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OVR-CSP的情绪认知重评脑电信号晚正成分研究
本文选题:晚正成分 + 情绪调节 ; 参考:《生物医学工程学杂志》2014年06期
【摘要】:晚正成分(LPP)作为事件相关电位(ERP)的一个重要成分,是研究情绪调节重评进程的理想成分。本研究主要对采集的情绪认知重评脑电信号的LPP进行处理分析。基于EGI64导脑电采集系统采集16名被试的情绪认知重评脑电数据,首先采用独立成分分析(ICA)算法去除脑电信号中的眼电、肌电等噪声;然后用一对多-公共空间模式(OVR-CSP)算法对Pz电极的脑电信号进行特征提取;最后对提取的LPP成分进行时域及空域分析。结果表明:1从波幅的角度来比较:认知重评诱发的波幅显著大于观看中性诱发的波幅,而小于观看负性诱发的波幅。2从时间进程的角度来比较:经过OVR-CSP特征提取处理后,认知重评与自由观看组的差异发生在0.3~1.5s;而经过叠加平均方法处理后,认知重评与自由观看组的差异发生在0.3~1.25s。以上结果说明OVR-CSP算法不仅能以较少的试验次数准确提取LPP,为后续研究认知重评策略调节LPP提供较好的方法,同时也能为认知重评在情绪调节方面提供神经生理学依据。
[Abstract]:LPP, as an important component of event-related potential (ERP), is an ideal component to study the process of reassessment of emotion regulation. In this study, the LPP processing of the collected EEG signals was analyzed. The EEG data of 16 subjects were collected based on the EEG acquisition system. Firstly, the EMG and EMG were removed by the independent component analysis (ICA) algorithm. Then the OVR-CSP algorithm is used to extract the features of the Pz electrode, and the extracted LPP components are analyzed in the time domain and the spatial domain.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amplitude induced by cognitive reassessment was significantly larger than that induced by neutral viewing, but smaller than that induced by negative viewing. 2. From the point of view of time process,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amplitude of cognitive reassessment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of neutral viewing. The difference between the cognitive reassessment and the free viewing group occurred at 0.3 ~ 1.5 seconds, and the difference between the cognitive reassessment group and the free viewing group occurred at 0.3or 1.25 s after the superposition average method. The above results show that OVR-CSP algorithm can not only accurately extract LPPs with less experimental times, but also provide neurophysiological basis for cognitive reassessment in emotional regulation.
【作者单位】: 常州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常州市生物医学信息技术重点实验室;南京大学社会学院心理系;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61201096) 常州市科技项目资助(CE20135060,CM20123006,CJ20130026) 江苏省“青蓝工程”资助项目
【分类号】:R741.044;TP391.4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吴小培,冯焕清,周荷琴,王涛;独立分量分析及其在脑电信号预处理中的应用[J];北京生物医学工程;2001年01期
2 季忠,秦树人;时频测试方法在脑电信号分析中的应用[J];重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年11期
3 谈志强 ,罗晓曙;脑电信号的非线性动力学和现代谱分析方法研究进展[J];广西医学;2003年03期
4 黄静霞,许慰玲,沈民奋;基于小波包分解的不同状态下脑电信号分析[J];北京生物医学工程;2004年01期
5 刘大路,江朝晖,冯焕清,王聪;基于脑电信号时空分布信息的思维特征研究[J];北京生物医学工程;2004年02期
6 许崇涛,沈民奋,李慧,朱国平;双谱分析方法在脑电信号分析中的应用[J];中国行为医学科学;2004年03期
7 陈香,杨基海,叶xC,何为,梁政,冯焕清;基于不同特征参数的脑电信号分类[J];北京生物医学工程;2004年04期
8 汤晓军,宋卓,杨卓,张涛;双任务事件中脑电信号的熵计算(英文)[J];生物物理学报;2005年05期
9 陈香;杨基海;叶xC;梁政;何为;冯焕清;;高频成分在思维作业脑电信号分类中的应用[J];生物医学工程学杂志;2005年06期
10 李婷,邱天爽,牛杰;独立分量分析在脑电信号处理中的应用及研究进展[J];北京生物医学工程;2005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薛蕴全;王秋英;王宏;;脑电信号的动态时空响应拓扑图[A];中国仪器仪表学会第三届青年学术会议论文集(上)[C];2001年
2 王裕清;粱平;郭付清;张登攀;;脑电信号诊断专家系统的研究[A];中国生理学会第21届全国代表大会暨学术会议论文摘要汇编[C];2002年
3 朱林剑;包海涛;孙守林;梁丰;;新型脑电信号采集方法与应用研究[A];大连理工大学生物医学工程学术论文集(第2卷)[C];2005年
4 许涛;朱林剑;包海涛;;基于思维脑电信号的假手的研究[A];提高全民科学素质、建设创新型国家——2006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6年
5 李爱新;孙铁;郭炎峰;;基于人工神经网络的脑电信号模式分类[A];自动化技术与冶金流程节能减排——全国冶金自动化信息网2008年会论文集[C];2008年
6 童珊;黄华;陈槐卿;;混沌理论在脑电信号分析中的应用[A];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第六次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会议论文摘要汇编[C];2004年
7 李凌;曾庆宁;尧德中;;利用两级抗交叉串扰自适应滤波器提取诱发脑电信号[A];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第六次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会议论文摘要汇编[C];2004年
8 葛家怡;周鹏;王明时;;睡眠脑电信号样本熵的研究[A];中国生物医学工程进展——2007中国生物医学工程联合学术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7年
9 李丽君;黄思娟;吴效明;熊冬生;;基于运动想象的脑电信号特征提取与分类[A];中国仪器仪表学会医疗仪器分会2010两岸四地生物医学工程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10 葛家怡;周鹏;王明时;;睡眠脑电信号样本熵的研究[A];天津市生物医学工程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张文清 记者 王春;意念控制车速及左右转弯前行[N];科技日报;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吴畏;基于统计建模的多导联脑电信号时空建模方法研究[D];清华大学;2012年
2 周群;脑电信号同步:方法及应用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09年
3 赵丽;基于脑电信号的脑-机接口技术研究[D];天津大学;2004年
4 欧阳高翔;癫痫脑电信号的非线性特征识别与分析[D];燕山大学;2010年
5 缪晓波;基于脑电信号的认知动力学系统研究——线性/非线性方法及动态时—频—空分析[D];重庆大学;2004年
6 张美云;阿尔茨海默病脑电信号多尺度时空定量特征研究[D];天津医科大学;2012年
7 游荣义;脑电信号非线性分析方法的研究[D];厦门大学;2003年
8 葛家怡;睡眠分期及低频磁场睡眠诱导的研究[D];天津大学;2009年
9 唐艳;基于时间、频率和空间域的自发脑电信号提取[D];中南大学;2008年
10 石立臣;基于脑电信号的警觉度估计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吴坚;独立分量分析在脑电信号处理中的应用[D];长安大学;2009年
2 杨超;脑电信号相关方法的鲁棒性分析[D];燕山大学;2009年
3 涂建成;脑电信号控制智能轮椅的研究[D];杭州电子科技大学;2011年
4 张倩华;脑电信号的非广度熵分析[D];汕头大学;2004年
5 朱家富;高频脑电信号的非线性动力学参数分析[D];重庆大学;2004年
6 李婷;独立分量分析及其在脑电信号噪声分离中的应用[D];大连理工大学;2005年
7 韩伟;睡眠脑电信号的分析与处理方法[D];西北工业大学;2005年
8 何付志;独立分量分析在脑电信号分析中的应用[D];山东大学;2005年
9 孔繁伟;基于小波变换的脑电信号处理研究[D];山东大学;2005年
10 陈永华;脑电信号采集方法及其在假肢中应用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186883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swyx/18688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