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氧化三铁磁性纳米粒子安全性评价的研究进展
[Abstract]:Iron oxide (Fe2O3) nanoparticles are important transition metal oxide ultrafine particles with good magnetic properties. The diameters of iron oxide nanoparticles are generally less than 100 nm, including magnetic iron trioxide (Fe3O4) nanoparticles and 纬-Fe2O3 nanoparticles [1]. When the particle size is less than 50 nm, it has superparamagnetism. Because of its small size and special structure, magnetic Fe3O4 nanoparticles have many physical and chemical properties, quantum effects, excellent magnetism, high specific surface activity and biocompatibility, and can be used to fabricate many kinds of functional materials. Fe 3O 4 nanoparticles have been widely used in many fields. Because of their ultrafine particle size, good biocompatibility and superparamagnetism, Fe 3O 4 nanoparticles are increasingly used in the field of biomedicine.
【作者单位】: 德州学院医药与护理学院;
【基金】: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编号:ZR2012HQ027) 德州学院科研计划项目(编号:12RC10,12RC11)
【分类号】:R318.08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汤莹;范晓燕;羊富光;林方兴;金婵;杨勇骥;;四氧化三铁磁性纳米颗粒对人角质形成细胞超微结构的影响[J];第二军医大学学报;2012年07期
2 蒋媛媛;王春华;隋春生;李景舜;赵淑华;;纳米四氧化三铁颗粒对小鼠骨髓细胞DNA损伤作用[J];环境卫生学杂志;2012年06期
3 马力;袭著革;张英鸽;张华山;闫峻;张伟;林本成;刘焕亮;;三种典型纳米材料非暴露式气管滴注染毒对大鼠肺的毒性效应[J];环境与健康杂志;2008年10期
4 李雪;陶易;李景舜;赵淑华;;纳米四氧化三铁对小鼠外周血象的影响[J];环境与健康杂志;2011年01期
5 郝玉兰;李清钊;郑国颖;徐厚君;闫立成;张艳淑;曹燕花;;纳米四氧化三铁染毒小鼠肝、肾、脑组织的病理形态学观察[J];环境与健康杂志;2011年09期
6 ;The internalization pathway,metabolic fate and biological effect of superparamagnetic iron oxide nanoparticles in the macrophage-like RAW264.7 cell[J];Science China(Life Sciences);2011年09期
7 周征;赵曼;陈杰;刘选明;;Fe_3O_4纳米颗粒细胞毒性的研究[J];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年05期
8 徐莺莺;林晓影;陈春英;;影响纳米材料毒性的关键因素[J];科学通报;2013年24期
9 马力;林治卿;张华山;闫竣;张伟;林本成;刘焕亮;张英鸽;袭著革;;非暴露式气管滴注3种典型纳米材料对大鼠肝、肾的毒性效应[J];生态毒理学报;2008年06期
10 范我,杨凯,钱建华,朱然,朱本兴;~(59)Fe示踪法测定纳米级磁性氧化铁在小鼠体内的分布[J];同位素;2001年01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赵淑华;四氧化三铁纳米颗粒心肌毒性的体内实验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宁;金星龙;李晓;岳俊杰;魏东斌;;人工纳米材料对藻类的毒性效应研究进展[J];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10期
2 黄新凤;陈宏彬;周丽;杨细飞;吴德生;匡侠锋;刘建军;;鼻腔滴注纳米二氧化硅对大鼠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J];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21期
3 张霖倩;吴秋芳;陈雪梅;粟波;;超顺磁性纳米氧化铁的制备、表面修饰及其在磁共振成像造影剂方面的应用[J];材料导报;2011年S1期
4 陆荔,马明,张宇,唐萌,顾宁;纳米材料生物安全性研究进展[J];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年05期
5 沈亚琪;胡道予;;USPIO在动脉粥样硬化易损斑块检出中的应用[J];放射学实践;2008年01期
6 刘安重;方天翎;夏同义;李宝龙;;医用微波加热还原铁粉顺铂甘油混悬液的热效应观察[J];广东医学;2012年05期
7 唐萌;王晓娜;李倩;顾宁;;纳米氧化铁、纳米TiO_2、碳纳米管的毒理学研究进展[J];国际生物医学工程杂志;2006年06期
8 陈国永;廖岩;马昱;陶茂萱;;纳米颗粒物生物安全性研究进展[J];国外医学(卫生学分册);2007年04期
9 王天成;贾光;沈惠麒;闫蕾;王翔;赵宇亮;;纳米纯铁粉对小鼠的毒性和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J];工业卫生与职业病;2005年06期
10 蒋媛媛;王春华;隋春生;李景舜;赵淑华;;纳米四氧化三铁颗粒对小鼠骨髓细胞DNA损伤作用[J];环境卫生学杂志;2012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4条
1 董华;张瑞华;李丽琴;;纳米材料四氧化三铁致动物组织损伤的研究进展[A];第九届中国实验动物科学年会(2010新疆)论文集[C];2010年
2 林本成;袭著革;张华山;杨丹凤;;三种纳米材料致大鼠肝肾损伤的初步研究[A];中国毒理学会环境与生态毒理学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会议论文集[C];2008年
3 梁峰;李超;赵金镯;蒋蓉芳;林俊;刘卫;金婵;宋伟民;张桂林;李燕;;~(59)Fe标记的纳米颗粒物从大鼠肺部的渗透过程[A];第九届全国气溶胶会议暨第三届海峡两岸气溶胶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4 谢丽;郑明;常维维;姚娟;宋丽娜;庞行云;吉民;;Aurora激酶抑制剂载药磁性纳米投递系统的建立及细胞毒性研究[A];2012年中国药学大会暨第十二届中国药师周论文集[C];201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罗华星;腹腔巨噬细胞功能变化在胃癌腹腔种植转移中的作用及机制研究[D];第三军医大学;2011年
2 周东波;pll-DCIONP介导野生型p53基因转染对耐顺铂肺腺癌靶向治疗和耐药影响的研究[D];中南大学;2007年
3 王龙;几种纳米材料的制备及其安全性评价[D];四川大学;2007年
4 曾涑源;α-Fe_2O_3纳米结构的液相合成及性能表征[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8年
5 曲秋莲;4种纳米颗粒对人胃癌BGC-823细胞的生物学效应[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2009年
6 李晓波;金属氧化物纳米颗粒的神经毒性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8年
7 李琳;新型磁性分子印迹纳米复合体系用于生物大分子识别的研究[D];南开大学;2009年
8 赵淑华;四氧化三铁纳米颗粒心肌毒性的体内实验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9 卢艳敏;磁性纳米颗粒转运体系的构建及其在基因转运中的应用[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2年
10 李翠霞;FePt磁性材料的制备及表面修饰研究[D];天津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段艳梅;纳米氧化钛对小鼠肝和脾损伤的分子及免疫机制[D];苏州大学;2011年
2 黄洁华;单壁碳纳米管的~(125)Ⅰ标记及其在大鼠体内的生物分布[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2011年
3 刘丽华;SM_(22α)蛋白在调控单壁碳纳米管诱导血管外膜成纤维细胞转化中的作用及其机理[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2011年
4 侯波;α-Fe_2O_3立方体的水热法制备[D];山东大学;2006年
5 刘建庭;纳米铁核素靶向内照射治疗肿瘤的剂量学研究[D];中南大学;2007年
6 赵丽芳;热爆法制备纳米氧化物及其稀土配合物晶体培养[D];陕西师范大学;2007年
7 李超;纳米氧化铁制备及其在生物体内分布研究[D];苏州大学;2007年
8 沈亚琪;兔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USPIO增强MR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7年
9 贾艳辉;磁性纳米药物靶向治疗肿瘤的体外实验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医进修学院;2010年
10 马铃兰;纳米氧化钛对小鼠的毒性效应及作用机制[D];苏州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梁戈玉;浦跃朴;尹立红;刘冉;叶兵;苏耀耀;李艳芬;;纳米二氧化钛经气管染毒对大鼠肝、肾的影响[J];癌变.畸变.突变;2009年02期
2 沈洪兴,王光毅,于宝军,陈玉林,夏照帆;严重烫伤大鼠心、肝、肾组织Na~+,K~+-ATP酶、Ca~(2+)-ATP酶活性的变化[J];第二军医大学学报;1998年03期
3 马明,朱毅,张宇,张东生,唐祖明,张海黔,顾宁;四氧化三铁纳米粒子与癌细胞相互作用的初步研究[J];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年02期
4 刘世霆;晏媛;陈志良;张玉忠;金星;;超顺磁性葡聚糖氧化铁纳米颗粒的研制及表征[J];南方医科大学学报;2006年03期
5 劳向明;张海燕;李锦清;陈易明;陈敏山;元云飞;张亚奇;郑云;;碳包铁纳米晶急性毒性实验及其对肝肾功能和血液系统的影响[J];南方医科大学学报;2007年10期
6 尧德中,熊茜桃;生物合成磁铁矿及其应用[J];大自然探索;1995年02期
7 杨勇骥;汤莹;于洋;雷长海;羊富光;;纳米材料侵入细胞的电镜研究[J];电子显微学报;2008年05期
8 唯实;纳米材料显示出毒性迹象[J];发明与创新;2003年10期
9 洪小平,彭图治;功能高分子磁性微球的制备及分析应用[J];分析化学;2003年07期
10 王新莹,纪鸣,李志果,陆晓杰,程炯佳,毕树平;金属离子与DNA相互作用的研究进展[J];分析科学学报;2005年05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晓庆;郑春丽;朱家壁;;包含四氧化三铁纳米粒的聚电解质微囊的制备[J];药学学报;2011年01期
2 张昊;高黎黎;武兆忠;;化学共沉淀法制备葡聚糖四氧化三铁纳米颗粒[J];新乡医学院学报;2011年02期
3 周孙英;林晨;芮兴;;反相微乳液法制备纳米四氧化三铁颗粒[J];福建医科大学学报;2009年02期
4 ;出版物上数字用法的一般原则[J];临床医学;2009年01期
5 章勇;王崇宇;;獭兔体内植入磁粒子对纳米四氧化三铁吸收的影响[J];山西医药杂志;2010年07期
6 徐海星;李冉;许沛虎;;四氧化三铁磁流体的制备及性能分析[J];燕山大学学报;2012年02期
7 ;出版物上数字用法的规定[J];贵阳医学院学报;2009年05期
8 高文伟;张力堀;越勇;上野雅晴;;研制磁性药物微球的必需材料——磁性微铁粒子的研究[J];中日友好医院学报;1991年01期
9 ;数字用法注意事项[J];立体定向和功能性神经外科杂志;1993年03期
10 ;[J];;年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柯佳含;王征科;李aU,
本文编号:246732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swyx/24673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