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孔磷酸钙骨组织工程支架的可控制备与性能研究
本文选题:骨组织工程 + 支架 ; 参考:《华中科技大学》2012年博士论文
【摘要】:骨组织工程的提出和发展改变了传统的骨缺损修复治疗模式,同时也对支架的制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然而,在当前的骨组织工程陶瓷支架研究中,存在着强度较低、影响支架性能的微细结构的制备不可控,以及烧结与性能之间的矛盾等问题,极大地限制了支架的临床应用。支架作为骨组织工程的关键要素之一,其三维精细结构的成形严重依赖于制备技术。随着自由成形技术的发展,以挤出沉积成形技术为代表的直写技术以其极高的材料适用性和柔性显示了在微纳米生物材料成形方面的巨大优势,结合微波快速烧结技术,为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了有力的手段。 为满足骨组织工程支架在结构、力学和生物学等方面的要求,本文以多孔磷酸钙支架为研究对象,建立基于电机助推挤出沉积成形技术与微波快速烧结技术相结合的陶瓷支架可控制备工艺体系。通过材料学测试与生物学评价,结合计算机模拟及理论分析,探讨支架微观结构、烧结工艺等与力学性能、降解性、生物学性能的关系,总结并提出材料微观结构可控制备及其性能优化的途径和方法。 根据挤出成形工艺对浆料性能的要求,制备了具有良好分散性、稳定性的高浓度纳米羟基磷灰石(HA)浆料,阐述了纳米陶瓷粒子的稳定分散机理。结果表明,在PH=9,分散剂PAA-NH4含量为1%(与粉体质量相比)的条件下,平均粒径为20nm的HA陶瓷颗粒在浆料能够获得良好的分散稳定性,浓度为25-40vo1%的纳米HA浆料具有良好的自支持能力与合适的凝固速度,可用于挤出沉积成形。 发展了基于电机助推式挤出沉积成形技术与微波快速烧结工艺相结合的支架可控制备技术,建立了浆料在喷嘴内流动的数学模型和工艺参数匹配模型,优化了支架的微波烧结工艺。制备了具有不同解剖外形(立方体、圆柱、胫骨轮廓)与不同内部孔结构(三角形、四边形、六边形等)的多孔HA支架,支架结构可控,孔隙率可调,且连通性良好。经1200℃(40℃/min,30min)微波烧结后,支架收缩均匀,平均收缩率为31.8%,致密度高、晶粒细小均匀(1.12±0.23μm)。强度测试表明,微波烧结有利于提高多孔支架的力学强度,孔隙率约50%的支架平均抗压强度为45.57MPa,远远大于常规烧结工艺所得的支架的强度。 有限元分析与实验研究结果表明,支架结构特征通过影响支架内应力的大小与分布,从而影响支架的承载能力。结构特征对支架力学性能影响的权重关系为:孔隙率孔洞大小孔洞形状。对于孔洞结构均匀的HA支架,抗压强度与孔隙率的关系为:lnσ=ln432.3-4.825p。为进一步提高支架强度,设计并可控制备了带有“微加强筋”的多孔支架,平均抗压强度为84.2MPa(孔隙率约50%),其强度与相同孔隙率条件下未设置加强筋的支架相比提高了约80%,与皮质骨的强度相当。同时,该结构支架在降解过程中保持了良好的力学稳定性,能够为细胞的分化与组织的生长提供更长时间的强度支持。解理是多孔陶瓷支架的主要断裂机理,在拉应力的作用下支架将从挤出丝的搭接处发生断裂。 体外模拟降解实验与细胞-支架的联合培养实验表明,多孔HA支架在生理盐水中能够缓慢降解释放出Ca2+,并能在SBF中沉积形成类骨磷灰石层,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细胞能够迅速而紧密地在支架的表面与侧壁形成生物学黏附,并能够进入支架的内部,实现细胞的贴附与生长。微波烧结支架因烧结时间短,升温速率快,晶粒结构细小,其降解速率快于常规烧结支架,有利于成骨细胞的黏附、生长和增殖。 本文研究表明,以挤出沉积成形技术为代表的直写技术结合微波烧结工艺能够实现植入支架的个性化制造,并能同时提高支架的力学性能与生物学性能,为解决磷酸钙陶瓷支架临床应用瓶颈提供了依据,丰富和发展了生物制造方法。
[Abstract]:......
【学位授予单位】:华中科技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R318.08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向军;陈晓峰;王迎军;赵娜如;杨春蓉;;一种新型仿生骨组织工程支架的制备与表征[J];功能材料;2007年02期
2 龚明明;谭丽丽;杨柯;;骨组织工程支架材料及其力学性能[J];材料导报;2007年10期
3 郭羽;董岳峰;陈璋;赵良启;;羟基丁酸与羟基辛酸共聚体骨组织工程支架的初步研究[J];功能材料;2009年03期
4 马强;王迎军;郑华德;宁成云;邓春林;;新型生物活性骨组织工程支架的制备及表面修饰[J];生物医学工程学杂志;2009年03期
5 ;已经出版的骨组织工程支架材料相关文章[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2010年51期
6 董浩;叶建东;王秀鹏;;磷酸钙骨水泥/明胶复合组织工程支架材料的制备及其结构与性能[J];功能材料;2006年11期
7 许秀娟;尹光福;唐小红;王科锋;康云清;;溶剂自扩散法制备聚L-乳酸/β-磷酸三钙复合多孔支架材料[J];功能材料;2006年11期
8 焦简金;丁晓红;郑璇;卢艺华;刘榕芳;肖秀峰;;冷冻抽提相分离法制备聚乳酸多孔支架[J];功能材料;2011年S3期
9 华锦明,蔡丽君;骨组织工程支架及相关问题研究进展[J];中国骨肿瘤骨病;2004年02期
10 伍锦华,艾玉峰,刘丽萍,艾卫兵,杨清芳,董兆麟;聚羟基丁酸酯复合骨髓基质细胞构建组织工程骨修复兔下颌骨缺损[J];中国美容医学;2005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赵静一;禹娜娜;邓平平;;骨组织工程支架内微管孔结构的研究现状[A];中国机械工程学会流体传动与控制分会第六届全国流体传动与控制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0年
2 郭涛;韩志;杨天府;李玉宝;苑天红;肖杰;陈艺新;;多孔聚乙烯醇/明胶软骨组织工程支架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生物相容性的初步观察[A];贵州省中西医结合学会骨伤分会第二次学术交流会议论文汇编[C];2011年
3 刘玲蓉;丁时t@;张其清;;复合蛋白药物的胶原/羟基磷灰石骨组织工程支架材料的体内外释放特性[A];中国复合材料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4 刘玲蓉;丁时t@;张其清;;复合蛋白药物的胶原/羟基磷灰石骨组织工程支架材料的体内外释放特性[A];全国首届青年复合材料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7年
5 王迎军;刘国华;南开辉;赵娜如;龙厚清;李佛保;;双相钙磷系统骨组织工程支架材料[A];第九届全国生物材料学术会议(CBMS-9)论文集[C];2002年
6 焦简金;毛丹;郑璇;卢艺华;刘榕芳;肖秀峰;;冷冻抽提相分离法制备PLLA多孔支架[A];2011中国材料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11年
7 钟章裕;肖秀峰;刘榕芳;刘淑琼;焦简金;;改性羟基磷灰石/聚己内酯复合支架材料的制备及其性能[A];第七届中国功能材料及其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第5分册)[C];2010年
8 刘云云;马列;高长有;;胶原/壳聚糖多孔支架制备工艺的简化及其性能研究[A];2011年全国高分子学术论文报告会论文摘要集[C];2011年
9 刘毅;肖宏涛;;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与蚕丝素多孔支架体外复合培养的实验研究[A];中华医学会烧伤外科学分会2009年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9年
10 刘毅;肖宏涛;;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与蚕丝素多孔支架体外复合培养的实验研究[A];中华医学会整形外科学分会第十一次全国会议、中国人民解放军整形外科学专业委员会学术交流会、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医学美容专业委员会全国会议论文集[C];201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9条
1 记者 应洪舒;浙江大学皮肤再生材料研究通过鉴定[N];中国医药报;2006年
2 ;姚康德:仿生生物材料研究[N];科技日报;2003年
3 姚康德;让药物智能化[N];光明日报;2000年
4 记者 白毅;同济大学骨组织支架材料相关研究通过鉴定[N];中国医药报;2006年
5 邹争春 刘苹;人骨缺损修复有望用上动物骨[N];健康报;2011年
6 邹争春 刘苹;新型仿生支架材料解决人体骨缺损修复难题[N];中国医药报;2011年
7 记者 戴丽昕;无机纳米材料医用前途广泛[N];上海科技报;2009年
8 王小龙;荷开发出新型人工骨移植材料[N];科技日报;2010年
9 本报记者 王丹 通讯员 罗国金;组织工程软骨 关节修复的点睛之笔[N];健康报;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伍权;多孔磷酸钙骨组织工程支架的可控制备与性能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2年
2 曹斌;聚L-谷氨酸基软骨组织工程支架制备及其性能研究[D];上海大学;2012年
3 赵海滨;微孔发泡注射成型制备三维多孔聚乳酸骨组织工程支架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3年
4 吴晓东;生物活性骨组织工程支架的研究及介孔羟基磷灰石的初步探讨[D];吉林大学;2012年
5 马祖伟;聚乳酸软骨组织工程支架制备、改性及其细胞相容性研究[D];浙江大学;2003年
6 刘涛;包裹BMSCs壳聚糖水凝胶复合CPC骨组织工程支架的构建及治疗骨缺损的实验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2年
7 李玉筱;力生长因子24肽修饰的聚乳酸仿生骨基质材料的研究[D];重庆大学;2012年
8 李瑞欣;力学作用下微、纳米HA/CS共混体系中微观结构参数对成骨前体细胞MC3T3-E1生物学特性的影响[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2012年
9 闫书芹;用于真皮重建的丝素/硫酸软骨素/透明质酸共混支架的研究[D];苏州大学;2011年
10 张俊川;组织工程预塑形多孔支架的制备和研究[D];复旦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邓平平;骨组织工程支架内微流体及其变形的数值仿真分析[D];燕山大学;2011年
2 许钰;新型软骨组织工程支架的制备及性能研究[D];山西医科大学;2010年
3 马骏;应用放射学联合骨密度测量连续观察评估无机活性元素骨组织工程支架材料修复重建颌骨缺损的研究[D];安徽医科大学;2012年
4 李梦君;基于MAM自由成形的nHA骨组织工程支架的制备[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5 单鼎英;脂肪族聚酯基骨组织工程支架的制备与表征[D];北京化工大学;2013年
6 李黎丽;应用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对无机活性元素骨组织工程支架材料在颌骨缺损修复重建作用的评价[D];安徽医科大学;2012年
7 黄伟;释药微球骨组织工程支架的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0年
8 刘昊;新型脱细胞骨基质—壳聚糖骨组织工程支架的实验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医进修学院;2011年
9 王园园;生物可降解聚己内酯/纳米羟基磷灰石和壳聚糖/纳米羟基磷灰石骨组织工程支架的制备及表征[D];上海交通大学;2010年
10 王华楠;多孔纳米羟基磷灰石/聚酰胺66复合材料骨组织工程支架的研究[D];四川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193876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swyx/19387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