钛纳米管及不同化学诱导条件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成骨分化的影响
本文关键词:钛纳米管及不同化学诱导条件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成骨分化的影响
更多相关文章: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Ti O纳米管 成骨分化 地塞米松 α -双羟维生素D
【摘要】:目的:在不同培养基中,对比研究SD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s,MSCs)在Ti O2纳米管表面的成骨向分化特点。方法:分离并纯化MSCs,电化学阳极氧化法制备Ti O2纳米管。使用4种培养体系:常规培养体系、抗坏血酸+β-甘油磷酸钠培养体系、抗坏血酸+β-甘油磷酸钠+1α,25-双羟维生素D3培养体系、抗坏血酸+β-甘油磷酸钠+地塞米松培养体系,分别在光滑面纯钛片,管径30、70、100 nm的Ti O2纳米管表面培养MSCs,3、7、14 d后检测碱性磷酸酶活性;21 d后检测钙沉积量;14 d后real-time PCR检测成骨相关基因Runx2及OSX的表达。结果:同一种Ti O2纳米管结构表面,抗坏血酸+β-甘油磷酸钠+地塞米松组碱性磷酸酶活性(F=338.542,P=0.000)、钙沉积量(F=417.012,P=0.000)及成骨相关转录因子Runx2(F=14.419,P=0.000)和OSX(F=42.011,P=0.000)的表达均较其他组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同一种培养体系下,管径30 nm的Ti O2纳米管结构表面碱性磷酸酶活性(F=53.170,P=0.000)、钙沉积量(F=264.268,P=0.000)及成骨相关转录因子Runx2(F=3.196,P=0.037)及OSX(F=5.895,P=0.003)的表达均较其他组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培养体系与材料结构有交互作用(碱性磷酸酶活性(F=6.322,P=0.000)、钙沉积量(F=33.330,P=0.000)、OSX的表达量(F=2.825,P=0.015),其中抗坏血酸+β-甘油磷酸钠+地塞米松培养体系和管径30 nm的Ti O2纳米管结构是最佳组合。结论:MSCs的成骨向分化与材料的表面结构和诱导药物的化学刺激相关。在相同的Ti O2纳米管结构表面,MSCs在抗坏血酸+β-甘油磷酸钠+地塞米松培养体系下成骨向分化能力较好;在相同培养体系下,管径30 nm的Ti O2纳米管结构更有利于MSCs的成骨向分化;抗坏血酸+β-甘油磷酸钠+地塞米松培养体系和管径30 nm的Ti O2纳米管结构的组合条件最有利于MSCs的成骨向分化。
【作者单位】: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修复科、口腔疾病与生物医学重庆市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Ti O纳米管 成骨分化 地塞米松 α -双羟维生素D
【基金】:重庆市科委自然科学基金一般资助项目(编号:cstc2012jj A0178) 重庆市卫生局面上资助项目(编号:2012-2-121) 高等学校博士学科点专研基金新教师资助项目(编号:20125503120009) 重庆医科大学口腔医学院博士科研启动基金资助项目(编号:2011)
【分类号】:R782;R318.08
【正文快照】: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s,MSCs)是具有多向分化潜能的成体干细胞[1-2]。如何高效诱导其成骨向分化一直以来是骨组织工程研究的热点问题[3-9]。学者们普遍认为不同的培养基对MSCs成骨向分化的影响不同[5]。MSCs的体外分化不仅会受到培养基化学成分的影响,还会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杨丽;张荣华;谢厚杰;蔡宇;黄丰;;建立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稳定分离培养体系与鉴定[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2009年06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阳玉群;莫雪安;农伟东;杨龙秀;孔德燕;张泰鹏;刘金萍;;全骨髓贴壁改良培养法体外分离培养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J];广西医科大学学报;2013年02期
2 沈悠曲;王德平;叶松;;载银TiO_2纳米管阵列的制备及性能(英文)[J];硅酸盐学报;2014年03期
3 郭志君;周斌;高琴;王立军;胡盼;李玉宝;张利;;阳极氧化工艺参数对TiO_2纳米管形貌和性能的影响[J];功能材料;2014年06期
4 王明;杨生;邓锋;王璐;张翼;张赫;;不同管径钛纳米管对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增殖及成骨分化的影响[J];第三军医大学学报;2014年12期
5 王敬旭;丁祥龙;容明灯;周磊;;激光酸蚀联合纳米管的种植体表面粗化及分析[J];第三军医大学学报;2014年18期
6 于波;赵劲民;苏伟;李晓峰;许国杰;;不同周龄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体外培养的对比研究[J];广西医科大学学报;2014年02期
7 刘倩;李明;贾昭君;徐旭晨;成艳;郑玉峰;奚廷斐;魏世成;;多巴胺对纯钛表面二氧化钛纳米管载银的影响[J];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2014年S1期
8 徐广胜;寇宏超;刘向宏;李若琳;李金山;周廉;;不同介质溶液对多孔钛微观结构和力学性能的影响[J];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2014年S1期
9 王寒;赵根尚;周玉阳;高峰;张正升;何攀;李明;;SD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分离提纯及鉴定[J];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2012年05期
10 何丁文;殷嫦嫦;殷明;;全骨髓贴壁法分离培养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研究[J];九江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年04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晓峰;芒果苷对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缺氧损伤的保护机制研究[D];广西医科大学;2011年
2 赵科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对大鼠模型肺动脉高压的治疗作用及对ET-1表达影响的实验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3 房林;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促进皮肤创伤愈合的实验研究[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2010年
4 郝彦琴;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对急性肝衰竭大鼠肠源性内毒素血症的治疗作用及机制研究[D];山西医科大学;2010年
5 王薇;种植体微纳米形貌对成骨细胞行为影响的分子机制研究[D];第四军医大学;2013年
6 朱筱;1、Runx2甲基化状态变化对血管平滑肌细胞成骨样分化影响的研究 2、Vaspin对人成骨细胞凋亡的作用机制研究[D];中南大学;2012年
7 顾昕;二氧化钛纳米管材料成骨及抗菌实验研究[D];第二军医大学;2013年
8 丛锐军;滑膜间充质干细胞向纤维软骨分化的条件及分子机制研究[D];第二军医大学;2013年
9 肖冬明;面向植入体的多孔结构建模及激光选区熔化直接制造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3年
10 高远鹏;银、氮修饰二氧化钛基纳米材料的制备、结构和可见光催化性能[D];武汉大学;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徐静;Wistar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分离、培养及鉴定[D];吉林大学;2011年
2 李朝中;不同途径移植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至心肌梗死大鼠的实验研究[D];昆明医学院;2011年
3 谭亮;SD大鼠脊髓损伤后早期注射BMSCs对小胶质细胞影响的实验研究[D];福建医科大学;2011年
4 何凤璞;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体外诱导分化为血管平滑肌样细胞的实验研究[D];南京医科大学;2011年
5 翟旭;大鼠牙髓干细胞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分化成骨样细胞能力对比研究[D];北京协和医学院;2011年
6 许宝满;五种中药对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体外增殖活性影响的实验研究[D];南京中医药大学;2011年
7 王珊珊;不同浓度的bFGF和EGF对体外培养的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增殖的影响[D];福建医科大学;2010年
8 李祥炎;Ang-1基因修饰的Nestin阳性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治疗脊髓损伤的实验研究[D];福建医科大学;2010年
9 罗莎林;氯吡格雷对BMSCs移植治疗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D];南华大学;2012年
10 王琮仁;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同种异体修复关节软骨缺损的实验研究[D];中南大学;2012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杜俊杰,罗卓荆,胡蕴玉,李志创,吕荣;rhBMP-2在体内诱导成骨中I,II型胶原及碱性磷酸酶的表达[J];第四军医大学学报;2001年11期
2 杨芬;杨乃龙;;两种体外分离成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方法的比较[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2008年03期
3 贾秀娟;孙晓娟;徐丽丽;;特定微环境条件下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定向诱导分化为脂肪细胞[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2008年34期
4 白小文,闫实,刘宏胜,杨媛;骨髓基质干细胞在体外向软骨细胞分化[J];中华创伤骨科杂志;2005年05期
5 周敦华,黄绍良,吴燕峰,魏菁,陈戈煜,黎阳,包蓉;人间充质干细胞体外扩增及生物学特性的研究[J];中华儿科杂志;2003年08期
6 凌均h,
本文编号:52773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swyx/5277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