 蒋萍;Ⅰ、Ⅱ型胶原蛋白对人软骨细胞生物学特性的影响[D];川北医学院;2012年

5 郭延伟;人参皂苷Rg1/ADSCs辅以透明质酸为基质对兔颞下颌关节骨关节病的改善作用[D];佳木斯大学;2012年

6 胡艳昭;关节镜清理术配合中药超声导入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疗效观察[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4年

7 陈磊;nHA/PLGA支架材料复合兔软骨细胞体外培养的生物相容性研究[D];广州医科大学;2014年

8 陈龙;可降解功能性聚氨酯关节软骨修复材料的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4年

9 廖军义;Sox9增强骨形态发生蛋白2诱导的间充质干细胞成软骨分化抑制成骨分化[D];重庆医科大学;2014年

10 赵刚;人关节软骨细胞的生物学特性与临床应用研究[D];西北大学;2012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宓开鸿,李继承;组织工程在医学中的应用[J];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2001年02期

2 商庆新,曹谊林,张涤生;生物工程领域的崭新前沿——组织工程[J];前进论坛;2001年03期

3 陈祖亮;上海组织工程研究开发中心正式成立[J];中华医学信息导报;2001年07期

4 育巍;;组织工程肾首次进行动物试验[J];国外医学情报;2001年03期

5 曹谊林,崔磊,商庆新,刘伟;组织工程的研究现状与应用展望[J];中国医疗器械信息;2002年04期

6 ;“组织工程”二期课题获国家“973”项目立项[J];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学报;2005年09期

7 孙伟,李惠武;计算机辅助组织工程的发展和现状[J];医用生物力学;2005年03期

8 樊瑜波;陶祖莱;;组织工程生物反应器的生物力学[J];医用生物力学;2005年04期

9 孙伟;计算机辅助组织工程:概况、范围和挑战(第一部分)[J];医用生物力学;2005年01期

10 ;化学工业出版社新书[J];中国生物工程杂志;2006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其清;姚康德;刘玲蓉;;组织工程与组织工程材料[A];第三届中国功能材料及其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C];1998年

2 曹谊林;崔磊;商庆新;刘伟;;组织工程的研究现状与应用展望[A];首届全国医疗器械学术与产业论坛论文集[C];2002年

3 樊瑜波;陶祖莱;;组织工程生物反应器的生物力学[A];中国力学学会学术大会'2005论文摘要集(上)[C];2005年

4 杨志明;;组织工程发展趋势及展望[A];第三届全国口腔颌面部创伤暨修复重建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3年

5 樊瑜波;;组织工程生物反应器的生物力学[A];第八届全国生物力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6年

6 迟宝荣;孟祥伟;孙艳;胡春光;姜金兰;;组织工程肝构建的实验研究[A];中华医学会第七次全国消化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下册)[C];2007年

7 曹谊林;;组织工程的发展与主要研究方向[A];第十届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三)[C];2008年

8 顾晓松;;组织工程神经的研究进展[A];华东六省一市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会2008年学术交流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8年

9 朱楚洪;应大君;糜建红;;组织工程生物血管构建[A];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第六次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会议论文摘要汇编[C];2004年

10 邱建辉;史廷春;姜睿智;索海瑞;;组织工程新技术:器官打印研究进展[A];第六届中国功能材料及其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5)[C];200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记者 郑昊;我国首个组织工程产业基地在西安落成[N];陕西日报;2012年

2 本报记者 白晓芸;人类机体再造的曙光组织工程[N];中国中医药报;2002年

3 本报记者 王丹;组织与器官重建:让梦想照进现实[N];健康报;2009年

4 记者 沈雪梅;通大参与“干细胞与组织工程”研究[N];南通日报;2009年

5 综合;南通大学开展“干细胞与组织工程”研究[N];江苏科技报;2010年

6 记者 李鹏;是什么击中了曹谊林?[N];北京科技报;2011年

7 记者 王春 特约通讯员 李佳 首席 曹谊林;组织工程:再造完美血肉之躯[N];科技日报;2005年

8 记者 林洵 通讯员 王继荣 罗国金;组织工程关键技术研发项目启动[N];健康报;2012年

9 本报记者 吴洁;为实现“人体配件工厂”的梦想[N];科技日报;2002年

10 毕东海;组织工程前瞻[N];浙江日报;200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曹玉萍;体外化学物质致敏性检测模型和组织工程皮肤真菌感染模型的构建[D];北京协和医学院;2011年

2 吴英锋;基于内皮祖细胞和脱细胞动脉基质构建组织工程静脉的研究[D];首都医科大学;2006年

3 周慧梅;组织工程医用生物补片重建阴道的实验及临床研究[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2008年

4 马英智;利用人表皮干细胞和人真皮成纤维细胞体外构建组织工程复合皮肤的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5 唐秀杰;组织工程构建小口径人工血管的实验研究[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2006年

6 杨家骥;人脐静脉内皮细胞构建血管化组织工程真皮的研究[D];第四军医大学;2008年

7 严泉剑;兔组织工程膀胱实验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2003年

8 庄颖;组织工程椎间盘的体外初步构建及其生物学性能研究[D];第三军医大学;2011年

9 梁峰;组织工程肝单元构建的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医进修学院;2006年

10 聂鑫;外胚间充质干细胞的多向分化及在组织工程周围神经再生中的应用[D];第四军医大学;200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晓北;组织工程及其我国发展问题对策研究[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2009年

2 郝晓艳;组织工程室内脂肪组织存活及生长的研究[D];第四军医大学;2010年

3 史培良;用组织工程的方法构建组织工程骨的实验研究[D];第四军医大学;2001年

4 张才茂;组织工程真皮动态三维应变培养装置和抗张强度检测装置的研制[D];第三军医大学;2010年

5 姜明;构建可促进血管化的组织工程真皮的研究[D];第四军医大学;2004年

6 孙道冬;构建组织工程尿道的初步研究[D];第三军医大学;2002年

7 谢青松;组织工程脊髓研制和应用的实验研究[D];南京医科大学;2007年

8 张剑;组织工程构建新型腹壁修复材料的实验研究[D];第二军医大学;2008年

9 马健;体外构建一种新型可注射组织工程髓核的初步实验研究[D];山西医科大学;2011年

10 李国松;组织工程尿道的初步研究[D];天津医科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117578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swyx/117578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795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