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水溶性的金属有机骨架的构建及其抗菌活性研究
【学位单位】:南方医科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9
【中图分类】:R318.08;O641.4
【部分图文】:
Mm?cluster?[Co,(H:〇X〇:CR)4(H:0)4]??A舍??图1.1?TDM8—与钴离子形成的多面体配位构型(碳,灰色;氧,红色;钴,洋红色)??Figure?1.1?The?connection?mode?of?the?TDM8-?anion?and?cobalt?cations?displaying?polyhedral??geometry?(carbon,?grey;?oxygen,?red;?cobalt,?magenta).??2014年,Lu等人[45]以含羟基和吡啶基的芳香羧酸为配体在水热条件下合??成?了两种新型的?Ag?MOFs?[Ag2(0-IPA)(H20),(H30)]?(1,HO-H2IPA?=??5-hydroxyisophthalic?acid)和[Ag5(PYDC)2(OH)]?(2,H2PYDC?=?pyridine-3,??5-dicarboxylic?acid)。合成出的两种MOFs具有由不同棒状分子组成的三维结构。??这两种MOFs的结构都有利于银离子的缓慢释放。作者分别选择了革兰氏阴性??菌大肠杆菌和革兰氏阳性菌金黄色葡萄球菌作为模型,进行了一系列实验研究。??采用光密度测定法[46]测定化合物1和2的MIC值。化合物1和2对大肠杆菌的??MIC分别为5-10和10-15?ppm
??[Ag2(Cedcp)]分子(图2.1a)。在MOF?1的空间结构中,Ag(l)与Ag(l)之间通过??一个/^5〇/2:/73)-<:00的两个0进行链接,Ag⑵与Ag⑵之间通过一个??//5〇72:/73)-COO?的两个?0?和一个?//5〇72:;73)-COO?的中?//3-0?进行链接,Ag⑴与??Ag⑵之间通过一个妁(W)-COO,?一对//5G/2:a73)-COO中的一个羧基上;/3-0??和另一个羧基上的/72-〇链接,如此链接在《轴方向形成一维链状结构(图??2.1b-e)。该一维链状结构通过配体上羧基与相邻的六根链相连,从而形成结构??紧密的三维结构(图2.If)。化合物1的重要键长与键角详见表2.2。??(d)?.???.???.?(e)?(f)???參??图2.1?(a)?MOF?1不对称单元结构;沿c轴(b)和a轴(c)方向观测到的Ag+与配体上的羧基??形成的一维链状结构;沿c轴(d)和a轴(e)方向观测到的Ag+与配体形成的一维链状结构;??(f)化合物1沿〇轴观察到的三维结构,原子颜色:Ag(l)(蓝绿色),Ag(2)(绿松石色),??0?(红色)
2.2.3?化合物[Cu(Cdcbp)(bipy)(H20)2|n(3)的晶体结构??化合物3属于单斜晶系,空间群为C2/c,其每个不对称单元中含有两个占??有率为0.5的Cu2+,两个半个bipy分子,一个Cdcbp分+和两个水分子(图2.3a),??Cdcbp配体苯环上的两个羧基以单齿方式依次链接Cu(丨I),在Z轴方向形成一维??链状结构。相邻的一维链状的距离近似一个bipy配体长度加上两个Cu-N键长,??因此,该链状结构在y轴方向进一步通过bipy链接,在6c面形成二维网格状??结构(图2.3b)。值得一提的是,配体嗡环上的羧基未能与金属离子进行配位,??只是起到电荷平衡的作用。化合物3的重要键长与键角详见表2.4。??W?l?,轉減??图2.3(a)MOF3不对称单元结构;(b)MOF3的二维网格平面结构,原子颜色:Cu⑴(蓝??绿色),Cu(2)(绿松石色),O?(红色),N?(蓝色),C?(黑色)??Figure?2.3?(a)?The?asymmetric?unit?structure?in?3;?(b)?The?two?grid?dimensional?structure?for?3.??Color?codes:?Cu(l)?(teal)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彭瑞华;;头孢菌素的“世代”观[J];湖北医药导报;1987年02期
2 刘鹏;;氧氟沙星(Ofloxacin)[J];国外医药.合成药.生化药.制剂分册;1987年05期
3 HAROLDC.NEU.M.D;刘华珍;;抗菌活性、细菌耐药性和抗菌药理学使用新药剂能否收到费用效益?[J];微生物学杂志;1987年04期
4 毛培宏;;用L-干燥法和琼脂移植法保藏的放线菌的抗菌活性[J];国外药学(抗生素分册);1987年02期
5 虞瑞尧;;硫康唑抗菌活性和对浅部真菌病疗效复习[J];皮肤病防治;1987年Z2期
6 林赴田;;氟喹诺酮类抗菌剂的进展[J];天津医药;1987年10期
7 王瑞绵;戎诚兴;张世明;叶汉增;郑哲红;孟运莲;黄宜基;;赖氨酸月桂基酯在小鼠活体内抗菌活性的研究[J];湖北医学院学报;1987年01期
8 郑天凌;小定鞭金藻的抗菌活性研究[J];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88年02期
9 郭惠元,孙兰英,汤云,阎桂华,张致平;吡酮酸类抗菌药物的研究——Ⅵ.7-氯-6-氟-1-乙基-1,4-二氢-4-氧吡啶(2,3-c)并哒嗪-3-羧酸及其衍生物的合成与抗菌活性[J];药学学报;1988年08期
10 王玉芬,王浴生;Ceftazidime的抗菌活性、药代动力学特性及临床应用[J];国外药学(抗生素分册);1988年01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代江坤;Harman等β-咔啉系列抗菌衍生物的设计合成及其作用机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9年
2 周义文;家蝇抗菌肽分离纯化抗菌活性及分子结构研究[D];重庆医科大学;2004年
3 陆志科;竹叶生物活性成分提取分离及其抗菌活性研究[D];中南林学院;2004年
4 刘开湘;7-[(1S,4S)-3,3-二甲基-2-氧杂-5-氮杂二环[2.2.1]庚烷基]-喹诺酮及其类似物的合成及抗菌活性的研究[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2002年
5 韩红娜;青霉烯类抗生素法罗培南与酯型新化合物的合成及抗菌活性研究[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2001年
6 胡来兴;美罗培南的合成研究与1,3,4-噻二唑碳青霉烯类新化合物的合成及抗菌活性测定[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2000年
7 路福平;无抗菌活性放线菌的激活和抗生素筛选新方法的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1996年
8 黄勋;无机抗菌复合材料的制备、抗菌活性及其抗菌机理研究[D];中南大学;2007年
9 枚春成(MAI XUAN THANH);二级结构对抗菌肽的抗菌活性及特异性的影响[D];吉林大学;2013年
10 李涛;PMMA骨水泥的生物活性和抗菌活性研究[D];北京协和医学院;201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陶腾州;刺参肠道源抗菌肽的分离、纯化及抗菌活性研究[D];烟台大学;2019年
2 杨静;抗菌肽Dermaseptin B2、改造肽表达体系的构建和抗菌活性比较研究[D];兰州大学;2019年
3 郑红芸;广西茅尾海红树林根围淤泥放线菌多样性及抗菌活性[D];桂林医学院;2019年
4 范程;具有水溶性的金属有机骨架的构建及其抗菌活性研究[D];南方医科大学;2019年
5 李衍荷;红树林真菌多色青霉和细孢枝孢菌以及蕲艾次级代谢产物及其抗菌活性研究[D];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2017年
6 李文茜;抗菌多肽修饰银纳米粒的抗菌活性研究[D];郑州大学;2019年
7 刘钰颖;金属配合物线粒体成像和抗菌活性研究[D];广东药科大学;2018年
8 王蕾;猕猴桃多肽的制备工艺及其抗菌活性的研究[D];西北大学;2018年
9 段欣冉;高通量筛选平台用于清热解毒中药的体内抗菌活性研究[D];广东药科大学;2018年
10 刘敬如;基于FtsZ的二氢喹唑啉和菲啶类衍生物的设计、合成和抗菌活性研究[D];山东大学;2018年
本文编号:283947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swyx/28394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