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生物医学论文 >

毛囊干细胞的多分化潜能及其向汗腺细胞分化的实验研究

发布时间:2019-07-23 17:00
【摘要】:干细胞(stem cells)维持着生命体组织器官的发生发展以及损伤的修复与再生,随着近年来再生医学的迅猛发展,干细胞治疗在临床中的应用日益广泛,疗效显著,已成为很多难治性疾病的终极治疗手段,干细胞的研究已经成为全国乃至全世界的研究热点。在下文中我们将以毛囊干细胞这一成体干细胞为研究主体,对其生物学特性及其在再生医学中的应用进行研究实验,以期证明毛囊干细胞为再生医学干细胞治疗的理想干细胞源。 实验目的: 1.体外分离培养并扩增毛囊干细胞(hair follicle stem cells,HFSCs),建立一种快速高效的细胞培养体系,为后续试验奠定基础; 2.通过体外诱导实验,将HFSCs定向诱导为皮脂腺细胞及表皮角质形成细胞,验证HFSCs的多分化潜能; 3.证实HFSCs经过特殊共培养体系诱导后,可以分化为汗腺样细胞(sweat gland cells,SGCs),并可参与汗腺(sweat gland,SG)的修复与再生; 4.以HFSCs为种子细胞构建结构和功能更趋于完整的组织工程全层皮肤。 实验方法: 1.分别用“酶消化-毛囊剥离-直接种植法”及“酶消化-毛囊剥离-酶消化”两种方法体外分离HFSCs,并将毛囊组织或细胞植入铺有IV型胶原,以丝裂霉素C处理过的成纤维细胞为饲养层的transwell双层细胞培养板中,观察对比两组中细胞的形态、生长特性、及体外扩增能力的异同,并通过CD200、CD29、CK15等HFSCs特异性标记物的免疫细胞化学染色、免疫细胞荧光染色及流式细胞技术,分析、鉴定分离培养的HFSCs; 2.分别建立两种不同的体外细胞诱导体系,将HFSCs分别诱导分化为皮脂腺细胞、表皮细胞,并通过皮脂腺细胞及表皮细胞特异性标记物的免疫细胞化学、免疫细胞荧光染色及脂质的油红O染色,对诱导后细胞进行表型分析与鉴定; 3.体外分离培养人手掌或脚掌来源的SGCs及真皮间充质干细胞(dermal mesenchymal stem cells,d-MSCs),利用transwell细胞培养板建立了一种特殊的HFSCs共培养体系,主要由热休克的SGCs及一种仿真皮结构的间质组织构成,我们又称之为间质饲养层(mesenchymal feeder layer, M-FL)主要包括d-MSCs、 Matrigel基质胶以及一定比例的优质胎牛血清(FBS),同时设立两个对照组,对照组1中不包含热休克SGCs,对照组2中不包含M-FL;细胞经过诱导后,应用免疫细胞化学,免疫细胞荧光染色及流式细胞技术对诱导后细胞进行SGCs表型鉴定,对比实验组、对照组1、对照组2中细胞的表型变化情况,同时,通过台盼蓝拒染实验观察各组细胞的生长活性,Edu(5'-ethynyl-2'-deoxyuridine)标记技术对比分析各组中细胞的增殖能力; 4.体外建立裸鼠脚掌烫伤模型,将HFSCs诱导来源的汗腺样细胞(induced-sweat gland cells, i-SGCs)移植到裸鼠脚掌的烫伤部观察,并以等量Nacl注射作为对照组,4周后,愈合创面全层皮肤取材,汗腺特异性标记物癌胚抗原(carcino-embryonic antigen,CEA)、细胞角蛋白14(cytokeratin14, CK14)的免疫组化及免疫荧光染色分析判断,观察接受细胞移植的创面皮肤中是否有新生的汗腺结构存在; 5.蛋白印迹法(western bolt)、反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everse transcription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RT-PCR)及实时荧光定量PCR (real-time fluorescent quantitative PCR)检测分析HFSCs诱导前、后的外胚层发育不良(ectodermal dysplasia,EDA)基因及其受体(ectodermal dysplasia receptor,EDAR)的基因及蛋白表达的变化,以进一步探索HFSCs分化为SGCs的分子机制; 6.分别以HFSCs (A组),表皮干细胞(epidermal stem cells,ESCs)(B组)为种子细胞体外建立组织工程学全层皮肤,通过伊红-苏木素(hematoxylin-eosin staining, HE)染色分析两组标本形态结构的异同,观察A组标本中是否有毛囊样结构形成;两组标本分别进行integrin β1(CD29)、细胞角蛋白19(cytokeratin19, CK19)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阳性细胞分布多少及分布区域。 实验结果: 1.“酶消化-毛囊剥离-直接种植法”及“酶消化-毛囊剥离-酶消化”两种细胞分离方法对比结果显示:应用前一种方法培养的第一代细胞生长至80-90%融合的时间为13~14天,而后一种方法为8~9天,但是传代后,从第二代细胞开始,两组细胞的生长速度及增殖能力无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2.经过特异性微环境的诱导,HFSCs分别被诱导分化为上皮膜抗原(EMA)及油红染色阳性的皮脂腺细胞,以及细胞角蛋白10(cytokeratin10, CK10)阳性的角质形成细胞; 3.在HFSCs汗腺化诱导实验中,实验组中,有一部分HFSCs最终被定向诱导分化成为具有汗腺表型的细胞,对比之下,对照组1中没有细胞分化为SGCs.对照组2中只有极少部分细胞发生了向SGCs的转化;我们利用细胞的特异性标记物,通过免疫荧光染色及流式细胞技术鉴定诱导后细胞,发现在这些细胞中HFSCs特异性标记物CD200、CD29及CK15的表达变弱了,而汗腺细胞特异性标记物CEA和CK14的表达却增强了,这说明HFSCs在设计的共培养微环境中可以实现向SGCs的分化; 4. western blot结果显示分化而来的SGCs高表达EDA和EDAR,RT-PCR及实时荧光定量PCR分析显示EDA基因及EDAR基因在诱导后SGCs中呈高表达状态;而CD29、CD200等HFSCs特异性抗原基因在汗腺化诱导后表达降低; 5.在随后的细胞移植实验中,接受了细胞注射的裸鼠烫伤脚掌的愈合创面,我们发现了类似SG的新生结构,进而行SGCs特异性标记物的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及免疫荧光染色,结果显示这些类似汗腺的结构对CEA、CK14呈阳性表达,而在Nacl注射组的创面标本中,没有发现这种类汗腺结构的存在。 6.在以HFSCs为种子细胞的A组及以ESCs为种子细胞的B组标本中,HE染色结果显示,两组标本均由表皮和真皮组成,二者之间以基底层相连接,基底层细胞排列较为整齐,细胞偏大,有CK19+和CD29+细胞散在分布;两组间标本对比显示:A组标本中,表皮层相对于B组较厚,分层较多,而且部分标本在基底层下方有毛囊样结构形成,表皮与真皮结合较紧密;B组标本对比A组来说,表皮层较薄,分层较少,表皮真皮易分离,基底层附近CK19+和CD29+阳性细胞较A组标本少,基底层下浅真皮层中无毛囊样结构形成 实验结论: 1. HFSCs可以在体外适宜的微环境中被分离、培养、扩增;其中“酶消 化-毛囊剥离-酶消化”法较“酶消化-毛囊剥离-直接种植”法缩短了原代细胞的培养时间,在实验中更具优势; 2. HFSCs具有多分化潜能,可以在体外被诱导分化为皮脂腺细胞及表皮角质形成细胞; 3. HFSCs可以在适宜的微环境中,被诱导分化为SGCs; HFSCs作为一种成体干细胞,有用于治疗汗腺缺失的潜能;我们建立的共培养诱导体系可以有效的将HFSCs定向诱导分化为SGCs,其分子机制与EDA/EDAR基因的激活有关;诱导分化而来的汗腺细胞是有功能的,可以参与皮肤创面中汗腺的再生; 4.以HFSCs为种子细胞有望构建出富含皮肤附属器的,形态、结构、功能更趋于完善的组织工程全层皮肤。
【学位授予单位】:南开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R318.08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本刊编辑部;;《细胞培养及细胞生物学相关新技术学习班》在京成功举办[J];基础医学与临床;2006年12期

2 ;CRTER杂志“干细胞培养与移植”的组稿内容[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2010年27期

3 ;浙江大学医学院欧阳宏伟教授课题组实现用胚胎干细胞培养修复肌腱[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2009年19期

4 ;浙江大学医学院课题组实现用胚胎干细胞培养修复肌腱[J];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2009年03期

5 王美华;胡锴勋;邱泽武;;改良小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培养方法及长效荧光标记的可行性[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2009年45期

6 ;近期关于组织工程研究有价值的学科新闻回顾[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2010年20期

7 周丹;应用粘膜上皮干细胞培养进行眼表重建[J];国外医学.眼科学分册;2004年02期

8 房們;李振华;杨昆;张静;刘文静;綦晓霞;杨淑华;孙晋浩;;神经上皮干细胞粘附壳聚糖纤维生长分化的实验研究[J];山东大学学报(医学版);2010年01期

9 吕刚;姚鑫;;小分子干扰RNA介导RhoA沉默优化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培养[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2010年45期

10 刘耀升;刘蜀彬;;软骨组织工程研究中的干细胞[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2009年07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王福科;刘流;赵德萍;代晓明;李逸松;何晓光;;脂肪干细胞培养中一种特异细胞的鉴定分析[A];第七届中国医师协会美容与整形医师大会论文集[C];2010年

2 李强;郭学平;;透明质酸应用于干细胞培养的研究进展[A];2011中国(威海)干细胞与组织工程治疗前沿论坛论文集[C];2011年

3 王福科;刘流;赵德萍;代晓明;李逸松;李宗芳;;大鼠脂肪干细胞培养中一种特异细胞的表型和成骨诱导分析[A];第八次全国口腔颌面—头颈肿瘤会议论文汇编[C];2009年

4 马会云;陈学荣;殷致宇;汪晨;肖益民;马春燕;;中西医结合治疗毛囊闭锁三联征一例[A];2011全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1年

5 杨鹏高;方勇;;毛囊干细胞的研究及应用进展[A];中华医学会烧伤外科学分会2009年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9年

6 吕晓红;崔俐;林卫红;马涤辉;张淑琴;常明;;在胎鼠神经干细胞培养中谷氨酸损伤作用及尼莫地平保护作用的研究[A];第十一届全国神经病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8年

7 李伟;周炯;陈佳琦;李春明;蔡绥R,

本文编号:251827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swyx/251827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88b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