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nsewear Armband运动传感器:体力活动能量评估中的应用
[Abstract]:Background: SWA (Sense Wear Pro Armband) is a kind of physical activity energy consumption monitoring equipment combined with a variety of motion sensors. In recent years, it has been widely used in the study of physical activity energy consumption. Objective: to summarize the application of SWA in different aspects, such as accuracy, software version, wear time, different crowd and different physical activity level, and hope to provide some practical reference for the future use of SWA. Methods: to search the papers published in CNKI full text database and PubM ed abstract database before January 2015. The screening criteria were as follows: (1) searching for "physical activity, Armband, energy consumption" in CNKI full-text database, and (2) searching, Web of Science database of Pubmed abstract database with the key word "Physical activity,Sense Wear Pro Armband,Energy Expenditure,Review". Publications in core journals or SCI databases are preferred. Results & conclusion: the standard calibration studies of double standard water and indirect calorimetry show that SWA has high accuracy and can effectively evaluate the energy consumption of daily physical activities. However, there are some differences in special circumstances, such as different population, exercise intensity and so on. At the same time, the use of software versions when determining the appropriate wear time and statistics is one of the factors that affect the accuracy of the final results. SWA can accurately predict physical activity energy consumption, but for different populations. It is necessary to further improve the formula of SWA in motion intensity.
【作者单位】: 上海体育学院;
【基金】:上海体育学院研究生创新培育计划项目(yjscx2015044) 上海市科委重点支撑计划项目(12490503100)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3BTY044) 上海市人类运动能力开发与保障重点实验室(上海体育学院)资助项目(11DZ2261100)~~
【分类号】:R318.08;TP212.3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勘误[J];营养学报;2001年04期
2 高勇;朱为模;;医学新名词:体力活动缺乏综合症(Sedentary Death Syndrome)[J];体育科学;2003年01期
3 罗衔;体力活动与健康关系的研究进展[J];医药导报;2003年S1期
4 李洋,傅华;健康促进理论在体力活动促进中的应用[J];中国健康教育;2004年02期
5 赵文华,丛琳;体力活动划分:不同类型体力活动的代谢当量及体力活动的分级[J];卫生研究;2004年02期
6 嘉勉;饮食、体力活动和健康的全球战略[J];中华医学信息导报;2004年12期
7 屈宁宁,李可基;国际体力活动问卷中文版的信度和效度研究[J];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04年03期
8 李宏建;;休闲、职业和通勤体力活动与卒中的风险[J];国外医学(脑血管疾病分册);2005年09期
9 周彦琨;陈君石;;缺乏体力活动导致直接医疗费用增加[J];营养健康新观察;2005年03期
10 李榴柏;Joseph Green;李佳琦;李可基;;北京城区小学生体力活动水平的调查研究[J];营养健康新观察;2005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孙丽娜;张波;黄莉莉;许颖;周晓星;卓淑雨;苏宜香;;广州市40~65岁居民体力活动状况与血脂水平的关系[A];中国营养学会第十次全国营养学术会议暨第七届会员代表大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8年
2 孙丽娜;张波;黄莉莉;许颖;周晓星;卓淑雨;苏宜香;;广州市40~65岁居民体力活动状况与血脂水平的关系[A];中国营养学会第十次全国营养学术会议公共营养分会论文集[C];2008年
3 马冠生;栾德春;胡小琪;崔朝辉;刘爱玲;李艳平;杨晓光;;中国居民体力活动现状[A];营养健康新观察(第二十八期):饮食、身体活动与健康专题[C];2006年
4 吴]};明鑫;;在校与假期(在家)两种不同生活环境下大学生体力活动状况研究[A];2013年中国生理学会运动生理学专业委员会年会暨“运动与健康”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13年
5 黄晖明;许浩;李森;;江苏省居民体力活动状况调查研究[A];第二届全民健身科学大会论文摘要集[C];2010年
6 刘爱玲;马冠生;;小学生体力活动问卷可靠性和有效性的验证[A];中国营养学会第五届妇幼营养学术会议论文摘要汇编[C];2002年
7 黄雅君;王香生;;香港小学生体力活动水平的评价:问卷法的信度与效度研究[A];第八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一)[C];2007年
8 戴剑松;孙飙;王正伦;;大学生体力活动与心理健康关系的研究[A];第八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一)[C];2007年
9 余丹;曾果;李鸣;毛德倩;黄承钰;朴建华;郭宏霞;程改平;彭敏;;中国南方中青年体力活动能量消耗研究[A];达能营养中心青年科学工作者论坛优秀论文集2010年第6期[C];2010年
10 郑陆;崔玉鹏;叶鸣;陈晓红;周志雄;王智强;王超;王永升;李荀;;绝经后女性体力活动特征及其与骨量关系的研究[A];第九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2)[C];201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通讯员 蒋明 袁文魁;武汉大学专家建议:女大学生要多参加体力活动[N];科技日报;2007年
2 黄仁发 教授;体力活动效应[N];上海中医药报;2005年
3 记者张昊;体力活动不足成重要健康隐患[N];健康报;2009年
4 翟凤英教授:中国营养学会秘书长;食量与体力活动要平衡[N];科技日报;2002年
5 本报记者 王翰林;体力活动到底能不能延长人类寿命(三)[N];科技日报;2005年
6 新网;老年人运动处方[N];山西科技报;2002年
7 唐振兴 记者 徐京;老人体力活动有指导[N];中国老年报;2003年
8 李洋 傅华;静态生活方式——青壮年的潜在健康危险[N];文汇报;2002年
9 本报记者 王翰林;体力活动到底能不能延长人类寿命(一)[N];科技日报;2005年
10 本报记者 王翰林;体力活动到底能不能延长人类寿命(二)[N];科技日报;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孙菲;中英两国护士体力活动与体力活动健康促进的相关研究[D];第二军医大学;2012年
2 苏浩;40-49岁不同体力活动背景人群运动心血管风险评估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11年
3 李洋;上海社区居民体力活动评价研究[D];复旦大学;2004年
4 王艳;中年女性体力活动与端粒体的相关性及“万步行”干预效果的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13年
5 王超;中国儿童青少年日常体力活动推荐量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13年
6 向剑锋;大学生体力活动监测中运动传感器能耗预测方程的建立与应用[D];上海体育学院;2011年
7 朱琳;11-14岁青春期少年常见体力活动能耗测量的方法学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12年
8 蒋泓;孕期体力活动对妊娠结局和婴儿生长发育影响的研究[D];复旦大学;2009年
9 关尚一;美国儿童青少年适宜体力活动推荐量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10 邓士琳;体力活动与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关系及运动干预模式的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洪茯园;上海市部分中学生体力活动和静态生活现状调查及影响因素的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10年
2 朱秀娟;城市社区居民体力活动现状及干预效果评价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3 左弯弯;基于加速度传感器技术的小学生体力活动现状的研究[D];苏州大学;2012年
4 臧光辉;不同体力活动水平的中年人心脏超声心动图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3年
5 赵壮壮;体力活动测定仪器比较研究及应用价值分析[D];南京师范大学;2013年
6 张兆成;徐州市初中生肥胖、体力活动现状及其与心理健康关联性研究[D];安徽医科大学;2012年
7 付强;7-10岁小学生体力活动现状及相关影响因素研究[D];苏州大学;2012年
8 李松骏;用加速度传感器对中学生体力活动及相关因素的分析研究[D];南京体育学院;2013年
9 张闻洋;吉林省监测点居民体力活动情况与健康状况的相关性研究[D];吉林大学;2015年
10 梁瑞;西安市城市居民体力活动状况及其影响因素分析[D];西安体育学院;2012年
,本文编号:230406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swyx/23040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