覆膜镍钛合金支架管一期修复结直肠穿孔的实验研究
发布时间:2023-09-21 19:02
目的探讨覆膜镍钛合金支架管(LF-NTST)对一期修复结直肠穿孔的效果。方法采用西藏小型猪建立结直肠穿孔动物模型,设传统手术组及LF-NTST组,于术后第7、14、21天检测爆破压(BP),以及愈合部位组织中羟脯氨酸含量(HC)、微血管密度(MVD),评价穿孔愈合情况。结果手术后第7、14天,LFNTST组BP、HC与传统手术组比较均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后第21天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后第7天,LF-NTST组MVD明显高于传统手术组;手术后第21天,LF-NTST组胶原纤维较传统手术组多。结论 LF-NTST在动物实验中能体现出微创美观、安全有效地一期修复左半结直肠穿孔的效果。
【文章页数】:4 页
【文章目录】:
1 材料与方法
1.1 实验动物
1.2 主要仪器与试剂
1.3 方法
1.3.1 LF-NTST设计与制作
1.3.2 结直肠穿孔动物模型
1.3.3 传统手术修补结直肠穿孔
1.3.4 LF-NTST修补结直肠穿孔
1.3.5 肠穿孔部位爆破压的测定
1.3.6 肠穿孔部位羟脯氨酸含量(HC)检测
1.3.7 微血管密度(MVD)检测
1.4 统计学处理
2 结果
2.1 两组BP、HC比较
2.2 病理切片检查
2.3 愈合处肉芽组织中的MVD
3 讨论
本文编号:3848210
【文章页数】:4 页
【文章目录】:
1 材料与方法
1.1 实验动物
1.2 主要仪器与试剂
1.3 方法
1.3.1 LF-NTST设计与制作
1.3.2 结直肠穿孔动物模型
1.3.3 传统手术修补结直肠穿孔
1.3.4 LF-NTST修补结直肠穿孔
1.3.5 肠穿孔部位爆破压的测定
1.3.6 肠穿孔部位羟脯氨酸含量(HC)检测
1.3.7 微血管密度(MVD)检测
1.4 统计学处理
2 结果
2.1 两组BP、HC比较
2.2 病理切片检查
2.3 愈合处肉芽组织中的MVD
3 讨论
本文编号:384821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swyx/38482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