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生物医学论文 >

基于纳米纤维素的三维组织工程支架多孔结构的调控与表征

发布时间:2018-06-09 03:55

  本文选题:复合材料 + 纳米纤维素 ; 参考:《材料研究学报》2014年10期


【摘要】:本文将纳米纤维素(CNFs)与聚乙烯醇(PVA)混合,采用冷冻干燥方法制备了纳米纤维素三维多孔组织工程支架。探讨CNFs悬浮液浓度、PVA的相对分子质量、CNFs与PVA的质量比以及冷冻温度对支架孔隙率、孔径分布以及机械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CNFs/高相对分子质量PVA支架具有梯度分布、内部连通的孔结构,PVA形成大孔的孔壁,直径100-200 nm的CNFs束则在孔壁上桥接为类似于细胞外基质(ECM)中胶原骨架的网状结构;CNFs浓度为0.5%、CNFs与PVA的质量比为1∶2、冷冻温度为-80℃时,支架内部微丝丰富且网络结构较好;支架力学强度主要由PVA提供,支架的压缩模量随PVA用量的增加而增大,压缩模量在kPa数量级,与软骨组织的弹性模量相当,可通过改变PVA的添加量调节支架材料的力学性能。
[Abstract]:In this paper, Nanosolids (CNFs) and polyvinyl alcohol (PVA) were mixed and the three-dimensional porous scaffolds of Nanosolids were prepared by freeze-drying. The concentration of CNFs suspension, the relative molecular mass of PVA, the mass ratio of CNFs to PVA and the effect of freezing temperature on the porosity, pore size distribution and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the scaffolds were investigated. The CNFs/ high relative molecular mass PVA stent has a gradient distribution, the inner connected pore structure, the PVA formation of the pore wall of the large hole, and the CNFs beam of 100-200 nm in diameter bridge the mesh structure of the collagen skeleton similar to the extracellular matrix (ECM) on the hole wall; the CNFs concentration is 0.5%, the mass ratio of CNFs to PVA is 1: 2, and the freezing temperature is -80 C. The microfilament is rich and the network structure is good; the mechanical strength of the scaffold is mainly provided by PVA. The compression modulus of the scaffold increases with the increase of the amount of PVA. The compression modulus is in the kPa order of magnitude, which is equivalent to the elastic modulus of the cartilage tissue. It can adjust the force properties of the scaffold material by changing the amount of PVA.
【作者单位】: 华南理工大学制浆造纸国家重点实验室;
【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2010CB732206资助项目~~
【分类号】:R318.08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5条

1 蔡志江;侯成伟;;细菌纤维素/壳聚糖复合多孔支架材料的制备与表征[J];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2012年06期

2 吴林波,丁建东;组织工程三维多孔支架的制备方法和技术进展[J];功能高分子学报;2003年01期

3 蔡志江;侯成伟;;细菌纤维素/明胶复合多孔支架材料的制备与表征[J];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2012年08期

4 张人佶;刘利;熊卓;颜永年;王小红;金乐;;高孔隙率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组织工程支架快速成形新工艺[J];机械工程学报;2010年05期

5 黄建文;徐月敏;;细菌纤维素在组织工程中的应用[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4年03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华国;王迎军;宁成云;郑华德;;冷冻干燥/粒子沥滤复合法制备聚己内酯组织工程支架[J];材料导报;2007年02期

2 王海宁;万怡灶;李建;张胜男;何芳;黄远;王玉林;;纳米纤维组织工程支架及其纳米效应研究进展[J];材料导报;2007年04期

3 卢婷利;张宏;王韵晴;惠倩倩;赵雯;;组织工程支架材料生物功能化的研究进展[J];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2011年02期

4 史金靓;阮建明;申雄军;;组织工程支架材料的制备及其孔隙性能[J];粉末冶金材料科学与工程;2006年06期

5 王振林,万涛,闫玉华;多孔脂肪族聚酯组织工程支架的制备方法及改进[J];高分子通报;2005年06期

6 牟元华,李玉宝,张翔,吕国玉,左奕,许凤兰;一种制备纳米羟基磷灰石/聚乙烯醇多孔支架材料的新方法[J];功能材料;2005年10期

7 朱文,段世锋,丁建东;组织工程用水凝胶材料[J];功能高分子学报;2004年04期

8 Bao-Hua Ji;Bo Huo;;Probing the mechanosensitivity in cell adhesion and migration: Experiments and modeling[J];Acta Mechanica Sinica;2013年04期

9 Jan Henkel;Maria A.Woodruff;Devakara R.Epari;Roland Steck;Vaida Glatt;Ian C.Dickinson;Peter F.M.Choong;Michael A.Schuetz;Dietmar W.Hutmacher;;Bone Regeneration Based on Tissue Engineering Conceptions  A 21st Century Perspective[J];Bone Research;2013年03期

10 陈彰旭;辛梅华;李明春;;组氨酸改性壳聚糖多孔支架的制备与表征[J];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2013年09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尹桂波;张幼珠;贾永堂;;电子纺丝制备的纳米纤维在医学领域的应用[A];第三届功能性纺织品及纳米技术应用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尤飞;面向骨组织工程的仿生支架建模研究[D];上海大学;2011年

2 纪良波;熔融沉积成型有限元模拟与工艺优化研究[D];南昌大学;2011年

3 胡燕;层层自组装技术在聚乳酸及钛材表面工程的应用[D];重庆大学;2011年

4 蔡志江;聚羟基丁酸酯的改性及其作为组织工程支架材料的研究[D];天津大学;2003年

5 陈作炳;人工关节CAD/CAM相关理论及其关键技术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4年

6 朱文;可注射的生物降解水凝胶[D];复旦大学;2005年

7 许凤兰;纳米羟基磷灰石/水凝胶人工角膜研究[D];四川大学;2005年

8 韩克军;雪旺细胞复合脱细胞细胞外基质预构建修复长段神经缺损的实验研究[D];中国医科大学;2005年

9 晏晓青;应用人脂肪前体细胞构建工程化脂肪组织的实验研究[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2006年

10 张云松;人脂肪来源干细胞构建组织工程化脂肪组织的体内外实验研究[D];第一军医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潘明利;重组胶原蛋白调控钛表面仿生矿化的研究[D];浙江理工大学;2010年

2 张帆;天然高分子基三维多孔支架的制备、表征及其电化学矿化[D];东华大学;2011年

3 吴景景;牙周组织工程用玉米醇溶蛋白多孔支架的制备及性能研究[D];河北医科大学;2011年

4 王天晔;山茱萸提取物对A375细胞与Hacat细胞共培养体系黑素合成及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D];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11年

5 黄晶;生物材料表面生物功能化及可控微结构陶瓷支架的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1年

6 徐方强;氧化石墨泡沫材料的制备及其对气体的吸附性能研究[D];天津大学;2010年

7 侯小妹;纳米技术在抗凝血生物材料领域的应用[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8 闫雪萍;壳聚糖/磷酸三钙复合组织工程支架材料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D];兰州大学;2011年

9 薛辉;多孔性羟基磷灰石微球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D];浙江理工大学;2011年

10 姚超;应用细胞片层技术构建组织工程骨修复犬下颌骨缺损的实验研究[D];青岛大学;2012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宗良;王宗良;贾原媛;石毅;从登立;陈彦彦;贾士儒;周余来;;纳米细菌纤维素膜的表征与生物相容性研究[J];高等学校化学学报;2009年08期

2 蔡志江;侯成伟;;细菌纤维素/明胶复合多孔支架材料的制备与表征[J];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2012年08期

3 陈艳梅;奚廷斐;郑琪;郑裕东;万怡灶;高川;;细菌纤维素的体内降解及其组织相容性[J];科技导报;2009年21期

4 熊卓,颜永年,张超,胡蕴玉,徐建强,郑卫国;PLLA/TCP复合骨组织载体框架的低温挤出成形[J];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年05期

5 向虎,费小琛,卢清萍,颜永年,熊卓,林峰,尹曦;骨组织工程材料PLGA/TCP的温度黏度性能[J];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年08期

6 朱昌来;李峰;尤庆生;陆松华;王庆庆;林琳;张天一;;纳米细菌纤维素的制备及其超微结构镜观察[J];生物医学工程研究;2008年04期

7 郑敬彤;石毅;贾原媛;王宗良;陈彦彦;周余来;王苹;;大鼠脂肪干细胞与细菌纤维素膜的复合培养[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2009年01期

8 马霞;张华;陈世文;;生物新材料细菌纤维素与深Ⅱ度烧伤大鼠皮肤的创面愈合(英文)[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2009年34期

9 郑琪;奚廷斐;陈艳梅;王召旭;万怡灶;高川;;纳米羟基磷灰石/细菌纤维素复合材料及其降解物的细胞相容性评价[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2010年03期

10 马霞;张华;陈世文;;细菌纤维素膜作为创伤性敷料的可行性(英文)[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2010年12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贺健康;李涤尘;刘亚雄;刘利华;卢秉恒;;肝组织工程支架的微制造工艺[J];西安交通大学学报;2006年11期

2 廖锋;程祥荣;;新型自组装肽组织工程支架的研究进展[J];国际口腔医学杂志;2008年05期

3 邱建辉;彭东亮;史廷春;索海瑞;姜睿智;;组织工程支架[J];新医学;2009年02期

4 金乐;熊卓;刘利;颜永年;张人佶;;基于活塞挤出的组织工程支架低温沉积制造工艺[J];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05期

5 魏建军;潘博;蒋海越;;聚氨酯组织工程支架的研究进展[J];组织工程与重建外科杂志;2010年04期

6 唐爱民;宋建康;王菊芳;;纤维素组织工程支架的研究进展[J];纤维素科学与技术;2011年01期

7 王海江;陈启富;;组织工程支架材料研究进展[J];中国现代医生;2012年01期

8 杨丁柱;陈爱政;王士斌;;超临界二氧化碳相转化技术制备组织工程支架研究进展[J];化工进展;2014年03期

9 焦国豪;;组织工程支架材料研究进展[J];化工中间体;2007年04期

10 索海瑞;岳秀艳;史廷春;姜睿智;邱建辉;蔡建辉;王秋君;李艳蕾;;组织工程支架的低温沉积制造工艺参数研究[J];机电工程;2009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赵静一;李侃;吴厚正;张晓华;;组织工程支架内流场的数值模拟[A];第四届全国流体传动与控制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6年

2 刘厚利;王连才;冯增国;;旋转成型/粒子浸出法制备管状组织工程支架[A];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第六次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会议论文摘要汇编[C];2004年

3 宋建康;唐爱民;;纤维素纳米纤维及其组织工程支架的制备[A];中国化学会第28届学术年会第4分会场摘要集[C];2012年

4 陈楚;谭庆刚;任杰;;“盐熔法”制备组织工程支架的研究[A];2007年上海市医用生物材料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7年

5 谭周;刘炼;杨t,

本文编号:199878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swyx/199878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c8f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