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粒径的介孔纳米硅材料皮下给予小鼠的急性毒性
[Abstract]:......
【作者单位】: 中山大学药学院药物安全评价中心;中山大学药学院药剂实验室;中山大学药学院实验动物中心;
【基金】:“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重点项目(2008BAI55B03)~~
【分类号】:R318.08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王莉娟;丁文军;;纳米毒理研究进展[J];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2007年0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吴永军;倪永红;;纳米硒用于小白菜补硒的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30期
2 何涛;;纳米材料的环境毒理学研究进展[J];环境科学与管理;2009年11期
3 蔡文君;田熙科;李岩;杨超;肖国强;付聪;王黎明;;纳米硫硒化镉对小鼠脑和肝DNA的损伤[J];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2008年01期
4 杨延云;朱超;;纳米材料毒性和安全性评价研究进展[J];广州化工;2013年11期
5 徐磊;燕贞;吴卫东;张功员;张巧;姚武;吴逸明;;纳米氧化锌对人呼吸道上皮细胞白细胞介素-8表达的影响[J];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2010年01期
6 关华政;;橡胶轮胎工业与环境[J];轮胎工业;2013年05期
7 肖国强;徐晓宇;蔡文君;付聪;吴曲;丁书茂;袁均林;袭著革;杨旭;;纳米二氧化钛对小鼠肝、肾细胞DNA的损伤[J];生态毒理学报;2008年06期
8 辛芳;关蕾;艾汉华;李岩;常青;杨旭;;纳米Zn/Al-水滑石对Hela细胞的氧化应激效应[J];生态毒理学报;2009年02期
9 吴永军;;纳米硒-壳聚糖复合物缓释作用研究[J];食品工业科技;2012年22期
10 席晨;王周华;梁金强;黄芝瑛;;不同粒径的介孔纳米硅材料对小鼠的急性毒性研究[J];中国药理学通报;2013年10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阎海娟;中枢神经系统感染和痴呆疾病脑脊液中蛋白组学变化研究[D];天津医科大学;2011年
2 高国栋;纳米二氧化钛暴露致小鼠生殖毒性及其基因表达的变化[D];苏州大学;2013年
3 谢萌;基于介孔二氧化硅的控释靶向给药系统的构建及对肝癌的药效学研究[D];浙江大学;2013年
4 阚卫秋;含氮多齿配体构筑的配位聚合物的合成、结构及性质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3年
5 朱飞鹏;基于介孔二氧化硅双模态多功能探针的制备及实验研究[D];南方医科大学;2013年
6 盖世丽;光磁功能化介孔SiO_2基材料的设计合成及其药物缓释性能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晓;发光细菌用于纳米材料毒性检测及生物效应的研究[D];天津理工大学;2011年
2 翁少凡;铁矿工人尘肺队列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9年
3 刘红云;纳米铜等纳米材料对斑马鱼胚胎发育的影响[D];安徽理工大学;2009年
4 郭淼淼;窄通道中纳米粒子的热泳运动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2012年
5 王晓莹;P450药酶代谢体系中纳米金的分离表征及其对2D6活性的影响[D];湖南师范大学;2012年
6 吕东来;血管栓塞治疗用温敏纳米凝胶的中试及质量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2年
7 吴静;水溶性CdTe量子点在药物分析及金属离子检测中的应用研究[D];郑州大学;2013年
8 孙艳芳;基于线性和星形聚甲基丙烯酸甘油酯的层层自组装及其对阿霉素的控制释放[D];天津理工大学;2013年
9 朱彦军;Yolk-shell纳米结构的制备与性能研究[D];浙江理工大学;2013年
10 谢代超;壳聚糖—阿托伐他汀偶联物表面改性钛材及其细胞相容性研究[D];重庆大学;2013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王;《中国科学院院刊》召开2004年度选题研讨会[J];中国科学院院刊;2004年01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杨留中,孙岚,张英鸽;生物隋性纳米粒子的体内分布、移行和排泄[J];生物技术通讯;2005年05期
2 ;纳米医学遭遇新挑战 粒子蛋白层可被人体降解[J];纳米科技;2009年05期
3 杨菁;宋存先;王彭延;李拥军;管珩;;载反义MCP-1纳米粒子的制备及应用[J];医学研究杂志;2002年04期
4 董晶莹,刘宁;纳米微粒在生物医学领域的应用研究[J];国外医学.生物医学工程分册;2005年04期
5 陈钟;戴新征;;壳聚糖及其纳米粒子在组织工程中的应用[J];国际生物医学工程杂志;2006年01期
6 张海玲;朱敦皖;董霞;刘兰霞;冷希岗;;壳聚糖载基因纳米粒子荧光标记的优化研究[J];生物医学工程与临床;2008年01期
7 ;关于生物材料研究有价值的近期新闻回顾[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2010年16期
8 杨菁,宋存先,王彭延;载药纳米微球的制备和评价[J];生物医学工程与临床;1998年01期
9 孙岚;杨留中;张英鸽;;机体对纳米粒子的排泄作用及其可能途径[J];中国药学杂志;2006年05期
10 贾秀鹏;张东生;郑杰;顾宁;朱伟长;樊祥山;金立强;万美玲;李群慧;;用于肿瘤热疗的锰锌铁氧体纳米粒子的制备及表征[J];生物医学工程学杂志;2006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杨菁;武莉;唐丽娜;朱振峰;孙洪范;宋存先;王彭延;曾勇;朱文玲;;提高载基因纳米粒子包埋率的实验研究[A];第九届全国生物材料学术会议(CBMS-9)论文集[C];2002年
2 杨菁;宋存先;郎晓讴;;p27kip1基因纳米粒子在动物模型上的应用[A];天津市生物医学工程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6年
3 杨菁;宋存先;孙洪范;武莉;冷希岗;王彭延;;VEGF纳米粒子制备及动物模型基因治疗实验研究[A];天津市生物医学工程学会2004年年会论文集[C];2005年
4 杨菁;宋存先;王彭延;李拥军;管珩;;载反义MCP-1纳米粒子的制备及应用[A];21世纪医学工程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1年
5 艾凡荣;姚爱华;黄文e,
本文编号:247271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swyx/24727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