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生物医学论文 >

球囊扩张式冠脉支架力学行为研究及优化设计

发布时间:2020-04-30 11:39
【摘要】:随着人们饮食习惯的改变,血管类疾病患者越来越年轻化,已成为中青身体健康的主要杀手。而传统治疗方法存在不能立即见效、风险大、身体素质要求高等客观因素。所以支架植入术已成为治疗心脑血病最有效的方法,并在临床上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支架植入过程不仅对其结构本身产生了影响,而且对术后的支架自身的生物力学性能以及其体内的血液流动都产生了影响。故本文基于术后狭窄这一科学问题,采用有限元法对支架介入过程建模及结构优化进行了深入研究,具体完成内容如下:1.根据支架介入过程的生物力学特性以及存在的各种非线性问题,本文主要对基于弹塑性力学问题的基本数值理论进行描述,并对几何非线性与接触非线性数值模型进行推导,在此基础上对冠脉支架介入建模过程的各种非线性参数进行设定。2.根据弹塑性理论及支架相关标准本文设计出A支架,并采用医学相关报导中的人体血管参数分别建立初、中、高狭窄率斑块及不同曲率下的弯曲血管模型。开发用于模拟3 mm狭窄弯曲血管被撑开的介入过程有限元模型。模拟冠脉支架介入不同狭窄率不同曲率弯曲血管的扩张过程,对比分析A支架与临床常用的B支架的结构性能以及对血管的损伤分析,搭建冠脉支架的体外测试系统对A进行实验验证。3.在完成支架介入弯曲血管后,本文首先提取介入过程中的扩张结果模型;然后基于ANSYS Workbench 15.0中的Transient Structural与CFX模块对冠脉支架介入人体冠脉弯曲血管后的结果模型填充血液建立流固耦合分析模型并构建非牛顿流体的材料模型;最后对弯曲血管血液流动与流场分布进行分析研究。4.以流固耦合分析结果作为拓扑优化的约束条件,将柔度最小化作为优化目标,选择合适的最小成员几尺寸,设置拔模约束,建立拓扑优化系统模型,对B支架的连接筋处结构进行优化并对六种最小成员尺寸下的拓扑优化结果进行对比分析。
【图文】:

心血管,疾病,身体素质因素,支架植入术


图 1-1 2012 心血管类疾病相关统计Fig.1-1 Related statistics of cardiovascular disease in 2012于血管疾病传统治疗方法存在不能立即见效、风险大、身体素质因素。所以支架植入术成为治疗心脑血病最有效的方法,,并在临

流程图,有限元分析,流程,过程


-14-图 2-1 介入过程有限元分析流程Fig.2-1 Intervention process finite element analysis process
【学位授予单位】:哈尔滨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R54;R318.0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江旭东;滕晓艳;史冬岩;冯海全;;冠脉支架对弯曲血管损伤机理的非线性有限元分析[J];功能材料;2015年03期

2 刘纯;白象忠;李小宝;;狭窄血管处管壁的变形与应力分析[J];工程力学;2013年02期

3 申祥;易红;倪中华;;冠状动脉支架力学性能多目标优化[J];透析与人工器官;2012年04期

4 李红霞;高月华;王希诚;;基于代理模型技术的支架—球囊系统优化设计[J];医用生物力学;2013年02期

5 申祥;任国栋;冯宝霖;;冠状动脉支架设计参数对支架弹性回弹性能的影响[J];功能材料;2012年22期

6 江旭东;冯海全;胡志勇;刘海;;球囊扩张式冠脉支架的动静态扩张过程的变形机理研究[J];机械强度;2012年03期

7 毛志刚;谭丽丽;郑丰;黄洁雯;樊新民;杨柯;;无镍不锈钢冠脉支架力学行为的有限元模拟[J];材料研究学报;2012年02期

8 李红霞;王希诚;;基于不同扩张模拟方式的支架优化设计[J];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2011年S1期

9 陈曦;蒋文涛;樊瑜波;陈宇;郑庭辉;郭萌;陈君楷;;药物洗脱支架连接筋对流场和浓度场影响的血流动力学数值研究[J];航天医学与医学工程;2010年06期

10 郭萌;蒋文涛;樊瑜波;郑庭辉;陈君楷;晏菲;;药物洗脱支架置入弯曲冠状动脉血管后药物浓度场及壁面切应力分布[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2010年42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李红霞;冠脉支架的力学行为研究及其优化设计[D];大连理工大学;2014年

2 吴卫;人体血管支架有限元分析与结构拓扑优化[D];大连理工大学;2007年

3 王伟强;冠状动脉支架力学行为有限元分析及其结构优化[D];大连理工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肖学明;国人冠状动脉各向异性超弹性模型建立及耦合分析[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264572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swyx/264572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c78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