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多巴胺的黏合水凝胶的制备及表征
[Abstract]:Using 1-(3-dimethylaminopropyl)-3-ethylcarbodiimide / N-hydroxysuccinimide (EDC/NHS) as catalyst, dopamine was linked to sodium alginate by amidation reaction. Sodium alginate (COA), containing catechol structure was synthesized by combining COA with collagen (COL), and COA-COL hydrogels with adhesive properties were prepared by UV-vis spectroscopy (UV-Vis). Fourier transform infrared spectroscopy (FTIR) and 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 (1H NMR) were used to characterize the structure of COA. The morphology, equilibrium swelling ratio, degradation rate, adhesion strength and cytotoxicity of COA-COL hydrogel were characterized by universal electronic tension machine and thiazole blue (MTT) method. The results show that dopamine has been introduced into the oxidized sodium alginate, and the substitution degrees are 12.5%, 18% and 22%, respectively. The COA-COL hydrogel formed a typical porous reticular structure of sponge body. The equilibrium swelling rate first decreased and then increased with the increase of dopamine substitution degree, and the degradation rate decreased in turn with the increase of substitution degree. The adhesive strength of COA-COL hydrogel was improved from (20.43 卤4.21) k Pa) to (29.91 卤6.10) k Pa,) when dopamine substitution degree was 22% and had good biocompatibility.
【作者单位】: 四川大学皮革化学与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四川大学生物医学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批准号:51473001)资助~~
【分类号】:TQ427.26;R318.08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永和;陈玉澄;张荣庭;董锡裕;刘长义;;L-卡别多巴的合成工艺改进[J];医药工业;1982年09期
2 肖中宜;尿中儿茶酚胺,多巴,多巴胺与5-羟吲哚醋酸[J];国外医学.临床生物化学与检验学分册;1990年02期
3 胡芳,李永键;6-溴-L-多巴的合成研究[J];核技术;1992年10期
4 ;震颤麻痹治疗剂—L-多巴的试制[J];武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1973年01期
5 王幼筠;;多巴胺精细合成工艺[J];山东轻工业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1990年03期
6 ;多巴胺与记忆力密切相关[J];中国食品学报;2013年08期
7 芮亚然;刘维国;李冬玲;张严;;多巴胺D2受体的同源模建研究[J];计算机与应用化学;2012年04期
8 向灿辉;;多巴胺在硫醇修饰电极上的电化学研究[J];广东化工;2011年03期
9 彭珍荣;万品珍;;L-酪氨酸合成L-多巴的研究[J];氨基酸杂志;1989年04期
10 邓培红;张军;黎拒难;;聚氨基乙酸修饰碳黑微电极同时测定多巴胺和抗坏血酸[J];理化检验(化学分册);2009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熙东;赵宝东;赵春玉;刘玉玲;李艳芹;;辅酶Q10对多巴胺损伤PC12细胞的影响[A];解剖学杂志——中国解剖学会2002年年会文摘汇编[C];2002年
2 叶谦;周峰;;仿生多巴胺衍生物用于表面修饰的研究进展[A];甘肃省化学会第二十七届年会暨第九届甘肃省中学化学教学经验交流会论文摘要集[C];2011年
3 李洪岩;宋文霞;郑向雨;刘菲;饶艳伟;;肾脏局部多巴胺对NHE3、ENaC的调控作用[A];中国病理生理学会第九届全国代表大会及学术会议论文摘要[C];2010年
4 华亮;成佳;朱琼;吴霞琴;;多巴胺和抗坏血酸的同时检测[A];上海市化学化工学会2010年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5 刘芳;苏松坤;;昆虫多巴胺的研究进展[A];植物保护与农产品质量安全论文集[C];2008年
6 余昌敏;罗明;曾钫;郑方远;吴水珠;;基于环糊精的选择性检测多巴胺的多孔硅粒子的制备[A];2011年全国高分子学术论文报告会论文摘要集[C];2011年
7 段语晖;王超展;卫引茂;;合成功能化固相萃取吸附剂有效分离富集多巴胺[A];全国生物医药色谱及相关技术学术交流会(2012)会议手册[C];2012年
8 吴春林;王贺云;黎川;魏忠;;聚氯乙烯电纺膜表面多巴胺修饰及去除废水中重金属离子的研究[A];中国化学会第29届学术年会摘要集——第31分会:静电纺丝技术与纳米纤维[C];2014年
9 宋丽军;;2例多巴胺外渗患者的护理体会[A];中华护理学会全国静脉治疗护理学术交流暨专题讲座会议论文汇编[C];2010年
10 许春萱;王丹利;;基于铁氰化铈纳米膜修饰玻碳电极测定多巴胺[A];河南省化学会2012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12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何敏;多巴胺与永恒的爱[N];卫生与生活报;2007年
2 覃永年;多巴基地全面走出困境[N];中国体育报;2003年
3 孙国根;多巴胺D2受体对觉醒行为起重要调控作用[N];中国医药报;2010年
4 孟军;多巴基地:打造世界一流训练基地[N];青海日报;2006年
5 记者 孟军;多巴国家高原体育训练基地发挥大作用[N];青海日报;2008年
6 本报记者 侯志红;马家军待解之谜[N];中国消费者报;2000年
7 记者 孟军;多巴体育基地成为“国家级”[N];青海日报;2003年
8 本报记者 薛原;中国田径蓄势多巴[N];人民日报;2000年
9 实习生 连微静邋记者 许琦敏;多巴胺控制果蝇“恋爱倾向”[N];文汇报;2008年
10 赵雪银;低浓度多巴胺也可升压[N];健康报;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素菲;多巴胺D_1类受体对对氧磷酶2的调节在肾脏细胞氧化应激中的作用[D];第三军医大学;2015年
2 张阳;多巴胺/D2受体轴在脑出血后早期脑损伤中的保护作用及机制研究[D];第三军医大学;2015年
3 王伟文;多巴胺-DARPP32信号在前脑神经元兴奋性毒性及癫痫发作中的作用[D];第四军医大学;2005年
4 田明秀;外源性多巴胺对SH-SY5Y分化细胞毒性作用机制的差异蛋白质组学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5 栗超跃;多巴胺神经毒性与帕金森病关系的实验研究[D];苏州大学;2004年
6 汪世溶;刺激模式对大鼠在体(in vivo)多巴胺分泌的调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2007年
7 李洪涛;多巴胺类似物抑制α-synuclein蛋白积聚的分子机理[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2005年
8 杨茜;多巴结构用于材料表面的仿生修饰及其生物学基础研究[D];吉林大学;2014年
9 蒋金泓;基于多巴胺自聚—组装行为的聚合物分离膜表面修饰与性能研究[D];浙江大学;2014年
10 洪仕君;甲基苯丙胺依赖鼠相关脑区多巴胺转运体、D1和D2受体、五羟色胺转运体表达及依赖机制研究[D];昆明医学院;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玉冰;基于表面等离子体共振的多巴胺反应体系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5年
2 李龙;载铜聚多巴胺薄膜的生物相容性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5年
3 王健达;多巴胺D_2样受体激动对多巴胺能细胞自噬的调控及其机制研究[D];苏州大学;2015年
4 金万芹;超声增强不锈钢表面多巴胺的涂覆及辐射接枝HEMA的二次改性研究[D];上海大学;2015年
5 李珍妮;聚多巴胺辅助有机—无机复合材料的制备与应用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5年
6 杜煜;基于多巴胺自聚合构建的载药体系研究[D];河南大学;2015年
7 李佳峰;采用聚合多巴胺对有机膜亲水接枝改性及生物污染特性的研究[D];东华大学;2016年
8 仲晓燕;基于聚多巴胺纳米颗粒的肿瘤放化疗协同治疗研究[D];苏州大学;2016年
9 郑述祥;仿生粘附纳米TiO_2合成及其固载脂肪酶界面特性研究[D];安徽工程大学;2016年
10 赵超;金属有机骨架化合物MIL-88(Fe)在多巴胺检测中的应用研究[D];西南大学;2016年
,本文编号:246637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swyx/24663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