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生物医学论文 >

可穿戴技术应用于术后监控和康复的现状分析

发布时间:2018-03-20 14:09

  本文选题:可穿戴技术 切入点:术后 出处:《科技导报》2017年02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术后健康监控过程能够保障在生命体征出现异常情况时可以进行及时处理,同时术后康复训练及效果评估也需要有效的工具进行支持,可穿戴技术的出现和发展,为这些需求的实现提供了相应的技术保障。本文利用国内外学术数据库,对可穿戴技术在术后监控、术后康复训练方面的研究和应用相关文献进行了收集和整理,综述了可穿戴技术在各类外科领域的应用情况,包括基本功能、技术原理、使用方法及对其进行效果评价。结果表明,可穿戴技术在术后的应用已涉及显微外科、矫形外科、普通外科、心胸外科、神经外科等外科方向,但其应用尚处于研究探索阶段。未来需要更多关于可穿戴技术用于术后健康监控和康复训练评估的可行方法和临床验证工作的研究,以使它真正满足病人术后在医院和家庭进行健康监控和康复训练的需要。
[Abstract]:The process of postoperative health monitoring can ensure that the abnormal condition of vital signs can be dealt with in time. At the same time, rehabilitation training and effect evaluation after operation also need effective tools to support the appearance and development of wearable technology. This paper makes use of the academic database at home and abroad to collect and organize the research and application of wearable technology in the field of postoperative monitoring and rehabilitation training. This paper reviews the application of wearable technology in various surgical fields, including basic functions, technical principles, methods of application and evaluation of its effect.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application of wearable technology in postoperative surgery involves microsurgery and orthopedic surgery. General surgery, cardiothoracic surgery, neurosurgery, etc., But its application is still in the stage of research and exploration. In the future, more research is needed on the feasible methods and clinical verification of wearable technology for postoperative health monitoring and rehabilitation training evaluation. It can meet the needs of health monitoring and rehabilitation training in hospitals and families.
【作者单位】: 苏州大学机器人与微系统研究中心;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生物与医学工程学院;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61375090,11272039)
【分类号】:R197.39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爱丽斯·穆迪;孙立;;智能型结构健康监控[J];航空维修与工程;2008年04期

2 常飞;韩庆;尚柏林;;光纤技术在军用飞机结构健康监控中的研究[J];科学技术与工程;2008年10期

3 彭云,宋笔锋,冯蕴雯;基于虚拟技术的飞机机翼结构健康监控技术研究[J];机械设计与制造;2005年09期

4 祖巧红;张海峰;徐兴玉;尹莹;;基于物联网的桥梁健康监控系统设计与实现[J];图学学报;2013年05期

5 郝俊霞;万方义;宋笔锋;;基于小概率事件的飞行器结构健康监控[J];机械设计与制造;2007年12期

6 张小伟;;发动机健康监控技术的发展趋势[J];航空维修与工程;2014年03期

7 陈江义,秦东晨,任泰安,胡滨生;结构健康监控的基准结构问题[J];河南机电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年04期

8 王仲生;隆莹;;飞行器远程故障诊断与健康监控[J];测控技术;2006年03期

9 陈换过;闫云聚;姜节胜;;基于HHT的机翼盒段的健康监控[J];动力学与控制学报;2006年01期

10 黄一珂;尚柏林;;基于协方差矩阵遗传算法的飞行器结构健康监控传感器优化配置[J];机械设计与制造;2011年08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张蕾;张移山;华庆祥;;压电阻抗技术用于结构健康监控的实验研究[A];2009年全国机械可靠性技术学术交流会暨第四届可靠性工程分会成立大会论文集[C];2009年

2 何宇廷;舒文军;崔荣洪;范超华;李鸿鹏;;我国大飞机结构健康监控技术展望[A];大型飞机关键技术高层论坛暨中国航空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3 王仲生;韩治中;;飞机燃油污染健康监控系统仿真设计[A];第八届全国信息获取与处理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0年

4 郭林峰;赵志敏;李伟;洪小芹;;基于光纤智能结构的新型健康监控系统设计[A];中国光学学会2006年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6年

5 赵志敏;郭林峰;马成立;高明娟;;一种新型智能结构健康监控系统研究[A];光电技术与系统文选——中国光学学会光电技术专业委员会成立二十周年暨第十一届全国光电技术与系统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5年

6 何晶靖;谢劲松;吕瑞;罗汉生;曾勇强;;健康监控和故障预测的机载硬件平台设计[A];大型飞机关键技术高层论坛暨中国航空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7 袁慎芳;;结构健康监控在航空领域的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A];探索创新交流--中国航空学会青年科技论坛文集[C];2004年

8 郭林峰;赵志敏;马成立;高明娟;;一种新型光纤智能结构健康监控系统研究[A];江苏、山东、河南、江西、黑龙江五省光学(激光)联合学术'05年会论文集[C];2005年

9 张移山;张蕾;华庆祥;;一基于Lamb波的铝板损伤监控技术研究[A];2009年全国机械可靠性技术学术交流会暨第四届可靠性工程分会成立大会论文集[C];2009年

10 李果;李学仁;杜军;张宏亭;;直升机健康监控系统关键技术研究[A];航空装备保障技术及发展——航空装备保障技术专题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3条

1 通讯员 左雷彬 陈明宇;管道设计院承担国内首个跨越工程健康监控项目[N];石油管道报;2012年

2 吴挺;健康网络狂想曲[N];计算机世界;2007年

3 成春玲 张海峰;河北首个桥梁健康监测系统运行[N];中国交通报;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薛鹏;面向风电场设备健康监控的WSN组网和数据处理技术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5年

2 郑宇昕;基于非线性估计的航空发动机转动部件健康监控技术[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13年

3 孙诚;基于物联网的物流货运司机的健康监控系统研发实现[D];山东财经大学;2016年

4 李文钊;飞行器健康监控技术实验室方案及验证模型[D];西北工业大学;2004年

5 施宇;飞行器远程实时健康监控技术验证实验室方案研究[D];西北工业大学;2004年

6 侯丽君;可穿戴远程健康监控系统设计与实现[D];电子科技大学;2010年

7 魏凌一;车辆驾驶员健康监控系统的研究与实现[D];北京邮电大学;2012年

8 蒲宇亭;基于小波分析的高速CNC集成制造工况健康监控技术研究[D];河北工业大学;2011年

9 王鑫;用于智慧养老系统的BAN网关系统的研究与开发[D];复旦大学;2012年

10 彭云;RLV健康管理方案及关键系统监控原理[D];西北工业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163942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swyx/163942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563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