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生物医学论文 >

癌转移腰椎椎骨骨折的有限元建模与生物力学分析

发布时间:2020-04-05 05:34
【摘要】:腰椎是癌转移最容易发生的主要部位之一,而骨折是癌转移腰椎的严重并发症,极易导致腰椎和脊柱生物力学结构损坏,进而导致患者生存期明显缩短。目前临床中大多依靠经验来判断骨折的发生,且对于手术时机或方案的选择尚未有一致标准或存在争议。因此,本文将生物运动力学和有限元相结合,基于在体生理运动模式下的腰椎骨骼肌肉系统力学计算,建立基于解剖学的精细癌转移腰椎三维有限元模型,开展了癌转移腰椎骨折的多变量数值仿真研究,以有效揭示肿瘤参数、骨骼参数、生理运动参数对腰椎骨折的影响机制,对于创新诊治手段与技术,提高病患生存质量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和临床价值。本文基于人体腰椎的运动力学试验,研制了人体全身运动标记系统,并利用红外运动捕捉系统对5名测试对象进行了11种生理运动测试。结合运动力学试验结果,基于Opensim平台对11种生理运动进行了骨骼肌肉力学仿真计算,获得了测试对象腰椎关节间作用力与力矩的时间历程曲线,对比分析结果表面本文计算得到在L2-L3腰椎间的关节力及力矩与文献数据相近,因此,可用于后续有限元仿真计算的载荷驱动。本文基于MRI扫描,建立了基于特定运动力学测试对象的L3-L5节段腰椎有限元模型,主要包括第三腰椎、第四腰椎、第五腰椎、两块椎间盘(考虑了纤维环组织)和七种韧带(共72条)。进行了前屈、后伸、侧弯、轴向旋转运动的关节活动自由度的对比仿真分析,进一步对模型进行了的修正。最终仿真分析结果表明,本文所建立的腰椎三维有限元模型的相关仿真预测结果与文献数据较为吻合,所建立的模型合理、有效,可用于后续癌转移腰椎椎骨骨折的生物力学研究。基于所建立的三维腰椎有限元模型,本文选择第四腰椎,植入了肿瘤模型,并选定了肿瘤大小、肿瘤形状和骨密度三种因素进行了正交回归试验设计,开展了仿真试验研究,分析了肿瘤大小、肿瘤形状和骨密度对腰椎骨折风险的影响,最终获得了基于在体生理运动状态下的癌转移腰椎椎骨骨折的多变量数值模型及数学回归方程。相应运动状态下的回归方程和分析结果主要如下,(1)前屈运动模式下,回归方程为:~ùy(28)496.876-12.163Z_1(10)0.118Z_1~2-.3058Z_2(10).0009Z_2~2(10)0.141Z_1Z_2这表明在前屈运动模式下,皮质骨部分应力分布主要集中在了椎骨上表面四周,而在松质骨部分应力主要集中于椎骨前端,对椎骨骨折影响较大的因素为肿瘤大小,其次为肿瘤位置,而骨密度对椎骨骨折影响较小;(2)在后伸运动模式下,回归方程为:~ùy(28)111.277(10).0006Z_1~2-.0071Z_2-.0206Z_3表明候伸运动模式下,皮质骨部分应力分布主要集中在了锥孔附近,并在松质骨部分靠近锥孔部分出现了较大部分的应力集中,对椎骨骨折影响较大的因素为肿瘤位置,而对于骨密度也占有较大影响,而肿瘤大小影响较小;(3)在侧弯运动模式下,回归方程为:~ùy(28)219.038-.3488Z_1(10).004Z_1~2-.1301Z_2(10).0004Z_2~2(10).0042Z_1Z_2表明侧弯运动模式下,皮质骨椎骨上表面的应力较为均匀分布,在其中心处出现了小范围内的应力集中,而对于松质骨,应力主要分布在了椎骨的左右两侧,肿瘤大小对于椎骨骨折影响较大,肿瘤位置次之,而骨密度影响较小;(4)在轴向旋转运动模式下,回归方程为:~ùy(28)-10.373-.0349Z_1-.0009Z_1~2(10).0374Z_2-.0001Z_2~2(10).0084Z_3-.0015Z_1Z_2-.0003Z_1Z_3表明轴向旋转模式下,皮质骨椎骨上表面的应力主要分布在了椎骨较为突出部分,并且在靠近椎管的部分出现了应力集中,对于松质骨肿瘤对其影响很大,应力主要分布在了椎骨中设置肿瘤的部分,肿瘤空间位置对于椎骨骨折影响较大,其次是肿瘤大小,最后是骨密度。
【图文】:

曲线,癌转移,脊柱


变化对椎骨强度的影响。基于有限元法的数值模型,能够对模型参数进行多变量敏感性分析,进而为深度研究癌转移脊柱椎骨骨折机理提供了强有力的方法和技术支持。文献调研表明,在世界范围内对癌转移脊柱数值模型的研究中,具有代表性的研究当属 Whyne[7-9]的研究工作,其研究组结合数值计算模型明晰了肿瘤大小、骨骼密度对脊柱椎骨骨折的影响规律。但分析发现,该团队建立的多个癌转移脊柱有限元模型均仅采用简单压力载荷边界来考虑人体的生理运动造成的载荷变化情况,而且对于肿瘤数量、肿瘤形状、肿瘤空间方位、脊柱曲线与形态等重要参数未有考虑。同时,目前有关基于在体生理运动模式的癌转移脊柱椎骨骨折多变量数值模型及其生物力学评估的研究尚未见相关报道。因此,结合临床实际,亟需建立基于精细的癌转移脊柱椎骨骨折的生物力学模型,以有效揭示肿瘤参数、骨骼参数、生理运动参数对椎骨骨折的影响机制,有望创新诊治手段与技术,提高病患生存质量。

评估法


图 1.2 SINS 评估法究现状椎骨骨折的临床诊断技术现状诊断可分为原发肿瘤与转移肿瘤[10]。癌转移性脊条件下发生,并且其特征在于椎体后壁的生物经根,这些患者中有 5%-10%出现神经系统功组织的机械压力或从塌陷的椎体挤出的骨骼压癌症患者的平均生存时间,并严重降低了癌症患有重要的临床重要性,,因为早期预防如使用外部风险患者的椎骨骨折。虽然越加成熟的成像模式的程度,但是没有客观标准可以根据这些数据来已被证明是评估骨骼强度与骨折风险的有效
【学位授予单位】:吉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R730.5;R683;R318.0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孙玉娟;;关于腰椎骨折手术及护理方法[J];保健文汇;2019年08期

2 朱子宽;;半夏厚朴汤加减治疗腰椎骨折术后胃肠功能障碍的临床价值[J];中国冶金工业医学杂志;2018年06期

3 叶碧芬;白秀英;;后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腰椎骨折的手术室护理配合[J];基层医学论坛;2019年09期

4 鲍磊;张敏敏;赵娟;许凤燕;;后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腰椎骨折的手术室护理要点和护理效果观察[J];中国医药指南;2019年18期

5 麦迪努尔·麦麦提;刘雪梅;;后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腰椎骨折手术室护理对策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年51期

6 左祥忠;;腰椎骨折患者的临床治疗[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7年A3期

7 赵剑峰;;椎弓根螺钉内固定在腰椎骨折治疗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8年30期

8 胡笑;曾至立;程黎明;;下腰椎骨折的诊治进展[J];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17年02期

9 潘洋;金柱;汤东平;;社区康复治疗对腰椎骨折术后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研究[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6年21期

10 崔明宇;夏元升;石冰冰;范文灿;宗毅;;腰椎骨折并截瘫合并股骨颈骨折漏诊的分析[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6年58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谭友军;邹娟;宋秀丽;;中西医结合综合治疗骨盆/腰椎骨折后肠麻痹86例[A];2008年中医外科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2 董建敏;;浅谈老年性腰椎骨折患者的护理[A];第七届全国创伤学术会议暨2009海峡两岸创伤医学论坛论文汇编[C];2009年

3 董建敏;;浅谈老年性腰椎骨折患者的护理[A];第一届全国脊髓损伤治疗与康复研讨会暨中国康复医学会脊柱脊髓损伤专业委员会脊髓损伤与康复学组成立会论文汇编[C];2009年

4 夏坤阳;;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腰椎骨折疗效分析[A];第二十四届中国中西医结合骨伤科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17年

5 海志凡;;报告两例罕见腰椎骨折侧方旋转脱位合并不全瘫[A];第三届全国脊髓损伤治疗与康复研讨会论文集[C];2012年

6 邵海宇;陈锦平;张骏;;后路融合多钉固定治疗严重腰椎骨折脱位[A];2013年浙江省医学会骨质疏松与骨矿盐疾病分会学术年会暨国家级骨质疏松症和骨质疏松性骨折诊治进展专题研讨会论文汇编[C];2013年

7 李军民;余之培;李主一;汤逊;;骨质疏松合并腰椎骨折的手术治疗及临床研究[A];全国老年骨质疏松专题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0年

8 吴琼华;陈维善;陈其昕;徐侃;李方财;;下腰椎骨折的手术治疗[A];2007年浙江省医学会骨科学学术会议暨浙江省抗癌协会骨软肿瘤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7年

9 夏天;王雷;董双海;张洁;田纪伟;;182例下腰椎骨折的特点的描述性分析[A];第20届中国康协肢残康复学术年会论文选集[C];2011年

10 袁福镛;曹婉雏;刘玉兰;;中西医结合治疗胸腰段、腰椎骨折脱位合并截瘫的远期疗效观察(附980例临床分析)[A];跨世纪骨伤杰出人才科技成果荟萃[C];200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黄萱;治疗颈椎病应从腰椎开始[N];人民政协报;2009年

2 副主任医师 李泽华;我为啥总想着要暴死[N];中国医药报;2002年

3 南京 副主任医师 徐栋华;臀部轻轻颠簸 缘何腰椎骨折[N];家庭医生报;2004年

4 魏妍平 杨振岭;快速治疗腰椎骨折卧床时间减至两天[N];家庭医生报;2004年

5 李泽华;老人要摒弃“猝死心理”[N];大众卫生报;2002年

6 陈振武 陈秀敏;本案行为应认定为强奸中止[N];今日信息报;2005年

7 ;心与心的距离[N];北京社会报;2008年

8 本报记者 刘德华 通讯员 龙雨;这个闲事管得好[N];检察日报;2012年

9 刘冬梅;医疗队员手机成了“120”[N];天津日报;2008年

10 刘灿辉;感动,来自关爱[N];中国冶金报;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武冀杰;癌转移腰椎椎骨骨折的有限元建模与生物力学分析[D];吉林大学;2019年

2 苏学渊;经皮与开放椎弓根钉内固定术治疗胸腰椎A型骨折的疗效对比[D];山西医科大学;2019年

3 严沫琦;腰椎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发病率及危险因素分析[D];苏州大学;2018年

4 张福利;探究腰椎骨折及手术创伤患者不同时期IL-6、TNF浓度水平变化分析[D];苏州大学;2018年

5 朱柏同;男女腰椎及髋部骨密度在原发性骨质疏松症诊断中的价值探讨[D];浙江大学;2017年

6 顾勇杰;下腰椎骨折30例临床分析[D];浙江大学;2007年

7 刘金鑫;长节段和短节段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下腰椎骨折疗效的比较研究[D];吉林大学;2016年

8 王小军;腰椎皮质骨螺钉钉道的解剖研究与其临床应用[D];青岛大学;2017年

9 李茂林;腰椎骨折合并马尾神经损伤早期手术疗效观察[D];重庆医科大学;2016年

10 田聪;斜扳、旋转复位法对常用LDH后路手术后腰椎应力影响的有限元分析[D];广西中医药大学;2017年



本文编号:261461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swyx/261461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c61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