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人胶原蛋白-透明质酸血管支架的性能及生物相容性
本文关键词:类人胶原蛋白-透明质酸血管支架的性能及生物相容性
更多相关文章: 类人胶原蛋白 透明质酸 血管支架 生物相容性
【摘要】:将类人胶原蛋白与透明质酸按不同比例复合,控制透明质酸的终浓度(W/V)分别为0、0.01%、0.05%、0.1%,用京尼平交联,采用真空冷冻干燥方法构建出血管支架材料。通过扫描电镜、XPS分析、拉力测试、压力爆破实验、细胞毒性实验、血管支架细胞种植实验及小鼠皮下植入等方法对其表面超微结构、表面元素组成、力学性能、细胞毒性等级、细胞相容性、组织相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当透明质酸的含量为0.05%时,类人胶原蛋白-透明质酸支架的孔径比较均匀,孔隙率达94.38%,应力为(1000.8±7.9)kPa,爆破压力为(1058.6±8.2)kPa,细胞毒性实验合格,同时具有良好的细胞相容性、组织相容性及降解性能。
【作者单位】: 西北大学陕西省可降解生物医药材料重点实验室;西北大学生命科学院;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No.20776119) 陕西省教育厅专项科研计划项目(No.08JK452) 西安市科技计划项目(No.YF07078)资助~~
【分类号】:R318.08
【正文快照】: 目前,血管疾病如冠状动脉疾病和外周血管疾病的患病率逐年上升[1],急需要大量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力学特性的血管替代物。采用化学方法合成的高分子材料和生物材料作为组织工程支架材料各有其特点,但都存在一定的不足。将两者按照一定的方法组合可构建出一种新型的复合材料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王昕,施[?萍,朱雪涛,贾_g飞;MTT法评价医用高分子材料的细胞毒性[J];山东生物医学工程;2003年01期
2 王馨,屈雷,窦忠英,杨学义;组织工程生物支架材料[J];中国生物工程杂志;2003年10期
3 米钰,惠俊峰,范代娣,刘欢乐;类人胶原蛋白生物相容性实验研究[J];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年01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费强;尚龙安;范代娣;王德伟;;生物可降解材料PHBV的细胞毒性评价的研究[J];安全与环境学报;2005年06期
2 杨西晓,陈建海,郭丹;聚氰基丙烯酸正丁酯纳米粒的生物相容性研究[J];第一军医大学学报;2005年10期
3 张兮;范代娣;花秀夫;骆艳娥;马晓轩;;基因重组大肠杆菌生产类人胶原蛋白补氮策略优化研究[J];化学与生物工程;2006年01期
4 李绚,阎蓉华,罗照田,吴琦,贺荣华,王伯瑶;黄芪注射液对人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的增殖作用[J];华西药学杂志;2005年01期
5 马晓轩;范代娣;王晓军;骆艳娥;米钰;;批量离子交换层析和凝胶过滤层析在类人胶原蛋白I纯化中的应用[J];离子交换与吸附;2006年01期
6 王琳,贾琴,范能全;评价细胞毒性方法的探讨[J];泸州医学院学报;2005年02期
7 李绚,王伯瑶,阎容华,罗照田,吴奇;参麦注射液对人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的作用研究[J];四川中医;2005年01期
8 何理平,李文平,屈孝初,罗国良,唐姣玉,王芙蓉,雷勇;肌腱缝合线生物相容性的实验研究[J];生物医学工程研究;2004年04期
9 马晓轩,范代娣,骆艳娥,米钰;基因重组大肠杆菌表达类人胶原蛋白诱导条件优化研究[J];中国生物工程杂志;2005年04期
10 王欣,陈国广,姜平,韦萍,毛伟平;聚谷氨酸-明胶生物胶生物学评价[J];生物加工过程;2004年04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邓春富;颌下腺组织工程生物衍生支架材料的制备及生物学性质的实验研究[D];中国医科大学;2004年
2 屈雷;组织工程化角膜上皮与内皮的构建和移植[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4年
3 骆艳娥;重组大肠杆菌高密度发酵生产类人胶原蛋白的过程优化研究[D];西北大学;2005年
4 杨西晓;肝靶向纳米制剂的生物特性及药动、药效学研究[D];第一军医大学;2005年
5 马晓轩;基因重组大肠杆菌高密度发酵生产类人胶原蛋白及其分离纯化[D];西北大学;2006年
6 谢建萍;肝靶向β-雌二醇纳米粒制备及抗肝纤维化的实验研究[D];中南大学;2006年
7 杨媛;交联型生物可控降解骨组织修复材料的制备及应用[D];暨南大学;2007年
8 彭忠田;肝靶向乙型肝炎免疫球蛋白纳米药物的实验研究[D];中南大学;2007年
9 陈列欢;组织工程人工角膜内皮载体膜片的制备、性质及对角膜内皮损伤修复的实验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7年
10 马茂;壳聚糖—类人胶原蛋白海绵的生物相容性及止血效果研究[D];西北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何理平;海狸鼠尾部肌腱制作医用可吸收缝合线的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2005年
2 郑晓雁;国产碳纤维桩材料的生物学评价[D];首都医科大学;2005年
3 王馨;羊膜生物支架与组织工程化角膜上皮的构建[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4年
4 王欣;聚谷氨酸—明胶生物胶的制备及生物性能的研究[D];南京工业大学;2005年
5 程宁;重组类人胶原蛋白HIC-I对BHK-21细胞影响实验研究[D];西北大学;2005年
6 万荣欣;羧甲基壳聚糖的制备及其生物学评价[D];天津医科大学;2006年
7 侯文洁;重组类人胶原蛋白(Ⅱ)分离纯化的工艺研究[D];西北大学;2006年
8 王德伟;类人胶原蛋白的生物相容性研究[D];西北大学;2006年
9 张兮;重组类人胶原蛋白表达体系过程优化[D];西北大学;2006年
10 薛文娇;离子交换法纯化重组类人胶原蛋白Ⅱ的研究[D];西北大学;2006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兮;范代娣;花秀夫;骆艳娥;马晓轩;;基因重组大肠杆菌生产类人胶原蛋白补氮策略优化研究[J];化学与生物工程;2006年01期
2 陈强,吕伟娇,张文清,邓修,金鑫荣;醛交联剂对壳聚糖复合膜性能的影响[J];华东理工大学学报;2005年03期
3 伍衡,冼华寿,张建龙,陈汝福,王捷;纤维蛋白原-胶原海绵片在肝手术创面的止血及组织封闭作用的动物实验研究[J];岭南现代临床外科;2005年01期
4 余喜讯,万昌秀,陈槐卿;生物性组织工程血管支架的制备及其内皮化研究[J];四川大学学报(工程科学版);2005年06期
5 杨晓芳,奚廷斐;生物材料生物相容性评价研究进展[J];生物医学工程学杂志;2001年01期
6 米钰,惠俊峰,范代娣,刘欢乐;类人胶原蛋白生物相容性实验研究[J];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年01期
7 孟纯阳,安洪,蒋电明,李玉宝,魏杰;新型纳米骨重建和修复材料羟基磷灰石/聚酰胺体内植入的生物相容性及安全性[J];中国临床康复;2004年29期
8 尹玉姬,姚康德,刘文广,毛津淑,崔元璐,蔡开勇,赵峰;组织工程相关壳聚糖-明胶基生物材料[J];应用化学;2004年03期
9 奚廷斐;医疗器械生物学评价(三)[J];中国医疗器械信息;1999年05期
10 周丽珍,陈玲,李琳,李冰,张喜梅;胶原蛋白的制备及用作生物医用材料的研究进展[J];中国医药工业杂志;2004年12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梅;左保齐;;组织工程软骨支架材料综述[J];现代丝绸科学与技术;2011年03期
2 李世龙;刘毅;;脂肪组织工程研究进展[J];中国美容医学;2011年06期
3 牛震海;金正花;于家傲;;纳米纤维支架的制备及其在组织工程皮肤中的应用[J];中华损伤与修复杂志(电子版);2011年01期
4 程自申;毛克亚;;可注射人工骨的研究现状[J];山西医药杂志;2011年08期
5 李红梅;闫国栋;;生物医用材料在注射美容填充中的研究进展[J];中国医疗器械信息;2011年08期
6 孙皓;左健;;软骨修复材料在运动性膝关节软骨损伤修复中的作用[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2011年25期
7 赵广建;赵耀;;不同生物材料构建血管支架的组织相容性[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2011年25期
8 张永涛;金丹;;组织工程骨软骨复合体构建的研究进展[J];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2011年09期
9 ;[J];;年期
10 ;[J];;年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乔亮;杨惠忠;董鹤亮;黄晓琴;李学川;郇京宁;;使用愈肤欣汶透明质酸锌凝胶在急、慢性创面愈合过程中的临床研究[A];第七届全国创伤学术会议暨2009海峡两岸创伤医学论坛论文汇编[C];2009年
2 冯淑芹;沈新元;;透明质酸涂层改性纳米纤维支架的研制[A];2009年上海市医用生物材料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9年
3 顾其胜;;交联透明质酸交联剂残留量和抗酶解能力的检测[A];2006年上海市医用生物材料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6年
4 黄河;赵谋明;;透明质酸在医药方面的应用[A];全国中医药科研与教学改革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5 冯优;王凤山;王秀云;;透明质酸与组织工程[A];2007年全国生化与生物技术药物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6 潘艺茗;薛静;黄岳山;吴效明;;不同相对分子量透明质酸功能及应用的研究[A];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成立30周年纪念大会暨2010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学术大会壁报展示论文[C];2010年
7 范晋勇;商怡;杨军;元英进;;半乳糖化透明质酸-壳聚糖三维支架的制备研究[A];天津市生物医学工程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7年
8 吴炜;陈富林;毛天球;雷德林;;人鼻中隔软骨细胞复合胶原/透明质酸钠多孔海绵构建组织工程软骨的实验研究[A];第五次全国口腔颌面—头颈肿瘤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6年
9 商怡;范晋勇;杨军;;RT-PCR法检测半乳糖化透明质酸/壳聚糖支架中肝细胞的特异性功能基因[A];天津市生物医学工程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7年
10 李军星;贺爱华;郑建芬;许杉杉;韩志超;;HA 基电纺超细纤维膜的交联和降解行为研究[A];2007年全国高分子学术论文报告会论文摘要集(下册)[C];200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美丽源泉类人胶原蛋白,造福全球亿万女性[N];中国妇女报;2009年
2 继成;眼科新贵透明质酸前景可观[N];医药经济报;2000年
3 徐铮奎;透明质酸医药用途新发现[N];中国医药报;2003年
4 张骁束 梅英;透明质酸应用研究进展[N];中国医药报;2003年
5 德功;新型人造皮肤治疗效果显著[N];医药经济报;2004年
6 张中桥;组织工程在治疗白癜风中的应用[N];中国医药报;2004年
7 记者 陈健;我国皮肤养护研究取得新突破[N];大众科技报;2002年
8 记者 邰举;韩用猪软骨细胞制成生物材料[N];科技日报;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田维明;透明质酸基中枢神经组织工程框架材料的研究[D];清华大学;2005年
2 黄建艳;琼脂糖接枝透明质酸共聚物作为多肽载体的研究[D];暨南大学;2009年
3 阎继红;组织工程化人工软骨的实验研究[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2005年
4 肖荣冬;构建组织工程血管移植物的实验研究[D];福建医科大学;2006年
5 刘海峰;改性壳聚糖—明胶网络及其在组织工程中的应用[D];天津大学;2004年
6 李长青;仿生髓核组织工程细胞支架的构建和性能研究[D];第三军医大学;2005年
7 周岩;导电聚合物—聚吡咯/透明质酸生物复合材料的制备表征和生物相容性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医进修学院;2008年
8 谢恩;新型仿生BMP-BG-COL-HYA-PS复合支架的实验研究[D];第四军医大学;2008年
9 王云起;基于原子力显微术的抗菌肽杀菌机理和细胞表面受体识别的研究[D];暨南大学;2006年
10 范晋勇;用于肝组织工程三维多孔活性支架的构建研究[D];天津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秀娟;类人胶原蛋白—透明质酸血管支架的性能及生物相容性研究[D];西北大学;2009年
2 胡帼颖;透明质酸化学交联修饰及其衍生物的体外降解研究[D];天津医科大学;2004年
3 赵丽;表皮生长因子-透明质酸合膜对皮肤切口愈合的影响[D];河北医科大学;2004年
4 高蔡玖;明胶—透明质酸复合纳米纤维组织工程支架的构建及其生物学评价[D];东华大学;2010年
5 张立娟;透明质酸相关微纳结构的制备/表征及其对细胞/细菌的影响[D];西南交通大学;2012年
6 彭晓慧;琼脂糖接枝透明质酸的生物活性及其用于皮肤再生的研究[D];暨南大学;2012年
7 王德伟;类人胶原蛋白的生物相容性研究[D];西北大学;2006年
8 陈岚;新型类人胶原蛋白—壳聚糖静电纺丝纳米纤维结构组织工程支架的构建与研究[D];西北大学;2010年
9 李慧;聚乙烯醇—透明质酸—胶原组织工程支架的制备和表征[D];暨南大学;2012年
10 段志广;类人胶原蛋白止血海绵的性能研究[D];西北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117604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swyx/11760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