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生物医学论文 >

慢病毒介导BMPs基因促进MC3T3-E1细胞成骨作用的实验研究

发布时间:2017-11-28 06:44

  本文关键词:慢病毒介导BMPs基因促进MC3T3-E1细胞成骨作用的实验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骨形成蛋白 慢病毒载体 MC3T3-E1细胞 骨组织工程 骨再生


【摘要】:背景和目的: 骨再生是治疗骨骼系统相关疾病的关键环节,而大块骨缺损的修复是骨科医生最常遇见的临床问题。组织工程骨有望解决植骨后新骨形成缓慢的问题,近年来,组织工程技术的发展日趋成熟,使得骨缺损的修复成为可能,其中如何促进种子细胞的增殖和成骨分化成为组织工程技术的关键环节和研究热点。理想的组织工程化骨必须具备以下三个要素:种子细胞、细胞因子和支架材料。在促进骨形成的众多调节因子中,骨形成蛋白(BMPs)家族在胚胎发育及骨骼形成中扮演重要的角色。目前发现的BMP家族成员骨诱导活性中研究较多的有BMP、BMP、BMP-6、BMP-7、BMP-9等。目的:针对小鼠BMP-2、BMP-4、 BMP-6、BMP-7、BMP-9基因设计、构建第三代自体失活BMPs慢病毒表达载体,并转染MC3T3-E1细胞,构建成骨诱导因子基因修饰的小鼠类间充质干细胞,观察感染后细胞各基因和蛋白的干扰效率;观察感染后细胞体外成骨分化的影响;评价各成骨诱导因子的成骨分化能力。 方法: 以cDNA文库为模版,应用PCR方法获得BMP2, BMP4, BMP6, BMP7, BMP9,基因的编码序列,经大肠杆菌转化后抽取质粒,构建基因表达质粒载体,酶切鉴定重组体并且经测序进一步确定。然后用pLP/VSVG, pLP2, pLPl质粒与BMP2, BMP4, BMP6, BMP7, BMP9共转染293FT细胞。包装pELNS-BMP2, BMP4, BMP6, BMP7, BMP9后转染小鼠间充质干细胞MC3T3-E1细胞,GFP荧光证实转染效果。茜素红染色检测钙结节,Western-Blot和Real time PCR检测成骨相关基因的表达(Runx2)的表达水平,鉴定各成骨诱导因子的单独转染效能。最后用双基因联合转染(共7组)MC3T3-E1细胞,GFP荧光证实转染效果;应用ELISA检测MC3T3-E1细胞培养上清中BGP和ALP的表达水平;应用Real time PCR检测Runx2mRNA的表达水平;应用Western blot检测BMP2,BMP4, BMP6, BMP7, BMP9蛋白的表达水平,鉴定双基因联合转染的成骨分化效能。 结果: pELNS-BMP2, pELNS-BMP4, pELNS-BMP6, pELNS-BMP7, pELNS-BMP9表达质粒构建成功。重组慢病毒pELNS-BMP2, pELNS-BMP4, pELNS-BMP6, pELNS-BMP7, pELNS-BMP9构建成功,成功转染MC3T3-E1细胞;Runx2表达水平:BMP2BMP4BMP9BMP7BMP6;茜素红染色显示BMP-2钙结节数量最多。双基因(共8组)联合转染MC3T3-E1细胞,GFP荧光证实转染成功;Runx2mRNA表达水平:T5T3T1T2T6T4T7; BGP表达:T5T3T4T6T2T1T7; ALP表达:T5T3T1T2T4T6T7;结果显示,T5(BMP2, BMP7)共转染成骨效率最高,Western blot证实BMP2和BMP7联合转染MP3T3-E1细胞后BMP2, BMP4, BMP6, BMP7, BMP9蛋白表达升高。 结论: 第三代慢病毒载体pELNS可将BMP2, BMP4, BMP6, BMP7, BMP9导入小鼠间充质干细胞MC3T3-E1,使其有效的表达;各成骨诱导因子能促进MC3T3-E1细胞向成骨细胞分化,BMP2和BMP7双基因联合转染能有效提高成骨转化,这为组织工程骨重建研究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
【学位授予单位】:天津医科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R318.08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张蕊;龚道清;;慢病毒载体的研究进展及应用[J];中国畜牧兽医;2010年06期

2 陈琦;丁娜;张振武;曹振杰;何智丽;;先天性肠闭锁近端肠壁组织中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10和骨形成蛋白4的表达[J];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2010年02期

3 陈彩云;刘亚京;牛忠英;;慢病毒载体的研究进展及应用[J];口腔颌面修复学杂志;2012年02期

4 林佳声;赵承斌;;BMP/bFGF对关节软骨损伤修复的作用[J];中国伤残医学;2009年02期

5 王辉;刘思景;郭伟韬;;骨形态发生蛋白2和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在骨组织工程中的应用[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2010年15期

6 陈雅娟 ,张彦定;骨形态发生蛋白的骨诱导活性及其应用研究现状[J];中国药物与临床;2003年04期

7 周建;陈克明;王嘉琪;程国政;;骨代谢相关因子研究进展[J];中国骨质疏松杂志;2012年02期

8 崔赓,雷伟,马平,吕荣,黄耀添,赵黎;BMP、IL- 1、IL- 6、TNF-α在先天性胫骨假关节中的表达[J];中华骨科杂志;2001年02期

9 王培园;李结;朱兴全;杨桂连;袁子国;;重组病毒载体研究进展[J];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2012年03期



本文编号:123300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swyx/123300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3a7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