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生物医学论文 >

Bio-oss骨粉对人胎盘源间充质干细胞体外成骨活性影响的研究

发布时间:2020-11-04 06:14
   目的与背景:由外伤、肿瘤、拔牙后牙槽骨吸收等原因导致的牙槽骨缺损将直接影响患者心身健康,也成为口腔各专科医生急需解决的问题。近几年出现的骨组织工程技术有可能解决这一难题,那么如何研制出可血管化、成骨效率高、对机体毒副作用小的组织工程骨自然成了目前研究的热点及焦点。本实验采用人胎盘源间充质干细胞(HPMSCs)作为种子细胞,Bio-oss骨粉作为支架材料共同培养欲构建组织工程骨。近年对骨组织工程种子细胞的研究多集中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国内外对人胎盘源间充质干细胞的研究较少。它是通过体外对胎盘的分离提取出的具有干细胞特点的一类间充质细胞,具有供应充足,取材方便,不受伦理学约束的优点。Bio-oss小牛无机骨粉颗粒是一种已经应用于临床治疗的生物材料,经过众多学者研究证明它具有较好的孔隙率及生物相容性。因此,本实验将人胎盘源间充质干细胞与Bio-oss结合,观察人胎盘源间充质干细胞(HPMSCs)与Bio-oss骨粉结合后的增殖分化情况,探讨以人胎盘源干细胞(HPMSCs)作为种子细胞,Bio-oss骨粉作为支架材料联合构建组织工程化生物衍生骨的可能性。实验方法:无菌条件下采用原代细胞分离培养技术获得人胎盘源间充质干细胞,在CO2常温孵育箱中进行常规细胞培养。分别采用以下方法进行检测:(1)第三代细胞采用MTT方法连续8天进行细胞增殖检测,观察细胞形态及生长特点。(2)在成骨诱导液培养下进行成骨细胞诱导,21天后进行茜素红染色观察,并将细胞分为成骨诱导实验组和基础培养对照组组,在诱导第3天、7天、14天三个时间点对两组细胞进行碱性磷酸酶(ALP)检测,比较实验组和对照组的成骨分化情况。(3)成脂诱导液下进行成脂肪细胞诱导,21天后红油O染色观察。(4)将第三代细胞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实验组细胞与Biooss骨粉复合培养,对照组细胞单独培养,在培养第2、4、6、8天采用MTT方法检测两组细胞增殖情况,采用BCA方法检测蛋白含量,ALP检测细胞碱性磷酸酶含量。结果:1.连续8天MTT结果显示:随着细胞培养时间的增加,OD值逐渐变大,表明细胞逐渐增多。2.成骨诱导后可见红色钙结节,且ALP检测结果显示诱导组细胞碱性磷酸酶含量高于非诱导组。成脂诱导后可见明显脂滴。3.MTT、ALP及BCA结果显示:细胞与骨粉结合后实验组与对照组检测值无统计学差异。结论:人胎盘源间充质干细胞与Bio-oss骨粉结合后细胞增殖分化等生物特性与单独细胞培养组无显著性差异。因此,以人胎盘源间充质干细胞作为种子细胞与Bio-oss骨粉结合构成组织工程骨是可行的。
【学位单位】:吉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6
【中图分类】:R783.1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中英文词对照表
第1章 引言
第2章 实验研究
    2.1 实验材料
        2.1.1 设备与仪器
        2.1.2 试剂与材料
    2.2 实验方法
        2.2.1 细胞培养
        2.2.2 MTT法绘制细胞生长曲线
        2.2.3 细胞诱导分化
        2.2.4 人胎盘源间充质干细胞(HPMSCs)与Bio-oss骨粉复合培养
        2.2.5 MTT法检测复合培养后两组细胞增殖情况
        2.2.6 BCA法检测复合培养后两组细胞内蛋白含量
        2.2.7 ALP法检测复合培养后两组细胞碱性磷酸酶含量
        2.2.8 统计学分析
第3章 实验结果
    3.1 HPMSCs形态学观察
    3.2 细胞生长曲线
    3.3 成骨诱导后定性定量分析
        3.3.1 诱导后茜素红染色
        3.3.2 诱导后细胞内ALP定量检测
    3.4 成脂诱导后红油O染色
    3.5 Bio-oss骨粉与HPMSCs复合培养后两组细胞比较
        3.5.1 Bio-oss骨粉与HPMSCs复合培养后细胞的增殖情况检测
        3.5.2 Bio-oss骨粉与HPMSCs复合培养后细胞内总蛋白含量检测
        3.5.3 Bio-oss骨粉与HPMSCs复合培养后细胞内ALP含量检测
第4章 讨论
第5章 结论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本刊编辑部;;我国首家间充质干细胞库在天津落成[J];中国药业;2006年07期

2 张鑫;赵桂秋;;间充质干细胞在眼科领域的研究与应用[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2009年06期

3 史春梦;;间充质干细胞表述中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J];第三军医大学学报;2009年14期

4 瞿海龙;边剑飞;张冰;王颖;周英莲;;间充质干细胞临床应用的前景与困惑[J];医学研究与教育;2011年05期

5 郭子宽;;间充质干细胞及其临床应用中的几个问题[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2年01期

6 李炳尧;武晓云;吴岩;;间充质干细胞的分离与培养:从实验室到临床[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3年14期

7 吴实;邓列华;;皮肤间充质干细胞在促进皮肤愈合中的作用[J];实用皮肤病学杂志;2013年03期

8 吴清法,王立生,吴祖泽;间充质干细胞的来源及临床应用[J];军事医学科学院院刊;2002年03期

9 黄定强;间充质干细胞的研究进展[J];国外医学(耳鼻咽喉科学分册);2003年03期

10 付文玉,路艳蒙,乔东访,朴英杰;运用组织工程学原理构建间充质干细胞的三维培养体系[J];潍坊医学院学报;2003年03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皓;五指山小型猪OCT-4、SOX-2基因在骨髓间充质与脐带间充质干细胞中的过表达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3年

2 孔德晓;间充质干细胞及胰岛素分泌细胞治疗糖尿病的临床及应用基础研究[D];山东大学;2015年

3 董苑;SDF-1复合PDPBB的构建及对间充质干细胞趋化影响的研究[D];昆明医科大学;2015年

4 王磊;诱导胎盘来源间充质干细胞向成牙骨质细胞分化的实验研究[D];山东大学;2015年

5 房贺;连接黏附分子A在促进MSC修复CC14肝损伤中的作用及其机制[D];第二军医大学;2015年

6 陈洁;间充质干细胞外泌体对急性肺损伤小鼠的影响及相关机制的实验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医学院;2015年

7 许婷;转化生长因子β1在蟑螂过敏原诱导的哮喘中对间充质干细胞募集迁移的影响[D];南方医科大学;2015年

8 周雅丽;携氧间充质干细胞对胃癌化疗效果的影响及其机制研究[D];兰州大学;2015年

9 沈舒宁;CKIP-1负调控间充质干细胞成骨分化研究[D];第四军医大学;2015年

10 姚惟琦;脂肪来源间充质干细胞治疗急性肾损伤[D];武汉大学;201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超;小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中AC基因亚型的表达及AC3对其纤毛长度的影响[D];河北大学;2015年

2 林涛;壳聚糖水凝胶复合脂肪间充质干细胞修复兔关节软骨缺损的实验研究[D];川北医学院;2015年

3 彭龙英;心肌营养素1促进人脐血间充质干细胞神经分化存活及PI3K/Akt信号通路机制研究[D];遵义医学院;2015年

4 乔晓慧;酸性环境对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的影响[D];内蒙古大学;2015年

5 张红霞;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的分离、鉴定及其对人肺癌细胞恶性表型的影响[D];内蒙古大学;2015年

6 顾立超;BTK抑制剂对间充质干细胞miR-21的调节作用[D];河北联合大学;2014年

7 王文杰;鸭胚间充质干细胞生物学特性及其移植修复肝损伤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5年

8 张猛;血管内皮前体细胞对间充质干细胞分化潜能的影响[D];石河子大学;2015年

9 马丽媛;利用MyoD基因诱导绵羊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分化为成肌细胞的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15年

10 宋维文;MicroRNA-133诱导绵羊间充质干细胞分化为成肌细胞的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286974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swyx/286974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967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