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响应性生物可降解聚合物胶束纳米载体用于肿瘤高效治疗
【学位授予单位】:苏州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R318.08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酒谷薰,王世杰,左焕琮;光诊断法的临床应用[J];基础医学与临床;1997年03期
2 谢则平,王晓芳,张先林,刘曼西,王惠芳,布林顿·钱斯;近红外光无创伤诊断乳腺癌的临床研究[J];癌症;2000年02期
3 李良成;张永顺;李忠红;;近红外脑血氧监测设备在临床中的应用[J];红外;2007年02期
4 梁玉荣;;近红外光检查在乳腺癌诊断中的应用[J];甘肃医药;2008年05期
5 张松卿,谢晓红,张瑞麟;近红外光乳腺扫描筛选乳腺癌[J];浙江医学;1995年02期
6 高晋健;近红外光谱仪在新生儿脑监测的临床应用[J];国外医学.儿科学分册;1996年01期
7 陈飒英!100029,赵时敏;应用近红外光谱仪监测新生儿脑损伤的研究进展[J];中华儿科杂志;2000年01期
8 ;光学医学应用[J];中国光学与应用光学文摘;2001年03期
9 周帼雄;美、英、欧三部药典近红外光谱分析方法概述[J];中国药品标准;2003年02期
10 赵金城,徐圣普,边自朋,崔云丽,周炜;脑血氧检测装置的原理与设计[J];生物医学工程研究;2005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肖玲;孙晓辉;陈华兵;朱艳红;徐辉碧;杨祥良;;聚合物胶束细胞摄取的膜融合机制研究[A];第十一次中国生物物理学术大会暨第九届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摘要集[C];2009年
2 范孝寅;;新型药物载体聚合物胶束在我国研究的现状[A];2010年中国药学大会暨第十届中国药师周论文集[C];2010年
3 何月英;林伟锋;张娟;陈圣福;;温度响应型抗蛋白质非特异性吸附聚磺酸甜菜碱类聚合物的合成及表征[A];2011年全国高分子学术论文报告会论文摘要集[C];2011年
4 杜姣姣;郭鑫;廖立琼;刘立建;;基于脂肪族聚碳酸酯和β-环糊精衍生物的超分子聚合物胶束体系研究[A];2011年全国高分子学术论文报告会论文摘要集[C];2011年
5 杨婷媛;张强;;以整合素为靶向的新型聚合物胶束联合给药系统的研究[A];2010年中国药学大会暨第十届中国药师周论文集[C];2010年
6 乔增莹;黄潇楠;杜福胜;李子臣;;用于药物载体的温度/酸双响应的聚合物胶束及囊泡[A];2011年全国高分子学术论文报告会论文摘要集[C];2011年
7 孙进;刘艳华;何仲贵;;基于叶酸和CD44受体双靶向的双亲性透明质酸自组装聚合物胶束新型给药系统的构建及评价[A];2010年中国药学大会暨第十届中国药师周论文集[C];2010年
8 范孝寅;;新型药物载体聚合物胶束在我国研究的现状[A];2009年中国药学大会暨第九届中国药师周论文集[C];2009年
9 陈道勇;江明;;聚合物粒子的结构、形态及其聚集行为的调控[A];2007年全国高分子学术论文报告会论文摘要集(上册)[C];2007年
10 高光辉;张会轩;Doo Sung Lee;;具有pH敏感性聚合物胶束用于双重分子成像[A];2011年全国高分子学术论文报告会论文摘要集[C];201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李学华;美试验用光纳米技术和生物分子联手治癌[N];科技日报;2008年
2 中国农业科学院 吕小文 李军国 秦玉昌;众里寻“它”千百度,缜密监管不再是“梦”[N];中国畜牧兽医报;2006年
3 ;非破坏性快速检测技术在农业中的应用[N];科技日报;2007年
4 记者 张建琛 通讯员 李静;纳米新材料“钯蓝”问世[N];科技日报;2010年
5 记者 刘颖;小糸公司近半员工从事研发[N];解放日报;2011年
6 胡冬宜、李静华;太阳能取暖制冷门窗问世[N];中国房地产报;2004年
7 ;新型医用染料可用于阿尔茨海默症诊断[N];中国纺织报;2005年
8 范世福;分析仪器发展应顺应现代科技趋势[N];中国机电日报;2001年
9 记者 李文绚;中药现代化让同仁堂焕新颜[N];中国证券报;2004年
10 ;数码红外线摄影技巧[N];电子报;200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肖玲;PEG-b-PLA聚合物胶束与多孔硅纳米粒的细胞学效应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2年
2 徐建平;磷酸胆碱基细胞膜仿生界面的构建与研究[D];浙江大学;2005年
3 薛玉志;超低渗透钻井液作用机理及其应用研究[D];中国石油大学;2008年
4 郑程;以聚乙二醇为亲水链的两亲接枝聚膦腈的自组装及其药物传递系统[D];浙江大学;2009年
5 段晓品;刺激响应性聚合物胶束在抗肿瘤转移及逆转肿瘤耐药中的应用[D];沈阳药科大学;2013年
6 陈汉;长循环靶向性载药胶束的构建及其细胞水平评价[D];北京协和医学院;2010年
7 徐凌云;载雷公藤内酯PEG-PLA聚合物胶束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8年
8 万顺;多重环境刺激响应的多糖基全亲水性接枝共聚物的合成及其自组装行为研究[D];复旦大学;2006年
9 何月英;羰基官能团化聚己内酯共聚物合成、表征及其体外释药行为研究[D];华东理工大学;2010年
10 李庆波;近红外光谱分析中若干关键技术的研究[D];天津大学;200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远达;5-氟尿嘧啶聚合物胶束的制备及抑制肿瘤活性研究[D];广东药学院;2011年
2 刘超宇;氧化还原敏感和肿瘤靶向聚合物胶束的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3年
3 荣利;肝靶向半乳糖化棕榈酰壳聚糖聚合物胶束作为药物载体的研究[D];广东药学院;2011年
4 于克炜;多西他赛聚合物胶束的研究[D];山东大学;2012年
5 冒华健;Cypate聚合物胶束用于肿瘤成像与光热治疗的研究[D];苏州大学;2013年
6 杭春锋;光响应性生物可降解聚合物胶束纳米载体用于肿瘤高效治疗[D];苏州大学;2013年
7 王磐;功能化两亲性聚合物胶束及其在药物控制释放中的应用[D];河南大学;2011年
8 徐艳敏;还原敏感性界面交联的可降解聚合物胶束用于阿霉素的释放[D];苏州大学;2010年
9 陈狄克;紫杉醇的PEG-壳聚糖聚合物胶束给药系统研究[D];天津大学;2010年
10 许耀东;可见光和近红外光敏感的邻硝基苄基类药物释放体系研究[D];华东理工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252535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swyx/25253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