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生物医学论文 >

基于镜载培养系统对原位合成金纳米簇的荧光模式研究

发布时间:2020-06-21 23:40
【摘要】:近年来,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于自身健康管理的需求越来越大。心血管疾病,呼吸系统疾病,恶性肿瘤,糖尿病等慢性疾病已经成为导致我国居民死亡的主要原因。其中,由于恶性肿瘤而死亡的人数逐年增加,目前已经成为危害我国居民健康最严重的一类疾病。对癌症的早期诊断与靶向治疗已经成为广大研究者的研究重点。对肿瘤细胞的识别与分析是癌症早期诊断中的重要的研究手段。在对恶性肿瘤的诊治过程中,医学成像一直是重要的分析手段。在医学成像中,光学生物成像凭借众多优势成为大家的研究重点。而在光学生物成像领域中,功能纳米颗粒凭借靶向富集、载药定向控释、光稳定等优势在活体荧光成像、肿瘤标记、药物递送等领域有着很多的应用。生物原位合成是制备功能纳米颗粒的重要的技术手段,它主要是利用不同的元素在生物因子的介导下,合成金属以及合金颗粒的方法。有三个优点,包括改善性能、省去预处理、简化工艺。我们实验室在之前的研究中,将HAuCl_4用于肿瘤细胞共孵育,成功制备出具有荧光效应的金纳米簇,并应用于肿瘤细胞的成像中但是,现有实验存在一些问题,如下。培养与操作不一致、不能保证细胞活力状态、重复样本、观察窗口窄、细胞对照不一致。对称,我们提出的改进方法就是设计了一款可以置于显微镜平台的镜载培养系统,通过控制微型培养微腔的温度、湿度以及CO_2浓度,实现对细胞的镜载培养。通过将培养系统与共聚焦荧光显微镜的结合,对肿瘤细胞进行追踪成像,并研究肿瘤细胞在生物原位合成金纳米簇时,细胞所产生荧光的位置、强度的变化信息。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具体如下:1、制作出一个微型的可以放置在倒置显微镜上的细胞培养微腔,利用传感与PID)控制技术,精确控制微腔内的温度、湿度以及CO_2浓度,以维持一个稳定高效的细胞培养外环境。通过与计算机的串口通讯,我们可以记录微腔内的温度、湿度以及CO_2浓度信息。实验结果表明,我们选用的传感器精度很高,该套装置可以稳定的控制微腔的温度、湿度以及CO_2浓度。该套装置具有极强的平台适用性,可以适用于多个成像平台与检测平台。2、利用细胞MTT实验,对比常用的CO_2培养箱、自制的镜载培养系统以及普通室内条件下细胞的活力状态,我们发现,自制的镜载培养系统中的细胞活力达到对照组的95%以上,与此同时,置于常温室内环境的细胞活力不足50%。因此,我们认为我们设计并制造的镜载细胞培养系统可以为细胞的培养孵育提供一个稳定高效的细胞外环境。3、我们将镜载培养系统应用于生物原位合成金纳米簇的细胞成像研究中,利用肿瘤细胞的特异性原位合成金纳米簇,建立基于原位合成的细胞追踪成像的自成像模型。实验表明,细胞荧光主要集中在肿瘤细胞内的内质网区域,并和肿瘤细胞的活性有着很大的相关性,当细胞处于低活力状态时,荧光亮度小且荧光区域少;而当细胞处于代谢活动旺盛的状态时,荧光亮度高且充斥在整个细胞质范围内。通过细胞饥饿处理,我们可以发现,经饥饿处理的细胞,荧光物质聚缩成块在细胞核的边上,而通过查找文献知道,,这一区域属于细胞的粗面内质网区域,由此可以见,荧光物质基本分布在细胞的内质网区域。通过细胞周期处理,我们在细胞处于不同阶段时,进行给药共孵育处理,如图,在G1期,荧光物质散逸到细胞核周围区域,导致单位区域内的荧光亮度降低。荧光物质可以勾勒出细胞核的形状。S期与G1期的状态基本一致。而在G2期阶段,细胞荧光亮度明显增强,荧光分布相对于G1期与S期更广。考虑到在G2期里,细胞合成大量蛋白与RNA,能量水平相对较高,这说明,荧光物质和荧光亮度细胞的当前活力与能量代谢水平有很大的相关性。最后,我们通过裂解细胞提取金纳米簇粒子,用于TEM表征,结果表明原位合成的金纳米簇有着比较好的分散性,颗粒粒径较小,均值在2nm附近。
【学位授予单位】:东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R318.08
【图文】:

死因构成,主要疾病,统计数据分析,居民


目前已经成为危害我国居民健康最严重的一类疾病。1.2 文献综述1.2.1 肿瘤细胞以及癌症的发展趋势细胞,是生物体的组成部分,也是生物体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个体的发育离不开各种各样功能与形态各异的细胞的参与。肿瘤细胞是指在致瘤因子的影响作用下,细胞内遗传物质发生突变,而导致细胞失去对生长的正常调控,出现增生异常。根据肿瘤对机体的危害程度,肿瘤分为良性肿瘤和恶性肿瘤,恶性肿瘤即我们常说的癌症。通过统计中国统计年鉴[1]的相关数据,我们对 1999 年到 2017 年居民主要疾病以及死因构成的统计数据分析,如图 1-1,恶性肿瘤已经长期成为危害我国居民健康的最严重的一类疾病。

治疗靶点,肿瘤细胞,异常的,靶向治疗


但是,仍然落后于世界平均水平 58.6%[4]。这说明,我然任重而道远。肿瘤细胞与正常细胞的差异本上讲,恶性肿瘤是一种基因异常的疾病,异常的基因表达导成、应激反应、信号传递等异常。针对这些异常的识别与分析诊断和靶向治疗的 应用和研究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癌变是细胞过度增殖、调亡减少与分化受阻的结果。一般来说内部因素(如遗传、激素和免疫状况)和环境因素(饮食、辐起的遗传疾病。这些因素通过细胞中间体调节和影响细胞中的包括原癌基因、抑癌基因以及 DNA 修复酶等[5]。肿瘤细胞与有些显著的差异。 2011 年,Douglas Hanahan 和 RobertA. W 6 个肿瘤标志性特征扩充为 10 个,如图 1-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敏;黄坚;朱彦彦;李铸国;吴毅雄;;激光熔覆原位合成强化相的结晶过程[J];中国有色金属学报;2016年09期

2 辛丙靖;;原位合成反应在配位聚合物合成中的应用[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4年14期

3 胡宁播;董喜恩;罗根祥;刘春生;韩春玉;;原位合成碘催化蔗糖制备5-羟甲基糠醛[J];化学与黏合;2011年01期

4 彭蕾;陈刚;赵玉涛;黄康;邵阳;;固溶处理对原位合成Mg_2Si/AZ91D复合材料组织及性能的影响(英文)[J];Transactions of Nonferrous Metals Society of China;2011年11期

5 郭海,黄勇,汪长安,李建保;原位合成纤维独石氮化硅陶瓷材料的性能与结构[J];硅酸盐学报;1998年01期

6 杨永强;白玉超;肖泽锋;;激光原位合成新材料研究进展[J];新材料产业;2015年01期

7 付彬国;王宏伟;邹鹑鸣;魏尊杰;;铸造Ti-1100-0.10B合金中原位合成TiB相的显微组织表征(英文)[J];Transactions of Nonferrous Metals Society of China;2015年07期

8 欧阳柳章,罗承萍,隋贤栋,曾美琴,彭成红;原位合成金属基复合材料[J];中国铸造装备与技术;2002年02期

9 肖汉宁,杨巧勤,黄启忠,陈伟;C-SiC-TiC-TiB_2复合材料原位合成及热压烧结[J];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8年04期

10 蒋亚兵;陈庆华;许兢;刘欣萍;肖荔人;;聚丙烯酰胺原位合成氢氧化钙颗粒的研究[J];应用化工;2006年10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张龙;黄毅;陈永胜;;水热法原位合成酚醛树脂/石墨烯的柱状复合物[A];2011中国材料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11年

2 王敏敏;吕维洁;覃继宁;张荻;计波;朱峰;;超塑变形原位合成钛基复合材料的组织变化及机理研究[A];上海市真空学会成立20周年暨第九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3 云亮;刘峥;李海莹;赵永;钟寒阳;夏志鹏;;原位合成壳聚糖复合炭材料及其在铅炭电池中的应用[A];中国化学会第30届学术年会摘要集-第二十九分会:电化学材料[C];2016年

4 王敏强;叶萃;廖升珲;张琰;包淑娟;;基于金属有机框架化合物原位合成Co_2P@ZnO@PC/CNT及其在超氧阴离子检测方面的应用研究[A];中国化学会第30届学术年会摘要集-第六分会:金属有机框架化学[C];2016年

5 王芬;许红娅;朱建锋;;Al-Ti-TiO_2-Ho_2O_3系原位合成Al_2O_3/TiAl复合材料及性能研究[A];第十五届全国高技术陶瓷学术年会摘要集[C];2008年

6 王晓燕;张肖肖;陈明丽;杨婷;王建华;;纳米金的噬菌体原位合成及其在汞传感中的应用[A];中国化学会第30届学术年会摘要集-第三分会:纳米传感新原理新方法[C];2016年

7 马丽;丁小华;淳远;;原位合成SBA-15/棉花复合材料[A];第十五届全国分子筛大会论文集(介孔材料、MOF、吸附和催化专场)[C];2009年

8 闫日雄;刘欣梅;乔柯;阎子峰;;新型高效原位合成Fe/AC脱硫剂研究[A];第五届全国环境催化与环境材料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7年

9 马丽;丁小华;淳远;;原位合成SBA-15/棉花复合材料[A];第十五届全国分子筛学术大会论文集[C];2009年

10 刘波波;王芬;朱建锋;李亚玲;李云明;;TiC/Ti_5Si_3陶瓷基复合材料原位合成的研究[A];第十五届全国高技术陶瓷学术年会摘要集[C];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疏达;激光熔覆碳化钨增强镍基涂层的原位合成机制及性能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7年

2 周卫兵;Ti-Al-C系/TiB_2复合材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6年

3 王静;(Ti,V)C/Fe的原位合成及机械性能研究[D];四川大学;2007年

4 孙耀宁;Ni_3Si基复合材料的激光原位合成与组织性能研究[D];兰州理工大学;2007年

5 欧忠文;基于原位合成方法的超分散稳定纳米组元的制备及其摩擦学特性[D];重庆大学;2003年

6 杨旭东;均匀分散的碳纳米管增强铝基复合材料的制备与性能[D];天津大学;2012年

7 李海鹏;碳纳米管在铝基体上原位合成及其复合材料的组织与性能[D];天津大学;2008年

8 任丹;耐候型竹塑复合材料的制备及性能[D];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2017年

9 何春年;化学气相沉积法原位合成碳纳米管增强铝基复合材料[D];天津大学;2008年

10 李桂荣;原位制备颗粒增强铝基复合材料的组织控制和性能研究[D];江苏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霏;SPS原位合成TiB_W/Ti-6Al-4V复合材料组织与性能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9年

2 姜雪瑞;基于镜载培养系统对原位合成金纳米簇的荧光模式研究[D];东南大学;2018年

3 刘越;原位合成CNTs增强Zn基复合材料的制备与性能[D];湘潭大学;2019年

4 卢博;原位合成颗粒增强铝基复合材料及其力学性能研究[D];陕西科技大学;2019年

5 朱有森;原位合成MoSi_2-MoB-ZrO_2复合材料的组织与性能[D];中国矿业大学;2019年

6 孙双双;吲哚四唑配合物的合成、结构及性质研究[D];南京邮电大学;2018年

7 江志武;原位合成二硅化钼基复合材料的制备、组织与性能[D];中国矿业大学;2018年

8 黄慧涵;卟啉配合物在二维纳米ZnO和CuO表面的原位合成及可见光选择性光催化[D];福州大学;2017年

9 张航;荧光金、锌簇的原位合成及电化学表征[D];东南大学;2018年

10 李敏杰;钛合金激光原位合成陶瓷增强Ti-Ni金属间化合物基复合涂层研究[D];浙江工业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272483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swyx/272483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aa8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