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生物医学论文 >

异种骨与成骨细胞体外生物相容性研究

发布时间:2018-01-27 23:53

  本文关键词: 异种骨 成骨细胞 生物相容性 出处:《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14年02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目的]评价异种骨与成骨细胞体外生物相容性,为其在临床应用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将SD大鼠来源的成骨细胞分别在普通培养基和含异种骨浸提液的培养基中培养,于1、3、5、7 d用四甲基偶氮唑盐(methyl thiazolyltetrazolium,MTT)法测定吸光度值,以评价细胞的增殖情况。采用Transwell试验,在倒置相差显微镜下观察细胞的迁移情况,计算穿膜成骨细胞数量,检测成骨细胞的迁移能力。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变化,以评价异种骨浸提液对成骨细胞周期的影响。[结果]成骨细胞在普通培养基和含异种骨浸提液的培养基中采用MTT检测增殖结果无显著性意义(P0.05)。在含异种骨浸提液的培养基中,成骨细胞在Transwell中穿膜细胞数为(13.40±2.51)个/视野,对照组为(8.00±1.87)个/视野,两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实验组细胞迁移数量多于对照组。流式细胞仪检测显示,异种骨浸提液对细胞周期无影响。[结论]异种骨与成骨细胞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为其临床应用提供了试验依据。
[Abstract]:[Objective] to evaluate the biocompatibility of bone xenograft and osteoblast in vitro and to provide experimental evidence for its clinical application. [Methods the osteoblasts derived from SD rats were cultured in normal culture medium and medium containing heterologous bone extract, respectively. The absorbance was determined by methyl thiazolyl tetrazolium MTT on 7 days. In order to evaluate cell proliferation, Transwell test was used to observe the migration of cells under inverted phase contrast microscope and to calculate the number of transmembrane osteoblasts. The migration ability of osteoblasts and the changes of cell cycle were detected by flow cytometry to evaluate the effect of heterogenous bone extract on the cell cycle of osteoblasts. [Results: the proliferation of osteoblasts was detected by MTT in the ordinary culture medium and the medium containing the heterologous bone extract.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the proliferation of osteoblasts in the culture medium containing the heterologous bone extract. The number of perforating cells in Transwell was 13.40 卤2.51 / visual field, while that in control group was 8.00 卤1.87 / visual field. The difference between the two groups was significant (P 0.05). The number of cell migration 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as more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Flow cytometry showed that the heterogenous bone extract had no effect on the cell cycle. [Conclusion: xenogenic bone has good biocompatibility with osteoblasts, which provides experimental basis for its clinical application.
【作者单位】: 南方医科大学研究生院;广州军区广州总医院骨科医院;山东省医疗器械产品质量检验中心 山东省医疗器械生物学评价重点实验室;
【基金】:再生型医用置入器械国家工程实验室项目(编号:2012NELRMD007)
【分类号】:R318.08
【正文快照】: 由创伤、肿瘤或代谢疾病等造成的骨缺损发生率很高,如何实现骨缺损的重建,一直以来是骨科医生面临的一个极具挑战的临床难题[1-2]。自体骨是骨移植的“金标准”[3],但取材有限、增加创伤,此外相关研究还发现供区二次手术会增加导致畸形和手术死亡率的风险[4-5]。异种骨作为一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李冀;何丽娜;彭晨;原林;王志强;;超临界流体技术合成的复合型骨替代生物材料:体内外生物学评价[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2010年25期

2 李丹;毕龙;胡蕴玉;刘民;金晶;孟国林;桑宏勋;袁志;刘建;;综合骨库在现代矫形外科中的作用[J];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09年2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孙宏晨;朱阳;姜力铭;李道伟;王丹丹;唐宇欣;;在骨缺损修复中生物材料引起的免疫反应对骨微环境影响的研究进展[J];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2013年05期

2 金莹;房保海;姜英辉;李正义;贾俊涛;赵丽青;;量子点标记技术在食源性病原体检测中的研究进展[J];安徽农业科学;2014年01期

3 于祥茹;韩晓谦;袁浩天;董志恒;程梁;吴哲;;PLGA/CPC支架材料复合骨髓基质干细胞构建组织工程骨的体外效果评价[J];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2014年02期

4 陈学英;原林;李靖;殷少芳;宋会平;刘晓明;李宝兴;;异种骨移植材料的制备与生物学评价[J];解剖学杂志;2009年02期

5 冯会成;黄迅悟;毕龙;孙继桐;常青;;严重骨质疏松患者全膝关节置换术疗效分析[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11年03期

6 陈学英;李宝兴;李靖;殷少芳;;脱矿骨在免疫抑制大鼠体内的骨诱导活性[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2008年23期

7 李丹;胡蕴玉;毕龙;刘民;刘建;袁志;桑宏勋;;骨库死亡供体的体格检查[J];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10年17期

8 冯仕明;高顺红;焦成;;同种异体骨移植的研究进展[J];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11年21期

9 窦洪磊;陈景明;尹春青;赵玉祥;范启申;;两种不同处理方法对同种异体骨移植作用的实验研究[J];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11年24期

10 陈学英;李宝兴;李靖;殷少芳;宋会平;原林;;异种骨移植材料制备及其骨诱导活性实验研究[J];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2009年03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陈学英;异种骨移植材料的制备与实验研究[D];南方医科大学;2008年

2 任娜;生物医用钛基植入体材料表面纳米结构的构建及其生物学性能研究[D];山东大学;2013年

3 张凌汉;多孔羟基磷灰石支架材料的制备及其材料学特性和生物学特性的实验研究[D];北京协和医学院;2013年

4 张鹏;TiO_2生物活性改性膜层及其摩擦学与生物性能的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3年

5 袁勃;两性离子嵌段共聚物结构设计、制备及其生物相容性研究[D];南京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敏;蜘蛛丝/聚乳酸复合纳米纤维的研制与开发[D];苏州大学;2011年

2 隋文渊;镁铝合金及其涂层的生物相容性实验研究[D];南方医科大学;2012年

3 魏冀荣;生物型异种松质骨移植对兔桡骨节段性骨缺损修复效果的实验研究[D];南方医科大学;2012年

4 毕衍泽;生物医用Mg-Zn-Zr合金体内外腐蚀降解机理的研究[D];天津理工大学;2013年

5 俞菊红;多功能羟基磷灰石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D];浙江理工大学;2013年

6 谢庆条;hBMP-2基因修饰BMSCs细胞膜片的异体冻干骨输送盘构建及其成骨机制的研究[D];广西医科大学;2013年

7 闫欣;正畸牙齿移动过程中Follistatin在牙周组织中表达的动物实验研究[D];大连医科大学;2012年

8 魏嵬;分层多功能层层自组装肝素表面涂层的制备和血液相容性检测[D];北京协和医学院;2013年

9 钟大根;生物医用高分子材料在药物缓控释中的应用及其安全性评价[D];暨南大学;2013年

10 王婷安;可降解吻合器中云南白药及PLGA的基础研究[D];南华大学;2013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6条

1 李冀;张育敏;王志强;;骨组织工程支架材料合成技术的进展[J];中华创伤骨科杂志;2006年08期

2 桑宏勋,李丹,胡蕴玉,王臻,刘健,孙磊第;骨库移植骨污染及控制[J];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00年02期

3 刘继中,王臻,胡蕴玉,李明全,韩一生,戴先文;异体骨段复合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股骨近端骨转移癌[J];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01年09期

4 刘建,王志刚,胡蕴玉,金格勒,袁志,孟国林,李丹;外固定架及重组合异种骨植骨治疗胫骨骨缺损与骨不连[J];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03年11期

5 孙明学,许文静,卢世璧;关于骨库管理认证条例的建议(一)[J];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04年19期

6 李冀;王志强;张育敏;原林;;人工骨传导材料的研究进展[J];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2006年01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翠侠;吴艳;Dixon T.K.Kwok;张玉梅;王勤涛;;聚四氟乙烯膜表面改性后成骨细胞相容性研究[J];实用口腔医学杂志;2010年03期

2 苗波;邬志锋;赵秋颖;贺定勇;李慕勤;李慧玲;刘爽;;微束等离子喷涂羟基磷灰石涂层的细胞生物相容性研究[J];中国体视学与图像分析;2010年02期

3 陈学英;原林;李靖;殷少芳;宋会平;刘晓明;李宝兴;;异种骨移植材料的制备与生物学评价[J];解剖学杂志;2009年02期

4 尹飚;张余;张宏斌;尹庆水;;骨组织工程细胞支架复合珊瑚羟基磷灰石生物相容性研究[J];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2006年11期

5 党洪胜;赵猛;严永祥;刘家国;;胎兔成骨细胞与复合肝细胞生长因子/异种脱蛋白松质骨的体外培养[J];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2008年04期

6 吴一民;陈建庭;金大地;;新型骨替代材料-珍珠层的生物相容性研究[J];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06年05期

7 梁新刚;杨志明;项舟;李秀群;黄光平;智伟;;异种脱钙骨基质颗粒的生物相容性实验研究[J];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2009年01期

8 李强;辛林伟;夏亚一;张钦;刘文忠;吴萌;;镍钛形状记忆合金表面改性后与成骨细胞的生物相容性(英文)[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2009年25期

9 唐月军;王心玲;周中华;吕春堂;;纳米级二氧化锆增韧羟基磷灰石生物复合陶瓷对兔骨髓基质干细胞增殖、分化的影响[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2011年03期

10 梅晰凡;王岩松;吕刚;任甫;李全双;郭占鹏;;透明质酸钠可作为成骨诱导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载体[J];解剖学杂志;2009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岳进;雷德林;毛天球;郭大刚;;梯度含锶磷酸钙骨水泥的仿生合成及其体外生物学性能检测[A];第五次全国口腔颌面—头颈肿瘤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6年

2 任高宏;林昂如;裴国献;胡罢生;;高分子量聚乙烯对成骨细胞活性及新骨形成的影响[A];中国康复医学会修复重建外科专业委员会第十四次全国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4年

3 马楚凡;李冬梅;熊信柏;李贺军;;CVI C/C复合材料及其表面HA涂层成骨细胞体外响应行为对比研究[A];科技、工程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中国科协第五届青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4年

4 朱明华;曾怡;孙涛;彭蔷;林凡;;BMP复合生物活性陶瓷对成骨细胞生长、代谢影响[A];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第六次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会议论文摘要汇编[C];2004年

5 唐本森;姜泳;尹培荣;;成骨细胞、bFGF与明胶海绵体外共建的研究进展[A];2006年贵州省医学会骨科学分会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6年

6 王静;孟祥才;李幕勤;赵丽;;新型羟基磷灰石基支架材料的细胞相容性研究[A];第十二届中国体视学与图像分析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8年

7 祝振华;;缺锌对生长期大鼠长骨成骨细胞维生素D受体及钙结合蛋白基因表达的影响[A];中华医学会第八次全国小儿外科学术会论文集[C];2010年

8 邹海滨;苏宜香;;大豆异黄酮类对体外培养大鼠成骨细胞的影响[A];中国营养学会第五届妇幼营养学术会议论文摘要汇编[C];2002年

9 潘君;王远亮;;成骨细胞在聚乳酸材料上的迁移特性研究[A];第七届全国生物力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3年

10 杨茗;傅风华;张树平;;菝葜皂苷元对成骨细胞活性的影响[A];2008年全国抗衰老与老年痴呆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钱铮;日本利用人类胎盘培育出成骨细胞[N];中国劳动保障报;2006年

2 钱铮;日本利用人类胎盘培育出成骨细胞[N];医药经济报;2006年

3 杨丽佳邋通讯员 周宁人;骨折不愈合缘于成骨细胞“爬不动”[N];健康报;2008年

4 杨丽佳邋周宁人;骨折不愈合 缘于成骨细胞“爬不动”[N];大众卫生报;2008年

5 杨建辉;雌三醇对成骨细胞保护作用的研究[N];中国中医药报;2004年

6 记者 冯海波;医用镁合金极具发展前景[N];广东科技报;2011年

7 香港麦迪信医学出版有限公司供稿;多因素影响骨代谢平衡[N];医药经济报;2003年

8 王镐;医学用钛量增长明显[N];中国有色金属报;2011年

9 王婷 张金超 杨梦u& 肖培根;颇具潜力的抗骨质疏松症中药[N];中国医药报;2006年

10 指导专家 江苏省人民医院骨科特聘教授 殷国勇 重庆市中医骨科医院 向杰 副主任医师;小腿骨折10%“长不好”[N];医药导报;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芮钢;成骨细胞、血管内皮细胞复合异种骨脱细胞细胞外基质构建组织工程骨的实验研究[D];中国医科大学;2004年

2 丁仲鹃;种植体表面微形态对骨形成影响的研究[D];四川大学;2004年

3 吕红兵;颅神经嵴细胞的培养特性及向神经细胞、成骨细胞的定向诱导分化[D];第四军医大学;2002年

4 谭晓红;成骨细胞特异性Smad4基因剔除导致小鼠早期发生骨质疏松[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2004年

5 曹强;以藻酸钙为载体的可注射性组织工程骨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2003年

6 李良;力学刺激对绝经后骨质疏松大鼠成骨细胞作用的细胞分子基础[D];四川大学;2004年

7 罗晓中;组织工程骨低温保存的实验研究[D];四川大学;2005年

8 刘颖;应力刺激下成骨细胞c-fos基因表达及影响因素的实验研究[D];四川大学;2004年

9 仇丽鸿;静磁场对大鼠成骨细胞及其牙周炎组织影响的研究[D];中国医科大学;2004年

10 钟近洁;氟对成骨细胞增殖及其MCM3基因表达的影响[D];新疆医科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余科;国产纳米级羟基磷灰石复合胶原膜(nHAC)降解产物对成骨细胞生物相容性的实验研究[D];四川大学;2006年

2 赵彦涛;几种纳米羟基磷灰石材料的合成与生物相容性研究[D];第四军医大学;2006年

3 孟祥翔;阶跃式微弧氧化镁合金的体外生物相容性研究[D];南方医科大学;2009年

4 赵莹琼;氟金云母/磷灰石玻璃陶瓷涂层体外生物学性能研究[D];中南大学;2009年

5 姜海英;氟处理AZ31B生物可降解镁合金的生物相容性研究[D];中国医科大学;2009年

6 陈岗;纳米骨细胞支架的制备、生物相容性检测及体外联合培养观察[D];第二军医大学;2004年

7 尚娟芳;成骨细胞与聚乳酸和改性聚乳酸材料相容性实验研究[D];重庆大学;2005年

8 熊丽莉;兔骨髓基质细胞诱导成骨细胞及复合同种异体生物衍生骨的实验研究[D];四川大学;2006年

9 赵虎;成骨细胞在新型生物反应器内的大规模扩增[D];大连理工大学;2006年

10 翁震;人胎盘源间充质干细胞的体外分离鉴定及其与再生柞蚕丝素蛋白生物相容性的实验研究[D];苏州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146917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swyx/146917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9b1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