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种覆膜支架的生物力学对比分析
本文关键词:两种覆膜支架的生物力学对比分析 出处:《医用生物力学》2015年05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覆膜支架 腹主动脉瘤 镍钛合金 数值模拟 力学特性
【摘要】:目的应用数值模拟方法研究两种直管型覆膜支架在植入过程中自膨胀释放、平衡状态、支架弯曲3种工况下的生物力学特性,并对比支架结构变化对其各生物力学指标的影响。方法建立两款环状覆膜支架(支架Ⅰ、II,其中支架II各独立支架单元间添加连杆加固)和目标血管的有限元模型。使用输送鞘将支架输送到目标血管中,释放输送鞘使支架自膨胀释放,并建立血管和覆膜支架的接触关系;释放完全后,在支架内表面施加6.65~19.95 k Pa(50~150 mm Hg)动脉压;在支架两端施加角位移以使其弯曲变形。最后分析变形血管的等效应力峰值,覆膜支架在各工况下的最大主应变峰值、等效应力峰值及形态的变化。结果在自膨胀释放过程中,支架Ⅰ、II造成血管壁应力集中的峰值分别为0.349、0.371 MPa;平衡状态中,支架Ⅰ、II平均应变分别为0.086%、0.053%,振荡应变分别为0.049%、0.027%,覆膜应力峰值分别为2.098、2.430 MPa;支架弯曲变形时,支架Ⅰ、II最大主应变峰值分别为0.069%、0.101%,覆膜变化形态上支架Ⅰ褶皱更为严重。结论两种覆膜支架在各状态下应力应变都满足相应材料屈服极限;支架II由于单元间存在连杆而使其在释放过程中具有更大的径向支撑力,动脉压作用下具有较低应变水平,支架弯曲变形时也能具备更好的贴壁性。研究结果可以为覆膜支架的结构设计以及覆膜材料选择提供一种分析方法,并给临床覆膜支架介入手术操作提供直观、准确的技术指导。
【作者单位】: 上海理工大学教育部微创医疗器械工程研究中心;上海微创医疗器械(集团)有限公司;
【基金】:上海市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基地建设项目(1014308301)
【分类号】:R318.11
【正文快照】: 腹主动脉瘤(abdominal aortic aneurysm,AAA)是一种存在潜在生命危险的疾病,每年都有近万人因AAA破裂而死亡[1]。临床多通过开腹手术或动脉瘤腔内修复(endovascular aneurysm repair,EVAR)手术对该病症进行治疗。EVAR是在数字血管造影动态监测下,经双侧股动脉的小切口,通过输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智友海;史向平;;NiTi心血管支架的疲劳断裂性能分析[J];医用生物力学;2011年01期
2 付文宇;殷文聪;乔爱科;;支架介入治疗颈内动脉狭窄和动脉瘤对动脉瘤壁面压力的影响[J];医用生物力学;2012年05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栾景源;李选;向勇;傅军;王昌明;李天润;韩金涛;;腹主动脉瘤腔内修复术中封闭髂内动脉后的并发症[J];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2014年06期
2 管晓宁;林婧;王璐;GUIDOIN Robert;;两种机织覆膜结构的腔内隔绝术用人工血管疲劳性能的比较[J];东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年06期
3 秦士勇;李桂杰;王明海;王坤;李光新;张曙光;;腹主动脉瘤EVAR术后并发分支狭窄并血栓形成的诊治[J];临床普外科电子杂志;2013年04期
4 杨英;何江慧;阮满真;;胸腔腹膜后联合入路行肾动脉上型腹主动脉瘤手术的配合[J];护理学杂志;2014年22期
5 熊江,景在平,吴建国,丁祖泉;建立腹主动脉瘤力学模型的方法简介[J];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2003年01期
6 熊江,景在平;腹主动脉瘤血管力学研究新方法简介[J];上海生物医学工程;2001年03期
7 杨新超;柳德斌;王炜;王玮t,
本文编号:131101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swyx/13110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