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生物医学论文 >

化学诱导成纤维细胞为子宫腺上皮及其功能研究

发布时间:2020-08-12 22:29
【摘要】:在世界范围内,不孕不育疾病的患病率大概是15%,其中由于子宫因素导致的不孕症占女性总人口的3%-5%。目前,治疗由子宫因素导致不孕症的方法主要有代孕及子宫移植,其中子宫移植是被人们主要接受的治疗子宫性不孕症的方法。然而,目前子宫的器官来源主要是遗体及活体捐献,有限的器官来源及伦理问题限制了这一技术的广泛应用。随着再生医学的发展,结合组织材料学和生物工程学制造的人工子宫,作为可替代的胚胎孵化器,为子宫受损导致的不孕症患者带来了新的希望。人工子宫需要完整的结构和充足的细胞来源,以实现子宫的结构和生理功能的重建,但目前目的细胞来源不足极大地阻碍了生物人工子宫的临床应用。迄今为止,体细胞重编程和转分化技术已经有了快速的发展。通过病毒介导转录因子或者小分子化合物等方法都可以稳定的将成纤维细胞转变为具有多能性或特定功能的细胞(神经元、肝细胞、心肌细胞等),为再生医学提供了潜在的细胞来源。其中病毒等介导的转录因子重编程方法在遗传学上存在风险,且多能性细胞的无限扩增能力所致的潜在致瘤风险也极大地限制了其在临床上的应用。而转分化方法具有目的细胞功能明确,避免了体细胞转变为多能性细胞的过程,从而减少了致瘤性的风险等优势。与病毒介导的转录因子重编程方法相比,小分子化学诱导的方法具有明确的结构和功能、操作简单、易于调控、遗传学危害风险较小且易于标准化等优势,使得小分子转分化而来的功能细胞在再生医学的临床应用中脱颖而出。目前常用的小分子化合物有表观遗传调节剂、信号通路调节剂、代谢调节剂和核受体激活剂和抑制剂等种类。在本研究中,我们利用小分子化合物诱导的方法,使用小鼠胚胎成纤维细胞作为起始细胞并对其进行转分化诱导。诱导的培养体系中选择能够激活低氧诱导因子的脯氨酸羟化酶抑制剂,抑制成纤维细胞命运的AlK抑制剂和能够激活WNT,促进细胞增殖的GSK抑制剂,将成纤维细胞转分化为子宫腺上皮细胞(Chemical-induced glandular epithelial cells,ciGE)。同时我们还使用Fsp1-Cre/ROSA26~(mTmG)的转基因小鼠中分离出胚胎成纤维细胞,用来追踪成纤维细胞的命运变化。这些化学诱导得到的ciGE细胞能够形成上皮样克隆,并表达上皮特异性蛋白,在扩增培养基中能持续扩增超过20代,并维持稳定的核型,并且在免疫缺陷鼠皮下接种实验证明不具有成瘤性。通过生物信息学的比较分析,ciGE细胞与原代子宫腺上皮具有类似的基因表达模式。此外,我们还发现ciGE细胞中功能相关基因,包括雌激素和孕酮响应基因,以及胚胎着床相关基因,如Lif,Foxa2,Calca等均有明显上调。更重要的是,这些化学诱导ciGE细胞在体外培养的过程中能够自发的形成具有管腔结果的类腺体,同时ciGE细胞可以响应卵巢激素如雌激素及孕酮的刺激。将ciGE细胞和胚胎共培养时,ciGE细胞表现出比MEF细胞更好的细胞连接方式,使胚胎具有更好的延展性和侵入性。本研究为胚胎植入和子宫结构或功能丧失提供了一个体外研究模型,为子宫因素不孕症的治疗、子宫再生和人工子宫的构建提供了新的思路。该小分子化合物诱导组合具有细胞通透性好、操作方便、无免疫原性、易于标准化等优点。这些优点使其成为再生医学发展中一个具有竞争力的治疗策略,可以应用于子宫相关疾病,如子宫粘连、子宫结构异常等子宫因素导致的不孕症的临床治疗。尽管化学诱导转分化的分子机制有待于进一步研究,但我们的研究提供了一个线索:在体内通过小分子化学混合物的诱导,将受损或老化子宫的原位成纤维细胞诱导成为目的功能细胞,实现原位再生及受损功能恢复,为生物工程在再生医学中的应用提供助力。
【学位授予单位】:东北农业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R318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梁素美;;药物性弥散性血管内凝血2例分析[J];中国误诊学杂志;2007年13期

2 M. G. L. Panggabean;吕隋芬;;用于贝类产卵、附着、变态和初期生长的化学诱导物质[J];国外水产;1989年03期

3 高漫,谭润生;化学诱导的B95-8细胞中TK酶的分离和性质研究[J];生物化学杂志;1989年03期

4 关周博;田建华;塔娜;郑磊;李少钦;韦世豪;姚雪雁;董育红;李殿荣;;化学诱导雄性不育授粉系统和细胞质雄性不育系授粉系统在油菜品种选育中的比较研究[J];陕西农业科学;2013年04期

5 冯国基;卜祥茂;;药物所致血小板减少[J];中国误诊学杂志;2010年06期

6 谭海艳;李成建;;药物所致血小板减少[J];中国误诊学杂志;2010年06期

7 胡鹤鸣;徐晓红;张晶玉;;药物所致血小板减少[J];中国误诊学杂志;2008年03期

8 冯国基;张智全;;氟喹诺酮类抗菌药物所致血小板减少和血小板减少性紫癜[J];中国误诊学杂志;2008年06期

9 邹礼平;陈锦华;;植物基因的化学诱导表达系统研究进展[J];孝感学院学报;2006年06期

10 魏然;阮颖;王莹;刘春林;;化学诱导激活系统的研究进展[J];作物研究;2006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吕立;胡卫星;;顺序性化学诱导促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向多巴胺能神经元分化[A];中华医学会神经外科学分会第九次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0年

2 刘凯强;蔡秀琴;鱼春萌;陈香李;房喻;;化学诱导有机溶剂的物理胶凝化[A];中国化学会第十二届全国应用化学年会论文集[C];2011年

3 刘凯强;李洋;蔡秀琴;鱼春萌;陈香李;房喻;;化学诱导有机溶剂的物理胶凝化[A];中国化学会第十三届胶体与界面化学会议论文摘要集[C];2011年

4 周中正;杨光富;;植物免疫反应与化学诱导抗病剂[A];湖北省植物病理学会2002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2年

5 颉东旭;任礼勤;李树本;冯良波;郝京成;;化学诱导肿瘤细胞分化机制的ESR研究[A];第九届全国波谱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1996年

6 胡裕杰;钟心懋;姚建华;周澄明;史济良;;微秒级时间分辨EPR的建立[A];第七届全国波谱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1992年

7 陆爽;张爱华;黄晓欣;任渝江;;碳酸锂对抗化学诱导大鼠肝癌的作用[A];中国环境诱变剂学会抗诱变剂和抗癌剂专业委员会第三次全国学术会议、中国毒理学会生化与分子毒理专业委员会第五届学术交流会、贵州省环境诱变剂学会成立大会暨首届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4年

8 付守鹏;王玮;杨占清;刘颖;刘英;袁川评;王凯;崔伟;陈巍;柳巨雄;;基于脑-肠轴的IL-6在大鼠IBD过程中的作用及其相关信号转导机制的研究[A];全国动物生理生化第十一次学术交流会论文摘要汇编[C];2010年

9 段秀梅;谭岩;;DEAE-Sepharose阴离子交换柱一步纯化重组人IL-6[A];“加入WTO和科学技术与吉林经济发展——机遇·挑战·责任”吉林省第二届科学技术学术年会论文集(下)[C];2002年

10 张伟;刘婷;龚静鸣;;电化学诱导生物矿化合成新颖的壳聚糖-碳酸钙纳米材料及其在组织工程中的应用[A];第十一届全国电分析化学会议论文摘要(1)[C];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袁雪薇;化学诱导成纤维细胞为子宫腺上皮及其功能研究[D];东北农业大学;2019年

2 聂秀玲;化学诱导启动子的克隆、定点突变及功能分析[D];中国农业大学;2003年

3 陈焰;大鼠化学诱导性结肠炎模型的建立及云母干预治疗机制探讨[D];浙江大学;2008年

4 胡炜;人骨髓干细胞特性及电针诱导其向成骨细胞分化的实验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09年

5 郑永权;小麦幼苗中丁布的含量、活性与诱导效应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4年

6 丁小文;叶绿酸铜钠预防化学诱导大肠肿瘤的实验研究及对HT29肠癌细胞的体外抑制作用研究[D];浙江大学;200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力;半奥氏体沉淀硬化不锈钢的电化学诱导退火研究[D];北京化工大学;2012年

2 商景慧;电化学诱导退火处理工艺的改进研究[D];北京化工大学;2008年

3 曾致

本文编号:279110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swyx/279110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906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