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生物医学论文 >

不同性别不同层次的肋软骨的生物力学性能研究

发布时间:2020-06-25 00:00
【摘要】:目的:本实验通过对不同性别、不同层次的肋软骨进行力学性能试验,力学实验包括拉伸应力-应变关系,压缩应力-应变关系、应力松弛、蠕变试验。探讨不同性别、不同层次的肋软骨其力学性能上的差异,为临床上在不同情况使用不同层次的肋软骨提供理论依据,并可预测软骨移植后的远期效果。方法:选取临床大于12岁的需要采取肋软骨的患者,根据性别分为男性组(15人)、女性组(9人),分别记A1(男性中央层)、A2(男性边缘层)、B1(女性中央层)、B2(女性边缘层)。取患者第七肋软骨支架雕刻后的剩余软骨,制成肋软骨中央层、边缘层不同规格的软骨块,长方形软骨块规格约为2.0cm*0.5cm*0.1cm,分边缘层、中央层,方形软骨块规格约为0.5cm*0.5cm*0.2cm,分边缘层、中央层。在AMD机上,对长方形软骨块行拉伸强度实验,方形软骨块行压缩应力-应变、蠕变、应力松弛实验。记录统计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拉伸强度以3N/min拉力自动垂直拉伸软骨试件,直至拉伸力度至18N,如果软骨提前断裂,记录“断裂”。A1(男性中央层)组有13例出现断裂、2例未断裂,A2(男性边缘层)组15例软骨块均未断裂,组间断裂数差异显著(p0.05),且A1(男性中央层)组断裂率显著高于A2(男性边缘层)组;B1(女性中央层)组有8例出现断裂、1例未断裂,B2(女性边缘层)组9例软骨块均未断裂,组间差异显著(p0.05),且B1(女性中央层)组断裂率显著高于B2(女性边缘层)组。2、应力-应变关系(压缩)以3N/min压缩软骨试件,直至压缩力度至18N,由此可获得应力-应变曲线,分别记录软骨材料分别承受3N、6N、9N、12N、15N、18N压力时的压缩模量(E=σ/?)。采用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男性组间不同压力下肋软骨的压缩模量水平不同(F_((5,140))=121.584,p0.001);不同分组间压缩模量无显著差异(F_((1,28))=1.276,p=0.268);压力与分组因素的交互效应无统计学意义(F_((5,140))=2.332,p=0.073)。女性组间不同压力下肋软骨压缩模量水平不同(F_((5,80))=513.066,p0.001);不同分组间压缩无显著差异(F_((1,16))=1.778,p=0.201);压力与分组因素的交互效应无统计学意义(F_((5,80))=1.899,p=0.168)。3、蠕变(压缩)蠕变试验中我们设定材料受到的载荷为0.1MPa,蠕变时间为2min,获得的软骨块0.5min时的应变值(l_(0.5min))、2min时的应变值(l_(2min)),由此可以获得0.5min至2min内应变的改变值(Δl=l_(2min)-l_(0.5min))。A1(男性中央层)、A2(男性边缘层)两组的软骨在一定时间内的蠕变量无显著差异(p0.05);B1(女性中央层)、B2(女性边缘层)两组的软骨在单位时间内的蠕变量无显著差异(p0.05)。4、应力松弛(压缩)应力松弛中我们设定材料的初始形变为5.0%,松弛时间为2min。可分别得到软骨块0.5min时的应力值(F_(0.5min))、2min时受到的应力值(F_(2min)),获得0.5min至2min的应力改变值(ΔF=F_(2min)-F_(0.5min))的绝对值。A1(男性中央层)与A2(男性边缘层)0.5min至2.0min内应力松弛量差值无统计学意义(p0.05);B1(女性中央层)与B2(女性边缘层)0.5min至2.0min内应力松弛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边缘层(B2)显著高于中央层(B1)。结论:(1)中央层、边缘层肋软骨在拉伸试验中,中央层断裂数明显多于边缘层,表明中央层肋软骨在抗拉伸强度上较边缘层差;(2)压缩试验,不同层次不同性别的肋软骨在应力-应变试验中不同压力下肋软骨的压缩模量有显著差异(F_((5,140))=121.584,p0.001),但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松弛试验中女性边缘层应力松弛量显著高于中央层(p0.05)。其余组间比较均无明显差异。
【学位授予单位】:西南医科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R318.01
【图文】:

软骨,边缘层,长方形,标本


系统性疾病及手术禁忌后全麻下行相关手。取得患者软骨支架雕刻后剩余的第七肋软心区域制成中央层软骨块、靠近肋软骨的边骨块。分别在边缘层、中央层软骨制成的长 2.0cm*0.5cm*0.1cm , 方 形 软 骨 块 规*0.2cm,分边缘层、中央层(见图 1)。保持湿无菌杯分装,标本储存于 4°C 冰箱内,在软内,湿润环境室温(27°C)解冻半小时后,学实验、方形软骨块行压缩相关力学试验。

柱形图,拉伸试验,边缘层,男性


A1(男性中央层)、A2(男性边缘层)拉伸试验中的断裂数柱形图,(p<0.05);B1(女性中央层)与B2(女性边缘层)拉伸试验中的断裂数柱形图,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曹彤瑜;章庆国;陈琪;邢文珊;;肋软骨采取技术进展[J];中国美容整形外科杂志;2018年08期

2 孟航;肖碧;闫建军;马开军;;肋软骨分析检验技术在法医学中的应用[J];法医学杂志;2011年05期

3 龚少兰;王琳琳;;肋软骨骨化与年龄和性别的关系[J];青岛大学医学院学报;2007年05期

4 詹朝双;多肋软骨1例[J];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2000年02期

5 孙庆举,刘林祥,李长勤,尹化斌,辛越,徐龙春,朱应利,蓝琦;第1肋软骨钙化形态的X线研究(附369例报告)[J];实用放射学杂志;1996年12期

6 张普光;肋软骨的超声显像及临床应用[J];国外医学(创伤与外科基本问题分册);1996年01期

7 赵炳章;尚隋阳;盖金芳;葛兆茹;赵庆英;李华东;;400例胸片肋软骨钙化的调查[J];解剖学杂志;1992年02期

8 樊瑞彤;王翰章;王大章;;猪肋骨——肋软骨切取术后供区组织再生修复的组织学观察[J];遵义医学院学报;1993年04期

9 段坤昌;胸骨肋软骨肩胛肌五例报告[J];解剖学杂志;1988年04期

10 林绥;;吗啉双胍治疗泰齐病的体会[J];福建医药杂志;1988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黄金龙;王金明;董建龙;陈刚;;《全肋软骨综合鼻整形视频讲解及案例分享》[A];2017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医学美容专业委员会年会会议摘要[C];2017年

2 崔林;李光绍;金德山;罗昌福;李相伍;;造型骨架中肋软骨制作新方法[A];全国解剖学技术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7年

3 熊猛;张珏;王磊;郭宗科;宁官森;;采用小切口切取肋软骨的治疗体会[A];2015年中国中西医结合医学美容学术会议、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医学美容专业委员会暨第三届中国中西医结合抗衰老微创技术研讨会、第四届全国乳房与形体整形美容高峰论坛、第十七届海峡两岸微整形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5年

4 王国松;赵平山;蒋廷宠;毛小明;林坚;杨建荣;高建根;赵峰;郑继爱;;低场MRI在肋软骨损伤中的应用价值及影像学检查对比研究[A];2015浙江省医学会影像技术学首届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15年

5 沈海龙;王志军;吴敏洁;戴高翔;;MDCT后处理重建技术在肋软骨挫伤中的应用[A];2015浙江省医学会影像技术学首届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15年

6 钱瑾;;术前肋软骨CT测量在先天性小耳畸形耳廓再造术中的应用[A];2015年中国中西医结合医学美容学术会议、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医学美容专业委员会暨第三届中国中西医结合抗衰老微创技术研讨会、第四届全国乳房与形体整形美容高峰论坛、第十七届海峡两岸微整形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5年

7 刘薇;史俊文;陈佩雯;张婷婷;唐华;袁进;顾为望;肖东;;西藏小型猪肋软骨细胞的分离培养及鉴定[A];第十届中国实验动物科学年会论文集[C];2012年

8 冯顺友;刘文辉;柳晓艳;;高频彩色超声在肋软骨创伤性病变诊断中的应用[A];第一届全国肌肉骨骼系统超声学术交流会论文汇编[C];2007年

9 李晓松;;肋软骨磁共振扫描方法[A];2010中华医学会影像技术分会第十八次全国学术大会论文集[C];2010年

10 李凤琪;沈健;;多排螺旋CT低剂量扫描技术对未骨化肋软骨损伤的诊断价值[A];2012年浙江省放射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2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3条

1 南方日报记者 李R

本文编号:272855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swyx/272855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eb5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