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luma脱敏剂对牙本质粘接界面纳米渗漏和剪切强度的影响
发布时间:2020-08-12 19:02
【摘要】:目的:本课题采用体外试验的方法,比较树脂充填前行Gluma脱敏剂脱敏处理对树脂牙本质粘接界面的纳米渗漏及剪切强度的影响,从而为临床牙本质粘接剂选用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择新鲜离体人磨牙60颗,用高速金刚砂车针在大量水雾冷却下磨除牙冠表面牙釉质,制备成粘接面积(统一以牙合面为实验粘接面)4×4mm2大小的牙本质试件。将标本随机分成A组和B组,各组又分为三小组,共六组,每组随机分有10个离体牙标本。A组分别用PrimeBond NT全酸蚀粘接剂、XenoⅢ自酸蚀粘接剂和AdperTM Easy One自酸蚀粘接剂粘接;B组在使用各类粘接剂前经Gluma脱敏剂处理。树脂填充4mm。将标本置于37℃蒸馏水中保存24小时,待材料完全固化。所有标本用白蜡封闭根尖孔,在距粘接界面边缘lmm之外的所有牙体表面,均匀地涂布无色快干指甲油两次,自然晾干。将标本浸入500g/L、p H=9.5的氨化硝酸银溶液中,避光保存24小时。之后荧光灯下照射显影8小时,使银离子充分还原成金属银。显影完成后,流水冲洗5min,直至冲洗液中无肉眼可见黑色颗粒。在流水冷却下,用低速金刚砂片将所有标本沿颊舌向平行牙体长轴从牙合面中央切开。每个切开的标本,其中一半用于电镜下观察纵剖面纳米渗漏情况,另一半用于测试剪切粘接强度。将用于观察纳米渗漏的试件沿颊舌向从中心处沿与牙长轴平行的方向片切,得到宽约1mm的试件,将试件沿与粘接界面垂直的方向用不同表面粒度的油磨石在流水冲洗下由粗到细依次打磨,直至试件表面有光泽为止。显微镜下观察粘接试件,剔除有微裂纹或牙本质端、树脂端剩余长度不足3mm的试件。选取合格试件按要求制作扫描电镜观察标本,在扫描电镜(SEM)下观察。记录扫描电镜高倍图像。把60个用于做剪切实验的标本固定在自凝树脂中,露出牙面,牙体长轴与自凝树脂底座垂直。把试样固定在万能试验机剪切夹具中,选择合适的加载头,将其紧贴牙本质粘接面,加载方向与其平行,剪切速度为0.5 mm/min,电脑记录最大剪切应力值,根据样本粘接面积,按下式计算剪切粘接强度:Mpa=N(牛顿)/S(mm2),比较各组剪切强度。将剪切强度实验所记录数据输入SPSSl6.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采用两样本t检验对A、B两组间对应组别进行比较,用多样本方差分析在A、B两组组内进行两两比较。检验水准α取0.05,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纳米渗漏:A组的1、2、3组均有银离子渗漏,B组银离子渗漏较A组明显减少。各组粘接均较紧密,未见明显裂隙。纳米渗漏主要集中在混合层,全酸蚀粘接剂组较自酸蚀粘接剂组银离子渗漏多,呈线状或片状。2剪切粘接强度:A组内,A1组平均剪切强度最高;B组内,B1组平均剪切强度最高;A1、B1两组间无显著性差异;A2组平均剪切强度小于B2组,两组间有统计学意义;A3组平均剪切强度小于B3组,两组间有统计学意义。A组内A1组平均剪切强度大于A2组,有统计学意义;A1组平均剪切强度大于A3组,有统计学意义;A2组与A3组间平均剪切强度无显著性差异。B组内三组间平均剪切强度无显著性差异。结论:1目前临床常用粘接材料不能完全避免纳米渗漏。全酸蚀粘接系统纳米渗漏高于自酸蚀粘接系统,Gluma脱敏剂可减少纳米渗漏,尤其对自酸蚀粘接剂增效显著。2全酸蚀粘接系统粘接强度高于自酸蚀粘接系统,Gluma脱敏剂可增强或不影响剪切强度,对粘接效果无不良影响。3自酸蚀粘接剂操作简便,技术敏感性低,术后敏感少,纳米渗漏较少,但粘接强度方面有待进一步加强。
【学位授予单位】:河北医科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R783.1
本文编号:2790900
【学位授予单位】:河北医科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R783.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任常群,王鑫源,孙长生;GLUMA CPS脱敏性粘接系统治疗牙本质过敏症的临床研究[J];牙体牙髓牙周病学杂志;2001年05期
2 秦天牧,陈武,朱庆萍;格鲁玛脱敏剂与复合树脂联合用于牙体充填修复[J];牙体牙髓牙周病学杂志;2002年12期
本文编号:279090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swyx/27909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