磁敏感成像和灌注成像评估星形细胞肿瘤病理级别及血管生成的研究
发布时间:2021-02-02 12:17
一、星形细胞肿瘤SWI半量化评估与病理分级的相关性研究目的:评估星形细胞肿瘤磁敏感成像(susceptibility-weighted imaging,SWI)在病理分级方面的临床应用价值,提出能准确反映肿瘤病理分级且简单实用的半量化指标。对象和方法:98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星形细胞肿瘤患者,男56例,女42例,年龄8-79岁。其中,毛细胞型星形细胞瘤(Ⅰ级)8例,多形性黄色星形细胞瘤(Ⅱ级)1例,弥漫性星形细胞瘤(Ⅱ级)23例,间变性星形细胞瘤(Ⅲ级)22例,胶质母细胞瘤(Ⅳ级)44例。所有患者于术前应用Siemens3.OT磁共振成像仪行MRI平扫和增强检查及SWI检查。SWI数据经后处理形成幅度图(magnitude image)、相位图(phase image)、磁敏感图(susceptibility image)及最小密度投影图(minimums intensity projection, SWIMinIP),观察肿瘤内磁敏感低信号区(intratumor susceptibility hypo intensity area, ITSHIA)并按照相应的标准评分,得到ITSHI...
【文章来源】:天津医科大学天津市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110 页
【学位级别】:博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研究现状、成果
研究目的、方法
一、星形细胞肿瘤SWI半量化评估与病理分级的相关性研究
1.1 对象与方法
1.1.1 实验对象
1.1.2 MR成像方法
1.1.3 数据处理
1.1.4 分析指标及项目
1.1.5 统计学分析
1.2 结果
1.2.1 星形细胞肿瘤常规MRI和SWI表现
1.2.2 不同ITSHIA半量化指标与增强SWI前后的差异性分析
1.2.3 不同级别星形细胞肿瘤(Ⅰ~Ⅳ级)ITSHIA半量化评估
1.2.4 ITSHIA半量化数值与星形细胞肿瘤级别(Ⅱ、Ⅲ、Ⅳ级)相关性
1.2.5 不同ITSHIA半量化指标区分星形细胞肿瘤高、低级别的效能
1.3 讨论
1.3.1 SWI简介
1.3.2 SWI评估星形细胞肿瘤的理论基础及影像学特点
1.3.3 肿瘤SWI结果分析方法
1.3.4 SWI对星形细胞肿瘤病理分级的价值及效能
1.3.5 本研究不足和展望
1.4 小结
二、星形细胞肿瘤SWI半量化评估与灌注成像的相关性研究
2.1 对象与方法
2.1.1 实验对象
2.1.2 MR成像方法
2.1.3 数据处理
2.1.4 分析指标及项目
2.1.5 统计学分析
2.2 结果
2.2.1 不同级别星形细胞肿瘤间PI参数的比较
瘤内max所对应ITSHIA形态的比较"> 2.2.2 不同级别星形细胞肿瘤rrCBV瘤内max所对应ITSHIA形态的比较
瘤内max和rrCBV瘤周max的相关性"> 2.2.3 不同ITSHIA指标与rrCBV瘤内max和rrCBV瘤周max的相关性
2.2.4 比较SWI与PI各指标评估高、低级别星形细胞肿瘤的效能
2.3 讨论
2.3.1 PI评估星形细胞肿瘤分级的原理及价值
2.3.2 SWI评估星形细胞肿瘤分级的原理及价值
2.3.3 PI及SWI评估星形细胞肿瘤分级的相关性及差异
2.3.4 PI与SWI区分高、低级星形细胞肿瘤的价值
2.4 小结
三、星形细胞肿瘤SWI、PI与MVD、VEGF的相关性研究
3.1 对象与方法
3.1.1 实验对象
3.1.2 MR成像方法
3.1.3 数据处理
3.1.4 MVD及VEGF测定
3.1.5 分析项目及指标
3.1.6 统计学分析
3.2 结果
3.2.1 不同级别星形细胞肿瘤间MVD的比较
3.2.2 不同级别星形细胞肿瘤间VEGF表达程度的比较
3.2.3 SWI、PI中各指标与MVD技术、VEGF表达程度的相关性
3.2.4 SWI、PI中各指标与VEGF表达程度的关系
3.3 讨论
3.3.1 星形细胞肿瘤血管生成及肿瘤分级与MVD,VEGF的相关性
3.3.2 PI、SWI与MVD、VEGF的相关性
3.3.3 本研究的不足
3.4 小结
全文结论
论文创新点
研究方向
参考文献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综述 磁敏感加权成像原理及其在脑肿瘤评估及胶质瘤分级方面的应用
参考文献
致谢
本文编号:3014683
【文章来源】:天津医科大学天津市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110 页
【学位级别】:博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研究现状、成果
研究目的、方法
一、星形细胞肿瘤SWI半量化评估与病理分级的相关性研究
1.1 对象与方法
1.1.1 实验对象
1.1.2 MR成像方法
1.1.3 数据处理
1.1.4 分析指标及项目
1.1.5 统计学分析
1.2 结果
1.2.1 星形细胞肿瘤常规MRI和SWI表现
1.2.2 不同ITSHIA半量化指标与增强SWI前后的差异性分析
1.2.3 不同级别星形细胞肿瘤(Ⅰ~Ⅳ级)ITSHIA半量化评估
1.2.4 ITSHIA半量化数值与星形细胞肿瘤级别(Ⅱ、Ⅲ、Ⅳ级)相关性
1.2.5 不同ITSHIA半量化指标区分星形细胞肿瘤高、低级别的效能
1.3 讨论
1.3.1 SWI简介
1.3.2 SWI评估星形细胞肿瘤的理论基础及影像学特点
1.3.3 肿瘤SWI结果分析方法
1.3.4 SWI对星形细胞肿瘤病理分级的价值及效能
1.3.5 本研究不足和展望
1.4 小结
二、星形细胞肿瘤SWI半量化评估与灌注成像的相关性研究
2.1 对象与方法
2.1.1 实验对象
2.1.2 MR成像方法
2.1.3 数据处理
2.1.4 分析指标及项目
2.1.5 统计学分析
2.2 结果
2.2.1 不同级别星形细胞肿瘤间PI参数的比较
瘤内max所对应ITSHIA形态的比较"> 2.2.2 不同级别星形细胞肿瘤rrCBV瘤内max所对应ITSHIA形态的比较
瘤内max和rrCBV瘤周max的相关性"> 2.2.3 不同ITSHIA指标与rrCBV瘤内max和rrCBV瘤周max的相关性
2.2.4 比较SWI与PI各指标评估高、低级别星形细胞肿瘤的效能
2.3 讨论
2.3.1 PI评估星形细胞肿瘤分级的原理及价值
2.3.2 SWI评估星形细胞肿瘤分级的原理及价值
2.3.3 PI及SWI评估星形细胞肿瘤分级的相关性及差异
2.3.4 PI与SWI区分高、低级星形细胞肿瘤的价值
2.4 小结
三、星形细胞肿瘤SWI、PI与MVD、VEGF的相关性研究
3.1 对象与方法
3.1.1 实验对象
3.1.2 MR成像方法
3.1.3 数据处理
3.1.4 MVD及VEGF测定
3.1.5 分析项目及指标
3.1.6 统计学分析
3.2 结果
3.2.1 不同级别星形细胞肿瘤间MVD的比较
3.2.2 不同级别星形细胞肿瘤间VEGF表达程度的比较
3.2.3 SWI、PI中各指标与MVD技术、VEGF表达程度的相关性
3.2.4 SWI、PI中各指标与VEGF表达程度的关系
3.3 讨论
3.3.1 星形细胞肿瘤血管生成及肿瘤分级与MVD,VEGF的相关性
3.3.2 PI、SWI与MVD、VEGF的相关性
3.3.3 本研究的不足
3.4 小结
全文结论
论文创新点
研究方向
参考文献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综述 磁敏感加权成像原理及其在脑肿瘤评估及胶质瘤分级方面的应用
参考文献
致谢
本文编号:301468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swyx/30146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