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生物医学论文 >

基于任务态心率变异性参数的抑郁症检测及针灸疗效评估方法研究

发布时间:2020-03-26 10:51
【摘要】:抑郁症是一种较为常见的精神类疾病,并且其发病率呈现出连年增长的势头,现已逐渐成为危害人类健康的一大杀手,如何有效检测和治疗抑郁症是当今医学研究急需解决的重要问题。针灸是近年来兴起的一种抑郁症治疗方法,拥有副作用小、医治费用低廉以及没有药品依赖性等好处,且已有研究表明它可以达到与药物治疗相当的效果,因此,抑郁症的针灸治疗日益受到重视。目前临床上,无论是对于抑郁症的检测还是针灸治疗效果的评估,大多采用一些定性的心理学量表进行判断。但量表检查不仅耗时麻烦,而且测评效果容易受到病人心里状况的影响,另外抑郁症的病情表现形式多种多样,病理原因复杂多变,极易导致医生对患者实际病情的判断出现偏差。因此,本文从简单实用、易于临床推广的角度出发,以抑郁症患者的“任务态”心率变异性(heart rate variability,HRV)指标为研究对象,从中发掘出了能够用于检测抑郁症以及评估针灸治疗抑郁症效果的定量化指标。本文方法可以为医生诊断抑郁病情和评估治疗效果提供客观依据。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基于“任务态”HRV参数构建抑郁症检测模型。首先计算抑郁症患者和健康对照个体的33项“任务态”HRV参数;再采用t检验和对比分析等方法从中提取检测抑郁症的特征参数;通过穷举法以及主成分分析算法(PCA),结合支持向量机(SVM),构建抑郁症检测模型,并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下的面积—AUC数值,最终确定了以PCA提取主要特征并结合SVM分类器的最佳分类模型。实验结果表明,该模型检测抑郁症的准确率为89.66%。(2)针灸治疗抑郁症的疗效评估方法研究。首先计算接受针灸治疗的抑郁症患者在4个疗效观测点的33项“任务态”HRV参数;接着设计算法分析在4个疗效观测点上33项HRV参数的变化情况,从中找出具有疗效评估价值的量化指标。研究结果表明,RR间期的标准差(SDNN)、相邻RR间期差值的均方根(RMSSD)、庞加莱散点图分析参数(SD1、SD2)值等4个“任务态”HRV参数可以揭示针灸治疗抑郁症的疗效。将4个“任务态”HRV参数的评估结果与心理学量表测评结果作相关性分析以及与健康个体对应指标间作t检验分析,进一步验证了这4个量化参数的有效性。最后,结合相关文献,对4个量化参数所代表的生理意义进行了讨论。本研究为评估针灸治疗抑郁症的疗效提供了新思路和新方法。
【图文】:

间期,功率谱密度


第二章 基本概念和理论基础其中H 代表 RR 间期直方图的高度,b 和a分别代表直方图拟合曲线与 x 轴的交点时域分析法在 HRV分析中相对成熟,并且其包含参数的生理意义也大多明确。例如,SDNN 可以用来反映总体的心率变异性,RMSSD 与 SDSD 主要反映迷走神经张力的变化,HRVti 反映总体的 HRV 水平。2.2.2 频域分析法HRV 频域分析中的一系列参数都是根据 RR 间期序列的功率谱密度计算得到的,计算 RR 间期序列的功率谱密度的常用方法包括基于快速傅里叶变换(FFT)的Welch 周期图法以及 AR 自回归参数模型法。两种方法所得结果如下图所示:

散点图,间期,散点图,趋势波动


则可以反映总体的心率变异性;超低频功率的的数值直接受 TP 的影响,所以应分别进行标准化值能够更好的表现交感和副交感神经的改变[41性分析法是一个复杂的控制系统,并不是一个简单的线析和频域分析等线性方法的结果并不能很好地解线性分析的研究数量大大增加,越来越多的研究临床病症。常用的非线性方法有:庞加莱散点roximate Entropy ) 、 样 本 熵 ( Sample EntrDimension )、去趋势波动分析( Detrended FluctuRecurrence Plots Analysis, RPA),具体算法介绍散点图[43]:Poincare′plot 是一种常用的非线性对明确,它通过图形的方式显示出了连续 RR 的自变量,i1RR 为因变量作出相应的函数图形,
【学位授予单位】:电子科技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R246.6;R318.0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楼凤;孔晓明;郜见亮;陈领;王晨;孙艳;;抑郁症患者客观睡眠与临床特征的相关性[J];安徽医药;2018年08期

2 张国林;刘轲;刘国友;宋君伟;孙乃娟;张文佳;;药物自我管理技能对农村社区抑郁症患者的作用[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8年12期

3 周法超;;大学生青春期抑郁症的成因及对策研究[J];科教导刊(中旬刊);2017年11期

4 唐嵩潇;;谈抑郁症的心理干预方法[J];吉林化工学院学报;2017年12期

5 李惠春;谭庆荣;司天梅;马现仓;;氟西汀治疗抑郁症的疗效综述[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17年S2期

6 邢铁夫;;浅谈抑郁症与教会牧养[J];天风;2018年02期

7 徐桂娟;何俊鹏;王会秋;宋震;魏迎东;;绘画分析与治疗技术应用于青少年抑郁症患者治疗中的效果研究[J];中国疗养医学;2018年05期

8 钱国英;陈海勤;沈鑫华;钟华;王士良;宋国华;;家庭协同护理模式在首发抑郁症患者家庭适应性和症状管理中的应用[J];医院管理论坛;2018年05期

9 施永红;;针对抑郁症学生的管理困惑及工作思路[J];科教文汇(上旬刊);2018年05期

10 穆颖超;郭慧芳;;大学生抑郁症的成因、干预及预防探究[J];才智;2018年1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郑金枝;;孕期抑郁症的药物治疗现况[A];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精神疾病专业委员会第15届全国学术会议暨第2届京津冀中西医结合精神疾病学年会暨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王彦恒临床经验学习班论文集[C];2016年

2 张继辉;;从流行病学到治疗了解失眠与抑郁症的因果关系[A];中国睡眠研究会第九届学术年会汇编[C];2016年

3 戴必兵;李建伟;;无法忍受不确定性与抑郁症:正念和沉思的中介作用[A];第十八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摘要集——心理学与社会发展[C];2015年

4 郑玉玮;;抑郁症患者的认知偏差:来自情绪识别的证据[A];第十八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摘要集——心理学与社会发展[C];2015年

5 何萍萍;李明娴;;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与抑郁症[A];中国睡眠研究会第九届学术年会汇编[C];2016年

6 王辉;;抑郁症患者表情和微表情识别研究[A];第十八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摘要集——心理学与社会发展[C];2015年

7 周绍宇;赵丽华;;丁螺环酮与帕罗西汀联合治疗抑郁症的临床观察[A];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2016/专集:国际数字医学会数字中医药分会成立大会暨首届数字中医药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6年

8 谢贵文;吴爱民;;西酞普兰治疗抑郁症的疗效探讨[A];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2016/专集:国际数字医学会数字中医药分会成立大会暨首届数字中医药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6年

9 吉莉娟;丁士炬;张洁;禹海航;胡珍玉;;抑郁症患者睡眠多导图睡眠参数对照研究[A];2014浙江省医学会精神病学分会学术年会、浙江省医师协会精神科医师分会第七届年会论文汇编[C];2014年

10 陈秀春;;手语舞蹈教学中尝试情感教学干预抑郁症情绪障碍的效果观察[A];2014浙江省医学会精神病学分会学术年会、浙江省医师协会精神科医师分会第七届年会论文汇编[C];201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健康时报记者 张赫;抑郁症相关基因被发现[N];健康时报;2018年

2 健康时报记者 徐婷婷;每年6万亿!全球抑郁症支出惊人[N];健康时报;2018年

3 南方日报记者 严慧芳;抑郁症已成“常见病”,门诊治疗可否纳入医保?[N];南方日报;2018年

4 记者 刘海英;多重用药会增加患抑郁症风险[N];科技日报;2018年

5 本报见习记者 郭璐璐;抑郁症女子坠亡引发诉讼[N];检察日报;2018年

6 黄岩;穿上抵挡抑郁症的铠甲[N];辽宁日报;2016年

7 本报记者 申明;中药抗抑郁:传统医学焕发新生[N];科技日报;2016年

8 记者 张淑会;治疗抑郁,运动比药物更有效?[N];河北日报;2017年

9 上海浦东新区浦南医院精神科 李广智;抑郁症不可怕,关键是早发现早治疗[N];健康报;2017年

10 北京大学精神卫生研究所教授 于欣;抑郁症,,医生只能帮你一半[N];健康时报;201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徐伟婷;电针抗抑郁的临床疗效观察与作用机制初探[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7年

2 王立菲;抑郁症患者负性自我加工偏向的机制研究[D];第三军医大学;2016年

3 秦姣龙;抑郁症脑解剖网络的纵向变化研究[D];东南大学;2015年

4 释传根;电针结合慈经音乐疗法治疗抑郁症的临床研究[D];南京中医药大学;2010年

5 章洪流;抑郁症证候特点及精神症状的辨证学意义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05年

6 赵少廉;电针治疗抑郁症的临床与作用机制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05年

7 胡冰;缰核在大鼠抑郁症发病中的作用及可能机制[D];吉林大学;2005年

8 宋文喜;郁舒颗粒治疗抑郁症的临床与实验研究[D];中国中医科学院;2006年

9 武力勇;5-羟色胺转运蛋白基因多态性与抑郁症及氟西汀疗效和副作用的相关性研究[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2005年

10 修建军;抑郁症脑额叶与边缘系统的氢质子磁共振波谱(~1H-MRS)研究[D];山东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宋明;抑郁症肝郁脾虚证大鼠海马星形胶质细胞GFAP与Glu-NMDA-CORT受体通路的变化及逍遥散的调节作用[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8年

2 张良;基于异常人格发展理论的中医心理疗法治疗抑郁症的临床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8年

3 秦闻檑;从“思”论治抑郁症的中医理论及临床应用初探[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8年

4 徐英辉;病亦病 病非病[D];中央美术学院;2018年

5 邢耀文;基于任务态心率变异性参数的抑郁症检测及针灸疗效评估方法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8年

6 郑燕婷;基于DTI的首发抑郁症患者脑白质微观结构的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7年

7 白冰;IL-8、IL-6、CRP在慢阻肺合并抑郁症患者血清中的表达及意义[D];河北医科大学;2017年

8 王雪;抑郁症患者疼痛共情能力的ERP研究[D];安徽医科大学;2017年

9 高艳平;精神分裂症和抑郁症患者自我怜悯水平及其与快感缺失间的关系[D];安徽医科大学;2017年

10 胡旭强;斯奈思—汉密尔顿快感量表中文版测评抑郁症患者的效度和信度[D];浙江大学;2017年



本文编号:260134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swyx/260134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98e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