壳聚糖—凡士林纱布的制备及其对创面愈合的作用研究
本文选题:壳聚糖 + 敷料 ; 参考:《浙江大学》2017年硕士论文
【摘要】:目的制备功能性的壳聚糖新型纱布——壳聚糖-凡士林纱布(Chitosan-Vaseline gauze,CVG),并检测其细胞毒性、抑菌性、保湿性,及研究其对大鼠背部创面愈合的作用。方法以等质量的高低分子壳聚糖,凡士林,石蜡油,无菌纱布为原料,将无菌纱布充分浸渍于高低分子壳聚糖混合液,制成壳聚糖纱布;配置凡士林石蜡油混合液,以凡士林石蜡油混合液包裹壳聚糖纱布,制备壳聚糖-凡士林纱布。借助扫描电镜(Scanningelectron microscopy,SEM),更客观更直观的来观察壳聚糖-凡士林纱布的镜下结构及红外光谱法对其进行光谱分析,验证壳聚糖是否成功的融入了凡士林纱布(Vaseline gauze,VG)中。采用CCK-8(Cell Counting Kit-8)法检测其细胞毒性;采用抑菌圈法检测其抑菌性;采用数字皮肤水分检测仪检测其保湿性。将大鼠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按照外科方法建立大鼠背部创面模型。实验组覆盖壳聚糖-凡士林纱布,对照组覆盖凡士林纱布。术后3、7、14天,测量创面面积,获取皮肤修复组织。观察大鼠创面面积变化情况直至所有大鼠创面达到愈合状态。制作切片行HE(Hematoxylin-eosin),CD31免疫组织化学和Masson染色,多方面评估两组大鼠创面愈合情况。结果在我们制备的壳聚糖-凡士林纱布中,通过扫描电镜及红外光谱分析,基本证明壳聚糖成功地融入了我们的纱布。而且,通过一系列的测试实验,可以证明,相比于凡士林纱布,壳聚糖-凡士林纱布无明显的细胞毒性,能显著抑制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的生长,并且具有更好的保湿作用。在术后3、7、14天,壳聚糖-凡士林纱布组创面面积均明显小于凡士林纱布对照组(p0.05),创面上皮化时间明显缩短(14.83 ±0.75天vs 18.50 ±0.55天,p =0.00),新生血管出现更丰富和更早成熟化,胶原增生更加有序整齐,接近于正常皮肤组织中的胶原生长。结论相比于凡士林纱布,壳聚糖-凡士林纱布无明显细胞毒性,具有更好的抑菌性和保湿性。而且在大鼠创面愈合实验中,肉眼观察和组织病理学结果均证明,壳聚糖-凡士林纱布较凡士林纱布能明显的促进创面愈合。
[Abstract]:Objective to prepare a new type of chitosan gauze, Chitosan-Vaseline gauze CVGG, and to detect its cytotoxicity, bacteriostasis, moisture retention and its effect on the healing of rat back wound. Methods chitosan gauze was prepared by impregnating aseptic gauze with the mixture of high and low molecular chitosan, vaseline, paraffin oil and aseptic gauze. Chitosan gauze was prepared by encapsulating chitosan gauze with Vaseline paraffin oil mixture. By means of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 (SEM) and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 (Scanningelectron microscopyn), the structure of chitosan-vaseline gauze was observed more objectively and intuitively.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chitosan was successfully integrated into Vaseline gauze (VG). The cytotoxicity was detected by CCK-8(Cell Counting Kit-8 method, the bacteriostasis was detected by bacteriostasis method, and the moisture retention was detected by digital skin moisture detector. Rat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experimental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as covered with chitosan-vaseline gauze and the control group covered with vaseline gauze. The wound area was measured and skin repair tissue was obtained at 3 ~ 7 ~ 14 days postoperatively. The changes of wound area in rats were observed until all the wounds reached the state of healing. The wound healing of the two groups was evaluated by immunohistochemistry and Masson staining. Results in our chitosan-vaseline gauze, it was proved by SEM and IR analysis that chitosan was successfully integrated into our gauze. Moreover, through a series of test experiments, it can be proved that chitosan vaseline gauze has no obvious cytotoxicity compared with vaseline gauze, and can significantly inhibit the growth of Staphylococcus aureus and Escherichia coli. And has better moisturizing effect. The wound area in the chitosan vaseline gauze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smaller than that in the vaseline gauze control group (P 0.05), and the wound epithelization time was significantly shortened by 14.83 卤0.75 days vs 18.50 卤0.55 days, and the neovascularization appeared richer and earlier maturation. Collagen proliferation is more orderly, close to the growth of collagen in normal skin tissue. Conclusion compared with vaseline gauze, chitosan-vaseline gauze has no obvious cytotoxicity and has better bacteriostatic and moisturizing properties. The results of naked eye observation and histopathology showed that chitosan-vaseline gauze could obviously promote wound healing compared with vaseline gauze.
【学位授予单位】:浙江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7
【分类号】:R318.08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唐慧安,芦小林,王成兵,安建平;壳聚糖在医药学方面的研究进展[J];天水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02期
2 蒋寅;翟青;郭桦;谭辉;郭祀远;;壳聚糖对锌(铁)离子的配位特性及其配合物的应用[J];现代食品科技;2007年09期
3 罗晔;唐大川;罗海燕;叶苗;徐佳;;壳聚糖在医药领域的应用研究[J];海峡药学;2009年05期
4 阳元娥,罗发兴;壳聚糖及其衍生物在医药上的应用[J];上海生物医学工程;2001年03期
5 李明春,辛梅华,王琼,姚康德;壳聚糖膜及其改性膜的药物释放动力学研究[J];生物医学工程学杂志;2001年01期
6 姚子昂,韩宝芹,刘万顺,王文正,玄龙德;不同分子量壳聚糖膜性质的研究[J];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2002年03期
7 邢桂荣,王敬湘;壳聚糖在医药领域的研究进展[J];中国药业;2003年08期
8 李洁,李晓陵;壳聚糖在眼科临床中的应用[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04年10期
9 王令充;陈西广;刘成圣;孟祥红;刘晨光;贺军;于乐军;倪思亮;;医用壳聚糖膜的性能及用途[J];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年02期
10 董岩;张群正;李小玲;管伟伟;;壳聚糖在药物载体中的应用进展[J];现代食品科技;2007年07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李玉红;赵孔双;宋超;韩英;;壳聚糖膜对几种有机物的吸附和释放过程的实时介电监测[A];中国化学会第十届胶体与界面化学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4年
2 曾淼;张廷安;吕国志;豆志河;刘燕;牛丽萍;赵秋月;王颖;;壳聚糖在冶金中的应用[A];第十七届(2013年)全国冶金反应工程学学术会议论文集(上册)[C];2013年
3 史新元;谭天伟;;新型壳聚糖接触镜材料的研究[A];2002年材料科学与工程新进展(下)——2002年中国材料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4 蔡萱;陈黎;沈新宇;童华;;壳聚糖凝胶有机模板对碳酸钙晶型和聚集态的调控研究[A];第七届中国功能材料及其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第4分册)[C];2010年
5 李若慧;程艳玲;;壳聚糖在新型药物制剂中的作用[A];2008全国功能材料科技与产业高层论坛论文集[C];2008年
6 杨媛;李立华;容建华;周长忍;;新型生物降解交联剂的制备及其在壳聚糖交联膜中的应用[A];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第六次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会议论文摘要汇编[C];2004年
7 李映苓;唐智杰;赵逸云;李学习;;有序壳聚糖膜的制备及其对岩白菜素渗透性能研究[A];中国化学会第四届有机化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5年
8 胡瑜;陈浩凡;;壳聚糖衍生物的应用进展[A];中国生物医学工程进展——2007中国生物医学工程联合学术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7年
9 叶文婷;陈亚芍;潘欣;;利用阴极液相等离子体技术制备钛基含钙磷的壳聚糖膜[A];第十四届全国等离子体科学技术会议暨第五届中国电推进技术学术研讨会会议摘要集[C];2009年
10 王靖;卢欣;池萍;刘昌胜;;壳聚糖/聚肽共混膜的制备表征及性能研究[A];2005年上海市医用生物材料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5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聂柳慧 韩永生;用壳聚糖膜作保鲜包装材料的研究[N];中国包装报;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黎小平;壳聚糖对乙酸诱导的直肠损伤和痔瘘切除术后创面的影响[D];南方医科大学;2015年
2 张聪璐;离子液体中壳聚糖改性及改性材料的吸附性能研究[D];东北大学;2014年
3 臧圣奇;生物降解复合材料联合颌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促进不同类型骨缺损修复的实验研究[D];第四军医大学;2015年
4 赵亮;壳聚糖及其衍生物作为药物载体促骨再生作用的研究[D];吉林大学;2016年
5 李蕾;静电纺丝壳聚糖纳米纤维膜的制备及对六价铬离子吸附的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过程工程研究所);2016年
6 马士卿;壳聚糖不对称引导骨组织再生膜的研究[D];天津医科大学;2016年
7 翟晓娜;壳聚糖纳米硒体系的制备及其物化特性和生物活性的研究[D];中国农业大学;2017年
8 姜琼;新型复合壳聚糖水凝胶伤口敷料的制备及性能评价[D];安徽大学;2017年
9 屈建;基于金属离子配位作用增强壳聚糖三维材料的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10 曹文灵;壳聚糖用于周围神经修复的基本科学问题研究[D];清华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石伟健;壳聚糖/明胶基复合材料构建与性质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5年
2 唐阳;季铵化壳聚糖基碘生物材料的制备及性能表征[D];上海工程技术大学;2015年
3 姚蓝;壳聚糖—泛影葡胺微球的制备与性能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5年
4 夏婷;新型壳聚糖载药系统的制备及性能的研究[D];北京协和医学院;2015年
5 巴格那;可注射性纳米壳聚糖骨形成蛋白-2复合体用于大鼠实验性牙周炎的效果研究[D];兰州大学;2015年
6 何莹;静电纺壳聚糖/聚己内酯纳米纤维膜对骨髓间充质细胞的体外实验研究[D];安徽医科大学;2015年
7 孙贺春;新型抗菌材料CS-g-PEI的合成及性能研究[D];安徽中医药大学;2015年
8 李晔;N-琥珀酰壳聚糖载siRNA抗肿瘤作用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15年
9 覃王;壳聚糖基纳米纤维多孔膜的制备及其对Cu~(2+)和Pb~(2+)吸附性能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5年
10 刚晓敏;载药的多尺度仿骨结构壳聚糖/磷灰石复合材料[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196688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swyx/19668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