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勒烯穿入囊泡膜的粗粒化分子动力学研究
【图文】:
心最小,朝着两边逐渐增大,在靠近头部区域达到最大值.在我们的模拟中,因为第2步中C60和类脂分子吸引作用起主导作用,所以PMF的最小值偏离了疏水中心.对于平面膜在疏水中心有个较浅的凹坑,这是因为中心位置粒子比较稀少,第1步起到较大作用的结果.对于囊泡,粒子密度的极大值在靠近内外膜的头部区域,且内膜的粒子密度大于外膜,,所以PMF值只有一个最低点且位于靠近内膜头部区域.蓝色、黑色和红色曲线分别表示C60与系统内所有其他分子、与囊泡的磷脂分子、与水分子的LJ相互作用能.(a)整个系统的LJ相互作用能以及系统内不同部分与C60的LJ相互作用能;(b)C60与囊泡外层分子层的磷脂分子和囊泡外的水分子作用的LJ相互作用能;(c)C60与囊泡内层分子层的磷脂分子和囊泡内的水分子作用的LJ相互作用能.图4C60和囊泡以及水分子的相互作用能随时间演化图Fig.4InteractionenergyofC60withvesicleandwatermolecularasafunctionoftime3.3勒纳德琼斯(LJ)相互作用能在系统能量计算中,囊泡分子与C60之间的相互作用是通过计算LJ势来得到的.图4表示单个C60与POPE囊泡的LJ相互作用能.首先我们考察了C60和系统中其他分子(包括类脂分子和水分子)的相互作用(图4(a)).同时还分别计算了C60与囊泡内外层的磷脂分子以及囊泡内外部的水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能,如图4(b)和(c)所示.最开始,C60与囊泡表面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史波,梁新刚;超晶格材料内部热流传递的分子动力学分析[J];工程热物理学报;2001年06期
2 李家鹏;毕可东;陈云飞;陈敏;王柱;;纳尺度通道中氯化钠溶液黏度的分子动力学研究(英文)[J];Journal of Southeast University(English Edition);2011年03期
3 卢果;王帅创;张广财;许爱国;;分子动力学中应变分析的统计矩方法及应用[J];物理学报;2012年07期
4 刘璇,王扬;超短激光蚀除金属机制的分子动力学研究[J];强激光与粒子束;2005年04期
5 丁元法;张跃;张凡伟;张大海;李仲平;;石英玻璃热膨胀性能的高温分子动力学研究[J];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2007年S2期
6 王国承;范晨光;李明周;张立峰;方克明;;分子动力学在钢铁冶金中的应用及展望[J];材料导报;2013年01期
7 王三军;王雪青;饶凤飞;宋友林;李金铭;王飞;;纳米金球熔化的分子动力学研究[J];河南教育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年01期
8 李睿;樊建芬;宋学增;刘东颜;李慧;;气体分子在纳米孔道材料中扩散传输的分子动力学研究进展[J];分子科学学报;2013年04期
9 王耀群;陈权;朱训鹏;;水与乙醇分子在金管内吸附作用的分子动力学研究(英文)[J];催化学报;2008年11期
10 任世伟;杜雄杰;侯春旺;刘天山;;硅团簇拉伸/压缩性能的分子动力学模拟[J];河北科技大学学报;2010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康英永;吕守芹;霍波;龙勉;;利用力致分子动力学模拟方法构建剪切流场[A];第九届全国生物力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9年
2 张志勇;刘海燕;施蕴渝;;分子动力学与粗粒化模型相结合提高采样效率的方法[A];第九次全国生物物理大会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2年
3 李春华;孙庭广;陈慰祖;王存新;;谷氨酰胺结合蛋白与谷氨酰胺结合机制的分子动力学研究[A];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第六次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会议论文摘要汇编[C];2004年
4 周圆兀;;基于分子动力学的酶柔性分析[A];第十届全国酶学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11年
5 徐昌建;李德昌;季葆华;;蚕丝蛋白β片结构破坏动力学过程分子动力学模拟[A];中国力学大会——2013论文摘要集[C];2013年
6 李有勇;侯廷军;;聚乙二醇修饰的树枝状聚合物用于药物传递的分子动力学研究[A];中国化学会第27届学术年会第15分会场摘要集[C];2010年
7 王传奎;孟庆田;;超强超短脉冲激光场下分子动力学行为的含时理论研究[A];2006年全国强场激光物理会议论文集[C];2006年
8 梁中洁;石婷;朱维良;罗成;蒋华良;;沉默调控因子SIR2酶催化反应机制的理论研究[A];中国化学会第27届学术年会第15分会场摘要集[C];2010年
9 高凤凤;苑世领;;泡沫破裂机理的分子动力学研究[A];中国化学会第十四届胶体与界面化学会议论文摘要集-第5分会:胶体与界面化学中的理论问题[C];2013年
10 袁泉子;赵亚溥;;微柱阵列亲液表面的润湿动力学研究[A];中国力学大会——2013论文摘要集[C];2013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2条
1 ;蛋白质的分子动力学基础[N];中国计算机报;2005年
2 ;QCDoC上研究 分子动力学[N];中国计算机报;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宋佳宁;生物大分子结构和功能的分子动力学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5年
2 张会军;气体低温形核与生长的分子动力学研究[D];北京科技大学;2015年
3 杨洋;合金固液界面动力学与纳米体系结构和稳定性的分子动力学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4 王遵敬;蒸发与凝结现象的分子动力学研究及实验[D];清华大学;2002年
5 朱孟兆;油浸绝缘纸热老化机理的分子动力学研究[D];重庆大学;2011年
6 刘信力;烟碱样乙酰胆碱受体门控机制的动力学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8年
7 童宇;Bi_2Te_3热电材料力学性能的分子动力学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0年
8 王衍;几种重要蛋白结构特征的分子动力学研究[D];吉林大学;2015年
9 高玉凤;典型固液界面热力学与动力学性质的分子动力学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10 罗文华;自由能的分子动力学计算及其在纳米材料中的应用[D];湖南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257767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swyx/25776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