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生物医学论文 >

丝素/海藻酸钠膜药物缓释体系的构建及性能分析

发布时间:2021-07-09 10:22
  丝素蛋白是经蚕茧脱胶而成的天然高分子纤维蛋白,其由于优良生物相容性、物化特性和促伤口愈合功效,备受化妆品业、食品业乃至生物医学材料领域青睐。目前丝素基生物医学材料的基础和应用研究众多,但其临床应用仍未得到突破性进展,而该临床应用瓶颈主要源于:1)丝素为天然纤维蛋白,其获取和被利用过程难以控制,导致制备结果重复性差,难以为医疗产业提供可靠数据说明;2)再生丝素蛋白具有一定水溶特性,而消除该诟病的方法单一,且安全性有待进一步研究;3)丝素自身性能尚不可完全满足生物医学材料的众多标准,如:吸湿、形状、舒适等。而纯丝素基伤口敷料作为丝素基生物医学材料之一,虽然具备良好的抗拉强度和药物缓释功能,但若要满足理想型伤口敷料标准需解决如下问题:水溶、吸保湿性和舒适性差。故本论文选择以丝素(SF)为基材,以其药物缓释功效为主线,通过复合吸水性多糖纤维海藻酸钠(SA)以增强敷料吸保湿功能,添加挥发性交联剂戊二醛(GA)以降低敷料水溶性,添加甘油(Gly)以增加敷料舒适度,从而制备性能优越的丝素基药物缓释伤口敷料。即本试验筛选了丝素基膜敷料不溶于磷酸缓冲液(PBS)且可缓慢释放药物的SA,GA和Gly含量范... 

【文章来源】:西南大学重庆市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84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丝素/海藻酸钠膜药物缓释体系的构建及性能分析


丝素不同结晶形态示意图

等值线图,响应曲面,抗拉强度,等值线图


检测系数 R2是 0.6792,说明 67.92%的变量能用此模型解释,方程模型能较好地反应实验数据。4.3.3 模型分析由图 4-2 所示的两因素对 SF/SA-GA-Gly 膜抗拉强度值的三维曲面图和等值线图可知,GA和SA对SF/SA-GA-Gly膜抗拉强度值的影响均呈现随着各自含量的增加先上升,再下降的趋势。这是由于 SA 可以诱导丝素二级结构 α 螺旋像 β 折叠转变,结晶结构增多,但过量 SA 组分会因自身较弱的抗拉强度而削弱 SF/SA-GA-Gly 膜抗拉强度值;同时 GA 可以与 SF 交联,甚至 SA 和 Gly 互作,增强 SF/SA-GA-Gly 膜抗拉强度值,但过量 GA 挥发不完全,以湿润状态残留于膜内而降低了 SF/SA-GA-Gly 膜抗拉强度值。Design-Expert 软件的分析结果表明 SA 含量占丝素质量比为 0.7%,GA 含量占总体积比为1.06%是最优的SF/SA-GA-Gly膜制备条件,此时SF/SA-GA-Gly膜抗拉强度值达16.60MPa。BA

酰胺,红外特征,二级结构,红外光谱


6.3.2 红外光图谱分析红外光谱是证实高分子材料二级结构变化常用的仪器分析手段。本实验制备所得敷料膜红外特征吸收峰值见表 6-1。图 6-2a 是纯 SA 膜的红外光谱,其特征峰位有 3377.89cm 1,1612.30 cm 1和 1416.92 cm 1分别对应其 O-H,对称和不对成-COOH 伸缩振动[159]。对比纯 SF 酰胺键红外特征吸收峰位的二级结构归属 1)β 折叠:酰胺 I(1625~1640cm 1),酰胺 II(1515~1525 cm 1),酰胺 III(1222~1250 cm 1),酰胺 IV(700 cm 1);2)α 螺旋:酰胺 I(1650~1658cm 1),酰胺 II(1545 cm 1),酰胺 III(1290~1330 cm 1),酰胺 IV(600 cm 1);3)无规卷曲:酰胺 I(1640~1660 cm 1),酰胺 II(1535~1545 cm 1),酰胺 III(1250~1270 cm 1),酰胺 IV(650 cm 1);4)β 转角:酰胺 I(1660~1695 cm 1), 1图 6-1 SA(a)、SF(b)、SF-GA(c)、SF-Gly(d)、SF/SA(e)、SF/SA-GA(f)、SF/SA-Gly(g)和 SF/SA-GA-Gly(h)膜形貌图Fig. 6-1 Membrace morphology of SA(a), SF(b), SF-GA(c), SF-Gly(d), SF/SA(e),SF/SA-GA(f), SF/SA-Gly(g) and SF/SA-GA-Gly(h).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丝素基伤口敷料研究进展[J]. 高保东,张岩,唐文超,赵诏,王鑫,徐水,朱勇.  纺织学报. 2016(07)
[2]生物敷料的研究进展[J]. 张劲峰,郝建波,张劲鹏,罗波,刘鹏.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2015(02)
[3]甲醇-水混合溶剂后处理制备丝素蛋白膜及其药物释放研究[J]. 韦俏娜,马林,黄爱民,杨华,龚珠萍,强盼盼,张丽.  化学学报. 2012(06)
[4]丝素/纳米SiO2凝胶共混膜的制备及性能测试[J]. 徐水,张胡静,李雯静,傅蕾,李圣春,侯春春,朱勇.  蚕业科学. 2011(01)
[5]湿性敷料与干性敷料在中厚供皮区上应用的对比研究[J]. 代明盛,王李云,沈华强.  实用医学杂志. 2011(01)
[6]丝素蛋白多孔材料及其在组织工程领域的应用[J]. 高欣,张海萍,陈宇,朱良均,闵思佳.  纺织学报. 2008(10)
[7]静电纺再生丝素/明胶纳米纤维的结构与性能[J]. 鲍韡韡,王曙东,张幼珠,尹桂波,吴佳林,施德兵,董智慧,符伟国.  纺织学报. 2008(03)
[8]特布他林脉冲控释微丸体外释放度影响因素的研究[J]. 陈燕忠,张纪兴,吕竹芬,张蜀.  中国药师. 2004(10)
[9]再生丝素蛋白/海藻酸盐包药微胶囊的结构与释药性能[J]. 韩龙龙,张幼珠,尹桂波.  精细化工. 2004(07)
[10]用海藻酸钠改善丝素膜的物理性能[J]. 唐人成.  现代丝绸科学与技术. 1993 (03)



本文编号:327356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swyx/327356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2b3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