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生物医学论文 >

生物工程用新型低弹性模量钛合金材料研究

发布时间:2020-09-24 18:00
【摘要】:生物钛合金材料的研究是随着人们对健康的需求以及生活质量的提高而发展起来的。它经历了纯钛、传统TC4(Ti6Al4V)合金、无铝钛合金、无钒无铝钛合金,低弹性模量钛合金等几个阶段。本论文以研究低弹性模量钛合金材料为目的,分别对钛铌合金,钛铌钽锆合金进行了研究。首先探索了铌含量对钛铌二元合金弹性模量的影响,然后运用正交法及d-电子理论对钛铌钽锆合金的成分进行了设计。利用光学显微镜,扫描电镜(SEM),X射线衍射(XRD)研究了材料在不同热处理状态下的组织结构,并进行了力学性能及弹性模量测试,并对性能较好的Ti20Nb13Ta13Zr合金作了膨胀性能测定和差热分析。在X衍射的基础上,对合金中存在的组织作了晶格常数分析。最后与中国医科大学合作,研究了材料的生物腐蚀性能。 钛铌系列二元合金在固溶状态下均具有较低的弹性模量,是TC4合金(约110GPa)的50%~70%;Ti-20Nb合金最低,约58GPa。拉伸强度较低,Rm为635±30MPa,R_(p0.2)为330~370MPa。伸长率及断面收缩率都较高,分别为19%~32%和31%~69%,塑性优异。 Ti20Nb13Ta13Zr合金是在钛铌二元合金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综合力学性能较好的合金。它在固溶状态下弹性模量可达62GPa,抗拉强度可达650MPa,屈服强度达480MPa。在时效状态下,可达68GPa,力学性能Rm≥720MPa,R_(p0.2)≥620,A≥10%,Z≥20%,均达到指标要求。 钛铌及钛铌钽锆合金在固溶状态下淬火时,发生马氏体转变,显微组织主要是针状马氏体α+β_(亚稳)相,部分合金中存在针状α相。时效状态下的合金,当时效温度在300~400℃左右时,合金组织为α+β+ω相,由于硬脆相ω的析出,合金的弹性模量、拉伸强度均较高,但塑性较差;当时效温度在500℃左右时,合金组织为α+β相,在β原始晶界及晶内,α+β呈弥散析出,具有较好的综合力学性能。时效状态下合金弹性模量相对固溶态有所升高。 Ti20Nb13Ta13Zr在模拟人体体液(SBF)中浸泡90天,用扫描电镜观察,未发现明显的腐蚀痕迹,说明该合金具有良好的生物耐蚀性。
【学位授予单位】:机械科学研究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5
【分类号】:R318.08
【图文】:

凝壳炉,真空,X射线探伤,电子万能试验机


锭及取样位置见图2.2。在环型铸锭上用线切割切取中并取样加工中3mnlx40皿试样进行对所取得试棒进行X射线探伤并加工成中6mnl的标准试样(尺寸见用设备为电子万能试验机CSS一1120金相试样取自力学性能试.样夹则对试样表面进行磨制处理,HNo3溶液+8sml水)进行腐蚀,进行显微组织观察,用D/mxa再用采用250P0

试样尺寸,拉伸性能,显微偏析,铸造应力


真空热处理炉铸态的钦合金由于存在如显微偏析,铸造应力等诸多缺陷,不宜

显微组织,弹性模量,相组织,析出相


(e)图2.7Ti一Nb系列合金的显微组织(a)15%Nb(b)20%Nb(e)25%Nb(d)30%Nb(e)35%Nb400X通过观察合金组织、X射线衍射分析可知,Ti一Nb系列合金的显微组织主要是刀相十a’相组织,其中图中黑色针状组织为析出相a“’,白色组织为基体相刀。随着合金中协含量的不同,析出相-a的形状和数量也有所不同。图2.8、2、9为Ti一ZONb、Ti一巧Nb合金的衍射分析结果。Ti25Nb、Ti3oNb合金除有刀相.、a’相外,还存在a’相和。相。研究表明a’相的硬度比澎相高但较a相低,所以a’相组织具有较高的弹性模量,a“相具有较低的弹性模量[44一#5],但都较a相低。此外,刀相也具有较低的硬度和弹性模量。刀相和a一相共同造成较低的弹性模量,合理

【引证文献】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黄光明;氢化钛粉制备多孔钛工艺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1年

2 王立强;冷加工及热处理对TM50钛合金组织与性能的影响[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6年

3 段洪涛;生物医用低弹性模量钛合金组织与性能的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8年

4 计双兴;生物医用钛合金Ti-34Nb-6Zr的组织及性能研究[D];天津大学;2007年

5 王泽;生物医用多孔钛基表面复合材料的制备与性能表征[D];暨南大学;2008年

6 杜春雷;纤维缠绕型多孔钛的制备及表面改性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9年

7 牛中杰;高弹高塑性TC26钛合金板材热轧与热处理的组织和性能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0年

8 蔡春波;Ti-24Nb-4Zr-7.9Sn合金制备及性能研究[D];湖南科技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282607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swyx/282607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1be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