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生物医学论文 >

观看3D影像时的会聚角与脑电EEG重心频率的相关性研究

发布时间:2018-04-15 03:01

  本文选题:三维影像 + 脑电信号 ; 参考:《光电子技术》2014年02期


【摘要】:在特定的实验条件下,利用脑电图仪采集10名志愿者观看4个3D影像的脑电信号,提取各时段的重心频率(Gravity Frequency,GF),对重心频率进行数据整合处理;测量志愿者观看3D片源各时段的视差,并转换为对应的会聚角(Optical Angle),重心频率与会聚角的值进行相关性分析和曲线拟合处理。结果显示:经过数据合并处理后,脑电EEG(electroencephalogram)重心频率与观看3D影像时的会聚角存在一定的线性关系,拟合优度最高的是三次曲线,观看3D影像时的会聚角在1.778°~3.254°时重心频率呈现下降趋势,这说明在此范围可能更容易使人感到不适。
[Abstract]:Under certain experimental conditions, 10 volunteers were collected by electroencephalogram (EEG) to watch the EEG of 4 3D images, and the gravity center frequency was extracted from the gravity frequency of each period of time, and the gravity center frequency was processed by data integration.The parallax of 3D source was measured and converted to the corresponding convergence angle.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the centroid frequency and the convergence angle was analyzed and the curve fitting was performed.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re is a linear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barycenter frequency of EEG electroencephalograms and the angle of convergence when viewing 3D images, and the cubic curve has the highest goodness of fit.The frequency of center of gravity decreased at 1.778 掳to 3.254 掳when viewing 3D images, which indicates that it is more likely to make people feel uncomfortable in this range.
【作者单位】: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生物医学工程系;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61171059);国家自然科学基金(61075107)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研究生创新基地开放基金(kfjj20130212)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 科技部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2012BAI23B07)
【分类号】:R741.044;TN949.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黄小娜;石砚;;脑电EEG信号的分析方法[J];甘肃科技;2010年09期

2 张崇;郑崇勋;欧阳轶;于晓琳;;基于脑电功率谱特征的脑力疲劳分析[J];航天医学与医学工程;2008年01期

3 王琼华;王爱红;;三维立体显示综述[J];计算机应用;2010年03期

4 应根裕;;平板3D电视与人眼生理[J];现代显示;2012年10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黄桦;;3D立体视觉探究活动设计[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年10期

2 杨勇;徐于萍;赵星;步敬;袁小聪;;基于同名点间距变换的三维显示参数匹配[J];光学精密工程;2012年05期

3 姜超;周开伦;林涛;;数字电视3D技术及3D视频传输格式[J];大众科技;2012年09期

4 戴志华;徐于萍;步敬;杨勇;赵星;袁小聪;;光场显微镜实现裸眼三维实时显示[J];光学学报;2012年10期

5 马建设;李艳;苏萍;毛乐山;;偏振式微型三维投影系统串扰测量及分析[J];光电子.激光;2012年10期

6 姚晓永;吴平东;黄杰;黄漫玲;;基于力反馈的桌面立体显示与交互系统研究[J];传感器与微系统;2013年01期

7 李伟;刘超;;3D成像原理及摄像技巧浅析[J];硅谷;2013年01期

8 彭yN帆;陶毅阳;于超;李海峰;刘旭;;基于红外结构光的三维显示用交互装置[J];光学学报;2013年04期

9 白岩;;三维显示仿真技术在空中交通管制中的应用[J];硅谷;2013年09期

10 王程;朱向冰;;立体显示技术的研究进展[J];光电技术应用;2014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3条

1 许飞;陆海英;;互补色3D地图制作技术及其应用[A];第十三届华东六省一市测绘学会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1年

2 张光刘;李琳;谭剑波;;体感设备与被动立体相结合的人机交互方法初探[A];全国第21届计算机技术与应用学术会议(CACIS·2010)暨全国第2届安全关键技术与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0年

3 刘来成;周文晖;楼斌;郑宁;;基于FPGA的多模式实时立体显示系统设计[A];浙江省电子学会2011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7条

1 赵猛;大屏幕多人沉浸式立体显示系统[D];大连海事大学;2010年

2 陈昌乐;三种佛家静功操作方法的脑电特征比较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2年

3 樊双义;连续作业与睡眠剥夺对认知功能的影响及机制研究[D];第三军医大学;2010年

4 焦小雪;集成成像三维显示技术中光学记录系统的研究[D];南开大学;2012年

5 蒋昊;三维显示信息重建及评价方法研究[D];吉林大学;2013年

6 张成;心身疾病刚柔辨证的脑电图及脑内神经递质活性的超慢涨落图分析[D];中国中医科学院;2013年

7 张雷;无屏投影集成成像三维显示系统的研究[D];南开大学;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侯文文;基于生理电信号的精神疲劳分级研究[D];华东理工大学;2011年

2 王国栋;基于双目立体视觉的医学可视化应用研究[D];西北大学;2011年

3 韩晴;磁刺激系统设计及脑电信号采集与分析[D];河北科技大学;2011年

4 陈亮;桌面增强现实环境下的虚实融合和三维交互技术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11年

5 张望鹏;基于立体视觉的机器人遥操作监控系统的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11年

6 熊信璇;基于PCI总线的立体显示技术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7 任超宏;面向增强现实头盔显示器开发与立体显示技术研究[D];广东工业大学;2011年

8 周微;基于压缩感知的脑电信号压缩采样[D];南京理工大学;2011年

9 张国臣;基于ARM的脑电测量电路的研究[D];燕山大学;2011年

10 李文文;基于磁刺激内关穴的诱发脑电源定位分析[D];河北工业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爱红;王琼华;李大海;陶宇虹;赵仁亮;赵悟翔;;三维立体显示技术(英文)[J];电子器件;2008年01期

2 周磊;陶宇虹;王琼华;李大海;赵悟翔;焦甜甜;;立体显示用柱面透镜光栅的设计[J];光子学报;2009年01期

3 罗鹏;吕晓旭;钟丽云;;数字全息技术研究进展及应用[J];激光杂志;2006年06期

4 邵晨曦;童松桃;;脑电非线性动力学快速分析与癫痫脑电分析[J];生物医学工程研究;2008年03期

5 贺太纲,卢广文,李建萍;脑电中的混沌[J];生物医学工程学杂志;2000年02期

6 刘大路,江朝晖,冯焕清,王涛;小波和主分量分析方法研究思维脑电[J];生物物理学报;2003年04期

7 朱小文;胡平;;基于小波和神经网络的脑电智能诊断研究[J];微计算机信息;2008年10期

8 王元庆;基于LCD的自由立体显示技术[J];液晶与显示;2003年02期

9 李小方;王琼华;李大海;王爱红;邓欢;;自由立体显示器观看视疲劳[J];液晶与显示;2008年04期

10 郝敦博;李大海;王琼华;周磊;方恩博;张浩;;柱面透镜自由立体显示器的分辨率损失研究[J];液晶与显示;2008年04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王志斌,刘学秋,孙品;彩色多普勒血流会聚法测定主动脉瓣有效反流口面积的临床应用[J];中华超声影像学杂志;2004年09期



本文编号:175219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swyx/175219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fc2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