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生物医学论文 >

壳聚糖支架复合载辛伐他汀纳米微球引导骨再生的体内外评价

发布时间:2020-04-06 03:57
【摘要】:目的:骨吸收或创伤造成的骨缺损可能导致明显的畸形。进行骨组织修复来防止进一步的功能和美学丧失很有必要。目前,很多学者正在进行骨组织工程的研究,这是修复骨缺损的一项重要的治疗策略。最近的研究表明,辛伐他汀对调节分子和细胞水平的骨再生过程具有多效性,但是辛伐他汀不控制最佳释放浓度的局部应用不能够达到期望效果或者会诱导炎症反应发生。壳聚糖(CS)因其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生物降解性、低毒性和抗微生物活性而在医学材料应用中得到了广泛的关注。壳聚糖可制成用于引导骨再生(GBR)的膜结构,复合具有促进骨形成能力的药物从而改善壳聚糖材料的成骨效率。本研究的目的是制备和表征壳聚糖支架与不同剂量辛伐他汀纳米微球复合,制作复合载辛伐他汀纳米微球的壳聚糖支架,达到药物缓释的效果,并探讨其在体内外引导骨再生中的应用前景。方法:通过离子交联法和冷冻干燥法将不同量的辛伐他汀包封在壳聚糖纳米微球(CSNs)中。通过另一冻干工艺将SIM-CSNs载入壳聚糖支架中。通过研究支架形态、生物降解、药物释放曲线和体外对大鼠间充质干细胞(BMSCs)的影响,评价负载辛伐他汀纳米微球壳聚糖支架(SIM-CSNs-S)的生物特性。应用SD大鼠颅骨缺损模型和异位成骨评价负载辛伐他汀纳米微球的壳聚糖支架(SIM-CSNs-S)对体内骨组织再生的影响。结果:扫描电镜结果显示负载辛伐他汀纳米微球的壳聚糖支架(SIM-CSNs-S)具有多孔的三维结构,具有多层内网结构。在模拟体液中,CSNs-S/SIM-CSNs-S在前3周表现出较高的降解率,但在随后2周降解速度减慢。体外释放曲线表明:SIM-CSNs-S中的辛伐他汀剂量越高,从样品中释放的辛伐他汀的量就越大。激光共聚焦实验中未见明显的红染的死细胞。体外培养结果显示:四组体外细胞增殖曲线基本平行,呈“S”型。4mg组ALP活性明显高于其他两个SIM-CSNs-S组。体内异位成骨组织切片表明四个支架组均具有诱导新的骨样组织形成的潜力,而4mg组显示出比其他组更明显和更早的骨样组织生成。颅骨缺损组织切片结果表明4 mg SIM-CSNs-S在骨缺损愈合过程中表现出较好的骨再生能力。结论:采用离子凝胶法和冻干法成功地将难溶药物辛伐他汀负载到壳聚糖纳米微球中。然后,通过另一种冻干工艺将纳米微球组合到壳聚糖支架。结果表明,SIM-CSNs-S可持续释放辛伐他汀,CSNs-S具有良好的生物降解性和生物相容性。辛伐他汀也提高了壳聚糖支架材料的骨传导性。在体内研究中,4mg组对引导骨组织再生发挥了很大的潜在作用。
【图文】:

辛伐他汀,包封率,统计学意义,三次


将 BMSCs 在不同的样品上培养 7 天和 14 天。测 ALP 活性,研究细胞的成骨分化情况。至少进行三次,所有数据均以平均值标准差表示。P 值小于 0.05 被认为是有统计学意义的。DL) 和包封率(EE) TPP 溶液控制在一定浓度的条件下,随着辛伐他汀 的载药量在 0.5%~2.2%之间增加(图 1)。而 SIM-CSN之间呈下降趋势(图 2)。

形貌,包封率,三维结构,微球


图 2:不同 SIM-CSN 组的包封率(EE)(n=3)。SNs-S 特性SNs-S 的形貌a-d)所示,SIM-CSNs-S 具有多孔的三维结构,具有多0μm 不等。在 SIM-CSNs-S 表面的高倍镜下偶尔可以微球(图 3(e-f))。
【学位授予单位】:天津医科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R318.08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孙春彦;韩冰;;京尼平交联的胶原-壳聚糖支架材料的构建及其性能研究[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6年16期

2 赵志英;张凤久;刘启;王合义;;壳聚糖支架与大鼠许旺细胞的体外组织相容性[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2009年42期

3 钟志华;施斌;周先略;;牙周膜干细胞在磷酸三钙/壳聚糖支架上生长的体外实验[J];口腔医学研究;2015年02期

4 詹兴旺;韦曙东;姜艳;王文良;詹兴秀;;胶原-壳聚糖支架与软骨细胞的生长[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2011年38期

5 林继宗;陈署贤;胡昆鹏;林楠;钟跃思;汤照峰;许瑞云;;大鼠骨髓间质干细胞与两种壳聚糖支架相容性的对比实验研究[J];新医学;2010年07期

6 王小毅;张诚;;丝素蛋白—壳聚糖支架在组织工程中的应用新进展[J];中国美容整形外科杂志;2017年04期

7 钟志华;施斌;周先略;;磷酸三钙/壳聚糖支架与牙周膜干细胞混合培养的动物实验[J];口腔医学研究;2015年01期

8 熊敏剑;李晓峰;闵燕;徐小丽;陈文昭;黄山虎;;不同脱乙酰度壳聚糖支架制备及降解性能评价[J];生物医学工程学杂志;2012年01期

9 吴清华;邱林;李明勇;刘燕;田晓菲;;壳聚糖支架上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浓度及黏附生长[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2011年08期

10 陈彰旭;;咪唑-1-乙酸壳聚糖支架仿生合成羟基磷灰石[J];化工新型材料;2017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包志明;潘继伦;吴晨;俞耀庭;;半乳糖修饰大孔壳聚糖支架的制备及表征[A];第五届中国功能材料及其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Ⅱ[C];2004年

2 江宏兵;田卫东;陈希哲;郑晓辉;汤炜;刘磊;;颅神经嵴细胞在胶原—壳聚糖支架中的牙向诱导实验[A];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第六次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会议论文摘要汇编[C];2004年

3 徐永祥;韩建民;袁慎坡;林红;;壳聚糖支架制备和性能调控及其在牙髓再生的应用[A];2019年中华口腔医学会口腔材料专业委员会第十四次全国口腔材料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9年

4 韩钢;梁文权;;不同聚阴离子修饰的壳聚糖支架对肝细胞生长的影响[A];新医药卫生改革与药学发展高峰论坛暨《中国药学杂志》第十二届编委会会议论文集[C];2009年

5 商怡;范晋勇;杨军;;RT-PCR法检测半乳糖化透明质酸/壳聚糖支架中肝细胞的特异性功能基因[A];天津市生物医学工程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7年

6 江宏兵;田卫东;陈希哲;郑晓辉;汤炜;刘磊;;颅神经嵴细胞在胶原-壳聚糖支架中的牙向诱导实验[A];中国康复医学会修复重建外科专业委员会第十四次全国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4年

7 潘继伦;李结良;张立国;俞耀庭;;果糖修饰多孔壳聚糖支架上肝细胞生长状况的研究[A];第二届全国人工肝及血液净化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8 董仁斌;陈亮;唐天驷;顾勇;施勤;杨惠林;洪正华;陈海啸;;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在壳聚糖支架上向类髓核细胞分化的实验研究[A];2014年浙江省骨科学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14年

9 郑玉蓉;有传刚;胡信雷;王新刚;李齐寅;封占增;韩春茂;;三七皂甙Rg1复合胶原-壳聚糖支架促血管化研究[A];2012年浙江省烧伤外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2年

10 杨玲;王征科;胡巧玲;;一种新型具有非对称结构的壳聚糖支架用于肌腱修复[A];中国化学会2017全国高分子学术论文报告会摘要集——主题F:生物医用高分子[C];201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7条

1 王安;含钽壳聚糖支架在骨质疏松性骨缺损修复中的应用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军医大学;2018年

2 钟志华;磷酸三钙/壳聚糖支架用于牙周组织再生工程的实验研究[D];武汉大学;2014年

3 张海龙;脂肪干细胞在壳聚糖支架材料上构建组织工程髓核的实验研究[D];第二军医大学;2010年

4 佘振定;基于丝素蛋白/壳聚糖的肝组织工程支架材料研究[D];清华大学;2009年

5 吴杨;纤维蛋白凝胶结合滑膜干细胞修复颞下颌关节盘穿孔的实验研究[D];武汉大学;2012年

6 孙晓春;不同来源间质干细胞的分离及多种药物因素对其生物学特性的影响[D];江苏大学;2010年

7 董仁斌;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在壳聚糖支架上向类髓核细胞分化的实验研究[D];苏州大学;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薛艳;壳聚糖支架复合载辛伐他汀纳米微球引导骨再生的体内外评价[D];天津医科大学;2019年

2 李宝印;硅酸钙的掺入对壳聚糖-胶原支架影响的研究[D];吉林大学;2019年

3 高嘉;壳聚糖支架的制备及其作为脂肪组织工程材料的初步研究[D];昆明医科大学;2018年

4 文少林;化学修饰的石墨烯改性三维多孔壳聚糖支架的研究[D];吉林大学;2017年

5 訾云鹏;负载Kartogenin的纳米羟基磷灰石/壳聚糖支架修复骨软骨损伤的实验研究[D];第二军医大学;2017年

6 张海龙;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在壳聚糖支架上培养的体外研究[D];第二军医大学;2007年

7 熊敏剑;TGE-β_1缓释微球壳聚糖支架对兔关节软骨缺损修复的研究[D];南昌大学;2011年

8 陈德云;体外诱导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分化为表皮样细胞[D];中国人民解放军医学院;2015年

9 张其荣;壳聚糖支架制备过程中的改性处理研究[D];浙江大学;2012年

10 孙敏;NT-3壳聚糖支架诱导成年大鼠创伤性脑损伤后海马神经网络形成[D];首都医科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261597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swyx/261597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677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