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生物医学论文 >

冷冻干燥牙本质对牙周膜干细胞影响的研究

发布时间:2018-05-28 09:16

  本文选题:冷冻干燥牙本质(FDDM) + 牙周膜干细胞 ; 参考:《实用口腔医学杂志》2014年03期


【摘要】:目的:制作冷冻干燥牙本质生物支架(FDDM)并研究其对牙周膜干细胞(PDLSCs)的影响。方法:制作FDDM生物支架;将PDLSCs分别接种在FDDM、普通牙本质(D)、羟基磷灰石/磷酸三钙(HA)、盖玻片/α-MEM表面或浸提液中。MTT法检测细胞增殖;粘胶纤维红检测胶原分泌量;扫描电镜检测细胞形态;共聚焦显微镜观察各组细胞骨架形态。结果:研制出FDDM;MTT结果显示FDDM组细胞增殖活性高于HA组(P0.05);胶原检测显示FDDM组细胞分泌的胶原多于HA组(P0.05);电镜结果显示FDDM组细胞紧密粘附,细胞突起的数目和长度大于HA与盖玻片组;共聚焦结果显示,FDDM组细胞骨架较HA、盖玻片组粗大、清晰。结论:FDDM促进PDLSCs的增殖、胶原分泌,促进细胞粘附及细胞应力纤维形成。
[Abstract]:Aim: to prepare a freeze-dried dental scaffold (FDDM) and study its effect on periodontal ligament stem cells (PDLSCs). Methods: FDDM scaffolds were prepared, and PDLSCs was inoculated into FDDM, normal dentin, hydroxyapatite / tricalcium phosphate Hal, glass slide / 伪 -MEM surface or extractant, cell proliferation was detected by MTT method, collagen secretion was detected by viscose fiber red. The morphology of cytoskeleton was observed by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 and confocal microscope. Results: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proliferative activity of FDDM group was higher than that of HA group, the collagen level of FDDM group was more than that of HA group, and the electron microscope showed that the cells in FDDM group were tightly adhered to each other, and the results of electron microscope showed that the cell proliferation activity of FDDM group was higher than that of HA group (P 0.05). The number and length of the cell processes were larger than those of HA and glass slide group, and the confocal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cytoskeleton of FDDM group was larger and clearer than that of HA group. ConclusionFDDM promotes PDLSCs proliferation, collagen secretion, cell adhesion and cell stress fiber formation.
【作者单位】: 第四军医大学口腔医学院修复科;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编号:81271104,81200823)
【分类号】:R783.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韩岩,孙磊,阎则玲,,鲁开化;冻干异体脱钙骨基质在隆鼻术中应用的初步报告[J];实用口腔医学杂志;1995年03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龚皓;万金庆;;猕猴桃果浆冻干工艺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9年01期

2 潘清方;周国燕;;真空冷冻干燥芒果片的工艺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19期

3 张今;周国燕;;一种冷冻干燥测温系统改进方法[J];包装与食品机械;2008年02期

4 陶乐仁;刘萌芳;吴建青;张淑红;李咏富;;不同预冻速率对猪主动脉冻干过程的影响[J];CT理论与应用研究;2010年01期

5 何晖;刘宝林;华泽钊;李川;吴正贞;沈敏;陈颖;;甘油对冷冻干燥保存红细胞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J];低温工程;2006年03期

6 周国燕;王巍悦;;真空冷冻干燥残余水分监测方法概述[J];低温工程;2009年04期

7 习德成;陶乐仁;肖鑫;陶宏;华泽钊;;新型生物医药实验用低温冷冻干燥机的研制[J];低温与超导;2006年06期

8 夏鹏;;流化床冷冻干燥气体制冷循环工质的比较研究[J];低温与超导;2009年10期

9 成简;陶乐仁;刘萌芳;薛维超;高立博;刘荣;;在不同条件下冻干猪主动脉的过程及结果的分析[J];低温与超导;2011年10期

10 肖鑫;陶乐仁;习德成;马戈;;冷冻干燥中升华界面移动的微CT实验研究[J];工程热物理学报;2007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朱红亚;马韬;潘仁明;王青松;王秋红;;冷冻干燥法制备超细干粉灭火剂的实验研究[A];2011中国消防协会科学技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2 崔清亮;郭玉明;郑德聪;;苹果冷冻干燥动力学特性试验研究[A];纪念中国农业工程学会成立30周年暨中国农业工程学会2009年学术年会(CSAE 2009)论文集[C];2009年

3 左建国;华泽钊;;热分析和叔丁醇/水共溶剂在冷冻干燥中的应用[A];第八届全国冷冻干燥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5年

4 吴正贞;华泽钊;刘宝林;何晖;李川;陈颖;;甘油预处理对人体红细胞冻干保存效果的实验研究[A];第八届全国冷冻干燥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5年

5 肖鑫;陶乐仁;;预冷速率对冷冻干燥过程升华界面移动影响的实验研究[A];第五届全国低温生物医学及器械学术大会会议论文集[C];2006年

6 何晖;刘宝林;华泽钊;李川;沈敏;陈颖;;剩余含水量对红细胞冻干保存的影响[A];第五届全国低温生物医学及器械学术大会会议论文集[C];2006年

7 刘长勇;彭润玲;徐成海;张世伟;李朝武;;冻干法加工海参与海参粉的实验研究[A];第九届全国冷冻干燥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8年

8 陶乐仁;刘萌芳;吴建青;张淑红;李咏富;;不同预冻速率对猪主动脉冻干过程的影响及升华界面的移动特性分析[A];第六届全国低温生物医学及器械学术大会论文集[C];2009年

9 何流;刘忠;何立群;;红细胞喷雾干燥过程中喷嘴机械损伤的实验分析[A];第七届全国低温生物医学及器械学术大会论文集[C];2010年

10 刘海霞;马国远;;复叠式与二级压缩式低温冷冻干燥系统循环特性分析[A];第七届全国食品冷藏链大会论文集[C];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7条

1 张志军;玉米真空干燥特性的研究[D];东北大学;2009年

2 王继娜;非常温作用下水玻璃旧砂的性能特征及其再生性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9年

3 彭润玲;几种生物材料冻干过程传热传质特性的研究[D];东北大学;2007年

4 郭树国;人参真空冷冻干燥工艺参数试验研究[D];沈阳农业大学;2012年

5 王海鸥;微波冷冻干燥中试设备及关键技术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12年

6 王峰;牙种植体骨界面多尺度下的模拟构建及力学耦合[D];第四军医大学;2013年

7 洪逸;TiO_2纳米点光致蛋白质脱附及其在细胞收割中应用[D];浙江大学;201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房园园;木质文物真空冷冻干燥脱水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2 吴莎;淡水鱼内脏制备复合酶的工艺研究[D];湖北工业大学;2011年

3 张擂;真空冷冻干燥机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实施[D];华东理工大学;2011年

4 钱革兰;特定干燥过程中物料形变与工艺参数关系研究[D];江南大学;2011年

5 郑建珊;提高青鱼片冻干工艺效率的实验研究[D];上海海洋大学;2011年

6 陈果亮;新城疫(ND-C30)活疫苗耐热保护剂的筛选[D];扬州大学;2007年

7 习德成;实验用低温冻干机的研制及实验研究[D];上海理工大学;2005年

8 易小红;火龙果真空冷冻干燥传热传质理论与实验研究[D];天津商业大学;2008年

9 李金影;硫酸亚铁微胶囊的制备及其应用研究[D];东北农业大学;2008年

10 王新娟;冷冻干燥法制备羟基磷灰石多孔支架[D];西安理工大学;2008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欣宇;王铎;;牙本质基质蛋白1在组织中的表达及其对牙本质形成调控作用的研究进展[J];牙体牙髓牙周病学杂志;2009年04期

2 姚华;何宗来;金光盛;;不同根管冲洗液对根管壁侵蚀作用的扫描电镜观察[J];浙江预防医学;2006年05期

3 宋玉歧;磨削和保护牙髓——关于窝洞和基牙冠形成问题的处理[J];国外医学.口腔医学分册;1982年02期

4 张玲;张彤轩;张炜;;早期后牙纵折的二步修复法[J];基层医学论坛;2008年20期

5 张玲;张彤轩;张炜;;甲冠在后牙纵折治疗中的作用观察[J];河北职工医学院学报;2008年04期

6 朱斌;;隐血试验法诊断不显性露髓的探讨[J];口腔医学;1989年01期

7 岳松龄;;龋病的组织病理学研究(续) 龋病学研究百年回顾与展望之六[J];牙体牙髓牙周病学杂志;2007年10期

8 王春慧;龋齿的形成与预防[J];中国热带医学;2002年S1期

9 刘敏达;遗传性乳光牙本质1例[J];口腔医学纵横;1995年03期

10 范琳;陈玉荣;;3种根充糊剂根尖封闭性能的实验研究[J];口腔医学;2007年12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沈阳市口腔医院铁西分诊主任 董健;窝沟封闭 保护牙齿[N];卫生与生活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7条

1 刘瑞瑞;原花青素预处理改善全酸蚀粘接系统牙本质粘接耐久性的基础研究[D];第四军医大学;2012年

2 王丹杨;人牙本质源MMPs的鉴定及其与牙本质粘接持久性的相关性研究[D];第四军医大学;2012年

3 刘燕;脱矿牙本质—树脂混合层的引导组织再矿化机制及应用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4 刘燕;脱矿牙本质-树脂混合层的引导组织再矿化机制及应用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5 付钢;上颌第一磨牙残根桩核冠修复后的生物力学研究[D];重庆医科大学;2012年

6 吴家媛;碱性成纤维细胞因子对根尖牙乳头干细胞生物学作用及机制研究[D];第四军医大学;2011年

7 吕海鹏;人成牙本质样细胞L型钙离子通道α_1亚基D亚型特异性基因的克隆[D];第四军医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小溪;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剂对牙本质自酸蚀粘结力的影响[D];吉林大学;2011年

2 焦纪兰;不同牙本质清洁剂影响三种水门汀—牙本质间粘结强度的体外实验研究[D];南昌大学医学院;2013年

3 陈亚栋;不同龋坏程度下牙本质表面形态的AFM研究[D];浙江大学;2012年

4 魏晓慧;CPP-ACFP对牙本质表面影响的实验研究[D];吉林大学;2013年

5 熊正慧;三种钙盐脱敏剂对牙本质表面影响的实验研究[D];南京医科大学;2011年

6 毕文婷;不同脱敏方法对牙本质表面微结构形态及树脂粘接剂粘接力的影响[D];天津医科大学;2011年

7 黄文青;四种自酸蚀粘结系统对龋坏影响牙本质粘结效果的比较[D];南昌大学;2011年

8 宣桂红;不同表面处理对自酸蚀/自粘接树脂水门汀和树脂加强型玻璃离子水门汀牙本质微拉伸粘接强度的影响[D];浙江大学;2012年

9 张菁;短期高浓度氟对小鼠磨牙胚中牙本质涎蛋白表达的影响[D];安徽医科大学;2010年

10 张旋;Ⅰ bond用不同涂擦方式对人牙本质通透性影响的实验研究[D];新疆医科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194614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swyx/194614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e60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