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周围神经损伤是世界范围内致残的主要疾病之一。因损伤导致的神经缺损治疗手段有限,现有的方法主要是自体神经移植。但该方法存在供区神经功能受损、可移植神经来源有限等缺点,疗效也不够理想。学者们在不断寻找能够补充甚至替代自体神经移植的方法。采用人工合成的神经导管修复神经缺损是最初的一种尝试。2000年前后共11种商品化导管在美国进入临床,但因修复效果欠佳而未得到广泛应用。目前提高修复效果的方法集中在改善导管内的再生微环境,即结合材料学和工程学,制出能提供营养因子和/或细胞支持的组织工程神经(Tissue-engineered nerve grafts,TENGs)。理论上,含细胞的TENGs疗效优于仅含药物的TENGs;但因细胞移植短期内难以进入临床且不适用于急性损伤中的神经修复,载药类TENGs更具临床应用价值。近三十年来,诸多载有营养因子的TENGs被研制出来。由于这些因子生物半衰期极短,减缓其释放以延长体内作用时间成为技术重点。已有的方法是将营养因子通过各种理化方法连接于管壁或管内支架,如与导管材料混合、浸透、吸附、交联、涂层、微球包埋、添加至纳米纤维支架中等等。应用上述技术均能构建出具有药物缓释功能的TENGs,修复效果也显著优于未载药导管。但这些方法均停留在实验阶段。在已有商品化导管获批进入临床的有利基础上,载药导管的临床转化之路却并不如预期之快。众多取得良好动物实验结果的文献均未见后续的转化研究,亦无临床试验的注册。大量的实验报道与匮乏的转化成果之间的不平衡促使我们以转化医学的视角重新审视目前已有的设计思路,评估设计方案本身是否存在可能阻碍技术商品化和临床转化的因素。现有方法中,药物在制备导管时即需被溶解,与管壁材料或管内支架发生复杂的连接反应,再经干燥后备用。如进行工业化生产,在这一系列的操作中以及后续产品的贮存中,保持这些易降解蛋白质类药物的活性是一个挑战。此外,不同药物可能需要不同的连接载体,因此一种导管设计缺乏担载不同药物的灵活性。最后,能够应用于神经导管的材料本身就需满足许多严格的生物力学与生物相容性要求,进一步附于其新的载药功能使导管的制备工艺更复杂,生产成本更昂贵。这些依赖于导管结构材料的缓释方式都具有上述不利于规模化生产与商品化的因素。因此,为避免这些因素从而加快载药TENGs的临床转化,我们试图寻求一种不依赖于导管材料的药物加载与缓释方式,无需导管修饰和交联剂等连接介质,即构建出拥有独立药物缓释系统的TENGs。温敏型水凝胶是一种能满足上述要求的极具应用前景的候选材料。这种材料室温下呈液态,易与药物混合,注射至体内后在体温作用下转变为凝胶态成为药物的担载体。如应用于载药TENGs,药物的担载则可避开复杂的药物连接反应,在术中现用现溶解。目前尚未见将其作为载药系统应用于TENGs的实验研究。因此本研究构建了一种新型的TENG:神经缺损用壳聚糖导管连接后,向导管内注入与神经生长因子(nerve growth factor,NGF)混合的温敏型水凝胶溶液,在体温作用下形成凝胶,成为一种具有药物缓释功能的导管内填充物。本研究采用的水凝胶为聚氨基酸类的两亲性嵌段聚合物:聚乙二醇单甲醚-聚(γ-乙基-L-谷氨酸酯),mPEG-PELG。本研究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mPEG-PELG水凝胶的制备与检测1.制备由乙醇和L-谷氨酸经酯化反应生成γ-乙基-L-谷氨酸酯(ELG);ELG经三光气作用形成γ-乙基-L-谷氨酸酯-N-羧酸酐(ELG-NCA);ELG-NCA以端氨基聚乙二醇单甲醚(mPEG-NH_2)为大分子引发剂发生开环聚合反应生成mPEG-PELG。所测得的核磁共振氢谱(~1H-NMR)上各信号峰均能够准确归属,表明成功制备了目标聚合物。2.微观结构检测利用红外光谱、荧光光谱法和透射电子显微镜检测聚合物,发现其二级结构中以β折叠为主且能出现胶束化行为,具有发生凝胶转变的微观结构基础。3.溶胶-凝胶转变采用试管倒置法和流变仪检测聚合物的凝胶转变行为。mPEG-PELG溶液均可随温度升高而发生凝胶转变,且随着浓度升高,发生转变的温度逐渐下降。混有NGF的8.0 wt%的聚合物可在体温附近发生凝胶转变,被选作体内实验的聚合物浓度。4.体外降解与细胞毒性与在Tris-HCl缓冲溶液中相比,水凝胶在含弹性蛋白酶或蛋白酶K的Tris-HCl缓冲溶液中降解加快,但仍持续存在26天以上。对大鼠施旺细胞系RSC96细胞进行MTT实验未见聚合物具有细胞毒性。二.mPEG-PELG担载NGF的体外释放实验1.担载NGF的剂量优化及体外释放曲线配置NGF浓度为0.5、1.0和1.5 ng/μL的水凝胶,测试缓释曲线。根据NGF在1~10 ng/mL时对轴突生长促进作用最佳,选择1.0 ng/μL的剂量。第1天释放浓度为13.87 ng/mL,第2天降至10 ng/mL以下,随后每日缓释浓度平稳在1.5 ng/mL左右,持续28天。2.缓释NGF的生物活性载有NGF的mPEG-PELG水凝胶的缓释上清能诱导大鼠肾上腺髓质嗜铬细胞瘤PC12细胞分化,随后对PC12细胞进行Western blot检测发现NGF下游的MAPK/ERK通路被激活。表明释放出的NGF有生物学活性。三.基于mPEG-PELG构建的担载NGF组织工程神经的体内实验1.TENG构建与实验分组将mPEG-PELG作为可注射性的药物载体构建TENG:神经缺损用壳聚糖导管连接后,向导管内注入混有NGF的mPEG-PELG溶液,10 min后形成凝胶成为一种载药的管内填充物。为评估疗效,制备大鼠坐骨神经10 mm缺损模型并进行如下分组:Scaffold组:缺损由导管连接;Scaffold+mPEG-PELG组:导管内注射不含NGF的mPEG-PELG;Scaffold+NGF/IM组:缺损由导管连接后,每日接受2.0μg/kg NGF肌注;Scaffold+NGF/mPEG-PELG组:新型载药TENG组;Autograft组:自体神经移植。2.再生神经纤维的组织形态学术后14天取术侧神经进行纵切或横切,免疫荧光标记神经丝蛋白(NF200),纵切片上测得Scaffold+NGF/mPEG-PELG组再生神经纤维长度为7231.67±216.94μm,较Scaffold组,Scaffold+mPEG-PELG组,Scaffold+NGF/IM组显著增加,与Autograft组(8123.34±262.32μm)无统计学差异。横切片上计数再生神经纤维数量,组间比较呈现类似的结果。术后3个月在距导管远端3 mm处横切,标记NF200和S100β(施旺细胞标志物),观察远端吻合口的神经再生。Scaffold+NGF/mPEG-PELG组和Autograft组轴突数量和S100β染色阳性的神经纤维数量均显著多于其他三组。3.再生神经纤维髓鞘形成情况术后3个月在距导管远端3 mm处进行横切,电镜下测量髓鞘层数、髓鞘厚度、有髓神经纤维的直径、密度以及百分比。在这五个指标上,Scaffold+NGF/mPEG-PELG组与Autograft组效果相近,均显著高于其他三组。4.电生理功能术后3个月时,Scaffold+NGF/mPEG-PELG组和Autograft组复合肌肉动作电位的波幅大于其他三组,运动神经传导速度快于其他三组,均具有统计学差异。5.终末靶器官与运动功能术后21天时各组的腓肠肌和胫骨前肌均出现明显萎缩且运动终板的失神经支配现象明显,组间无明显差异。术后6个月时各组均有所改善。Scaffold+NGF/mPEG-PELG组实验侧/正常侧的肌肉湿重比恢复至腓肠肌0.54±0.02,胫骨前肌0.85±0.03,出现神经支配的运动终板比例为31.67±3.28%,3项数据的比较均显著优于Scaffold组、Scaffold+mPEG-PELG组和Scaffold+NGF/IM组,与自体神经移植组接近。术后9个月行足迹分析,Scaffold+NGF/mPEG-PELG组和Autograft组坐骨神经功能指数(-32.67±3.58、-28.84±4.16)显著高于Scaffold组(-64.84±6.16)、Scaffold+mPEG-PELG组(-62.07±5.58)、和Scaffold+NGF/IM组(-51.67±4.20)。结论:本研究作为前期基础研究,为构建利于规模化生产、具有临床转化潜力、且操作简便应用灵活的载药TENGs提供了新的思路。mPEG-PELG温敏型水凝胶可作为NGF的缓释载体有效延长其释放周期;应用mPEG-PELG构建的TENG在桥接大鼠坐骨神经10 mm缺损中取得了良好的修复效果,再生神经的形态学与功能学恢复接近自体神经移植。其构建方式具有转化优势:药物缓释系统与导管材料的分离简化了制造工艺,无需修饰导管,无需复杂的药物连接反应,药物可现用现溶解避免药效损失;温敏型水凝胶的可注射性便于操作;可灵活更换担载药物。基于温敏型水凝胶构建的载药TENGs有潜力成为商品化产品,有助于填补临床上对有效修复神经缺损且无副损伤方法的需求。
【学位授予单位】:吉林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R688;R318.08
【图文】: 每年用于周围神经修复的产品市场价值约为 15 亿美元,而全球周经损伤的治疗产品市场价值更是高达 35 亿美元,并以每年 11%的速度增长在科研领域,对人工神经移植物的研究投入同样在加大,全力寻找进提高人工导管疗效的方法(图 1.1)[10]。最初的研究方向是对导管结构进行改研究人员认为疗效欠佳的一个重要原因是,这类产品完全中空的结构没有给再生神经提供足够的物理支持,因此尝试研制了各种管内的纤维状、柱填充支架,期望有助于施旺细胞的排列迁移与再生轴突的生长延伸。与中结构相比,在实验中表现出一些优势[10,16]。而目前的研究方向则更多地集为再生神经提供营养因子支持或细胞支持,通过改善损伤局部微环境以利经再生,即结合材料科学和组织工程学,制备出能够提供神经营养因子和(细胞支持的组织工程神经(Tissue-engineered nerve grafts,TENGs)[11,12,17-19且已经在动物实验中取得了鼓舞人心的治疗效果[20-26],成为目前修复神经缺最具吸引力的研究领域。
图 1.2 应用直接浸透法构建梯度载药神经导管[57].1.2 与管壁材料交联法在该方法中,管壁材料通过与欲担载药物发生化学交联反应而产生4,42,58-63]。不同于上述直接浸透法,交联法需要靠交联剂作为中间桥梁将药物间接相连。体外实验在评估神经导管通过交联法担载药物的缓释情况时,发现药放周期可以达到一个月甚至两个月,而浸透法的释放时长多为数天或数项体外研究中用碳化二亚胺(carbodiimide)作为交联剂,将 NGF 加载-磷酸三钙膜(GTG)上[62]。如图 1.3 所示,carbodiimide 一侧可与 NGF 共价结合,另一侧与 GTG 膜表面的羧基共价结合。
图 1.2 应用直接浸透法构建梯度载药神经导管[57].1.2 与管壁材料交联法在该方法中,管壁材料通过与欲担载药物发生化学交联反应而产生4,42,58-63]。不同于上述直接浸透法,交联法需要靠交联剂作为中间桥梁将物间接相连。体外实验在评估神经导管通过交联法担载药物的缓释情况时,发现药周期可以达到一个月甚至两个月,而浸透法的释放时长多为数天或数体外研究中用碳化二亚胺(carbodiimide)作为交联剂,将 NGF 加载磷酸三钙膜(GTG)上[62]。如图 1.3 所示,carbodiimide 一侧可与 NGF 价结合,另一侧与 GTG 膜表面的羧基共价结合。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邱少稳;严正;程朝;易昌凤;徐祖顺;;温敏型聚氨酯改性技术的进展[J];现代涂料与涂装;2018年08期
2 冉勇;王静;曹德英;;温敏型凝胶用聚合物及在药剂学中的应用[J];中国新药杂志;2009年04期
3 史健艺;朱鹤云;朴慧顺;冯波;;温敏型原位凝胶剂在抗癌领域的研究与应用[J];吉林医药学院学报;2019年05期
4 吴杏梅;;盐酸格拉司琼鼻用温敏型凝胶的制备及其体外释放度研究[J];中国药业;2008年16期
5 张杰,葛荣文;温敏型小麦C49S—87的育性研究简报[J];绵阳经济技术高等专科学校学报;1999年02期
6 马廷臣,师凤华,李卓夫;光温敏型雄性不育小麦研究新进展[J];黑龙江农业科学;2002年02期
7 余思琴;陈美婉;谭银合;典灵辉;吴传斌;;纳米银温敏型泡沫气雾剂的抗菌活性研究[J];今日药学;2012年05期
8 吴琦;代剑波;容杰;陈惠;;一株温敏型产红色素粘质沙雷氏菌的分离及其培养条件研究[J];中国酿造;2009年09期
9 曾令军;庄珊珊;黄爱文;宋洪涛;;盐酸氨酮戊酸温敏型原位凝胶的设计与优化[J];中国新药杂志;2017年20期
10 周峰;谢明华;周红琴;蔡鑫君;倪坚军;王增;;去甲斑蝥素温敏型原位凝胶的制备及其体外释放特性[J];中国临床药学杂志;2017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王佰亮;叶子;徐青文;孙林;南开辉;陈浩;;温敏型可逆杀菌-自清洁智能抗菌表面的构建[A];中国化学会2017全国高分子学术论文报告会摘要集——主题F:生物医用高分子[C];2017年
2 官员;房希碧;马强;李明谦;张鹏;郝林琳;刘松财;;温敏型缓释剂的合成及其对GHRP-6在小鼠体内缓释性能的研究[A];全国动物生理生化第十二次学术交流会论文摘要汇编[C];2012年
3 张振东;;注射用温敏型原位凝胶研究进展[A];中国毒理学会兽医毒理学委员会与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兽医食品卫生学分会联合学术研讨会暨中国毒理学会兽医毒理学委员会第5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会议论文集[C];2017年
4 蒋志强;郝建原;邓先模;;可生物降解温敏型水凝胶的制备及性能研究[A];2007年全国高分子学术论文报告会论文摘要集(下册)[C];2007年
5 吴红;张慧;范黎;王嘉宁;;温敏型聚(N-异丙基丙烯酰胺/丙烯酰胺)微凝胶的制备及其释药研究[A];中国生物医学工程进展——2007中国生物医学工程联合学术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7年
6 王先裕;于分弟;梁聪耀;h]田正治;村上屸治;;温敏型雄性不育番茄‘西大2号'的初步研究[A];中国园艺学会2010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10年
7 徐晓薇;顾中一;孙茂蕾;陈希;林崇韬;孙宏晨;;可注射温敏型水凝胶缓释Aspirin碳点和EPO促牙周组织再生的研究[A];2017全国口腔生物医学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17年
8 胡人杰;;抗肿瘤药物/温敏型可注射原位凝胶载药系统的药理学评价[A];2011医学科学前沿论坛第十二届全国肿瘤药理与化疗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1年
9 王姗姗;曾慧琳;符旭东;;雌二醇阴道用生物粘附性温敏型凝胶的处方筛选及流变学考察[A];2015年全国医院药学(药学监护)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5年
10 陈希;徐晓薇;孙茂蕾;布文奂;王梓霖;郑梦丹;孙宏晨;;可注射温敏型水凝胶缓释FK506促进牙周组织再生的研究[A];2018全国口腔生物医学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1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记者 白毅;合成温敏型PLGA-PEG-PLGA嵌段共聚物[N];中国医药报;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刘彦希;基于温敏型水凝胶的载药组织工程神经构建及其修复周围神经缺损的实验研究[D];吉林大学;2019年
2 宋青;甲磺酸加贝酯温敏型凝胶对大鼠重症急性胰腺炎治疗作用的实验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医学院;2014年
3 李永桂;碳纳米管的功能化修饰及其在电化学传感器中的应用研究[D];湘潭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会娜;关节腔注射用盐酸青藤碱脂质体温敏型凝胶的研制[D];河南大学;2012年
2 李莉;吲哚美辛温敏型眼用即型凝胶的研制[D];河北医科大学;2011年
3 杨嘉嘉;超声介入紫杉醇温敏型凝胶治疗大鼠乳腺癌的实验研究[D];福建医科大学;2009年
4 洪梅;盐酸昂丹司琼智能化温敏型凝胶控释鼻黏膜给药系统的研究[D];山东大学;2009年
5 戚汝财;温敏型聚吡咯药物自动释放体系的制备与性能研究[D];厦门大学;2009年
6 郭艳珍;末端发荧光的温敏型聚合物的合成及其荧光性质研究[D];郑州大学;2011年
7 彭靖;PVCL-PEGMa温敏型共聚化合物的合成及其纺丝纤维的制备[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6年
8 刘艳鸣;玉米温敏型核雄性不育基因的差异表达[D];华南热带农业大学;2002年
9 姚巧燕;灯盏花素智能化温敏型凝胶鼻黏膜给药系统的研究[D];山东大学;2009年
10 赵静静;巴斯德杆菌科细菌复制温敏型质粒的构建及初步应用[D];华中农业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
27700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