羟基磷灰石—壳聚糖—半水硫酸钙骨水泥增强骨质疏松性股骨转子间骨折内固定的生物力学评价
本文关键词:羟基磷灰石—壳聚糖—半水硫酸钙骨水泥增强骨质疏松性股骨转子间骨折内固定的生物力学评价
更多相关文章: 骨质疏松 转子间骨折 增强材料 内固定 生物力学
【摘要】:研究目的通过生物力学实验,比较和评价骨增强材料在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或Gamma钉固定股骨转子间骨折的生物力学性能,为临床应用提供科学依据。材料和方法取36具用福尔马林浸泡的尸体骨质疏松性股骨近端标本,制成不稳定型股骨转子间骨折(Evans-Jensen V型),分别用羟基磷灰石-壳聚糖-半水硫酸钙复合物型骨水泥(HA/CS/CSHA)及磷酸钙骨水泥(CPC)两种不同的内固定增强材料结合PFNA或Gamma钉固定。36具股骨近端标本共分为六组:HA/CS/CSHA结合PFNA固定组(A1组)、HA/CS/CSHA结合Gamma钉固定组(A2组)、CPC结合PFNA固定组(B1组)、CPC结合Gamma钉固定组(B2组)、PFNA固定组(C1组)、Gamma钉固定组(C2组),前4组为实验组,后2组为对照组。用生物力学测试机进行压缩试验,每个标本首先加载300N消除弹性蠕变,然后重新加载,记录每个标本在300N、600N、1200N处的位移值、最大负荷值及负荷位移曲线,生物力学实验后观察标本最大负荷下的变化和钉道周围骨组织与材料结合的剖面图和组织切片图,比较HA/CS/CSHA与CPC在加强内固定稳定性的生物力学性能差异,评价HA/CS/CSHA增强骨质疏松性股骨转子间骨折的生物力学效果。实验结果压缩试验结果显示:(1)股骨转子间骨折内固定后骨折端位移随负荷的增大而增大;(2)在300N、600N、1200N负荷下,材料类型不同,内固定方式相同时,不同材料组及对照组之间有统计学差别(P0.05),有材料组(HA/CS/CSHA材料组、CPC材料组)比无材料组(对照组)负荷位移值小,HA/CS/CSHA材料组比CPC材料组负荷位移值小;在300N、600N、1200N负荷下,内固定方式不同,材料相同时,PFNA固定组与Gamma钉固定组负荷位移均有统计学差别(P0.05),PFNA固定组比Gamma钉固定组位移小;(3)材料类型不同,内固定方式相同时,不同材料组及对照组之间最大负荷有统计学差别(P0.05),有材料组(HA/CS/CSHA材料组、CPC材料组)比无材料组(对照组)最大负荷大,HA/CS/CSHA材料组比CPC材料组最大负荷大;内固定方式不同,材料相同时,PFNA固定组与Gamma钉固定组最大负荷均有统计学差别(P0.05),PFNA固定组比Gamma钉固定组最大负荷大。结论在骨质疏松性股骨转子间骨折内固定中,添加骨增强材料有利于加强内固定的稳定性。羟基磷灰石-壳聚糖-半水硫酸钙复合物型骨水泥比传统磷酸钙骨水泥对内固定的稳定作用更好,力学效果好;在不稳定型骨质疏松性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治疗中,PFNA与Gamma钉比,内固定的力学效果好,生物力学优势明显。
【关键词】:骨质疏松 转子间骨折 增强材料 内固定 生物力学
【学位授予单位】:暨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TB332;R318.08
【目录】:
- 中文摘要3-5
- 英文摘要5-9
- 第一部分 绪论9-13
- 第二部分 材料与方法13-19
- 2.1 实验材料13
- 2.1.1 骨增强材料13
- 2.1.2 实验标本13
- 2.1.3 器材与设备13
- 2.2 实验方法13-19
- 2.2.1 股骨近端标本制备13-14
- 2.2.2 骨密度测量14
- 2.2.3 标本分组14
- 2.2.4 骨折内固定模型制备14-15
- 2.2.5 生物力学实验15
- 2.2.6 标本观察15-16
- 2.2.7 数据统计分析16-19
- 第三部分 实验结果19-33
- 3.1 标本骨密度值差异统计结果19
- 3.2 股骨转子间骨折固定后负荷-位移变化统计结果19-20
- 3.3 股骨转子间骨折固定后的最大载荷(失效载荷)20-21
- 3.4 标本观察21-33
- 第四部分 讨论33-44
- 4.1 HA/CS/CSHA作为骨增强材料的优势33-36
- 4.1.1 骨质疏松性转子间骨折增强材料的研究进展33-35
- 4.1.2 HA/CS/CSHA的特点与应用前景35-36
- 4.2 HA/CS/CSHA对增强骨质疏松性股骨转子间骨折的生物力学影响36-42
- 4.2.1 股骨转子间骨折内固定生物力学研究及其历史36-39
- 4.2.2 骨增强材料生物力学研究现状39-40
- 4.2.3 HA/CS/CSHA应用于股骨转子间骨折的生物力学研究40-42
- 4.3 本研究选择标本及制作骨折模型的特点42-43
- 4.4 本课题研究的不足43
- 4.5 对未来研究的展望和启示43-44
- 第五部分 结论44-45
- 参考文献45-52
- 英文缩写词表52-53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清单53-54
- 综述54-72
- 参考文献67-72
- 致谢72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慎宇;唐三元;谭文成;曾戎;杨辉;黄馨霈;夏吉生;屠美;;羟基磷灰石接枝壳聚糖表面改性及其复合水凝胶的生物相容性[J];材料研究学报;2015年11期
2 朱海波;马南;钟务学;;硅酸盐可吸收性骨水泥的动物体内生物学评价[J];实用骨科杂志;2015年10期
3 沈翔;张淑云;;股骨近端抗旋髓内钉置入和骨水泥型人工股骨双动头置换治疗老年转子间骨折的临床疗效[J];临床医学工程;2015年10期
4 肖镭;王肖虎;;Gamma钉、PFNA和DHS治疗骨质疏松性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比较[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5年12期
5 林周胜;孙鸿涛;夏雄智;江成;黎飞猛;;骨水泥、钉道植骨强化动力髋螺钉固定修复老年骨质疏松性股骨转子间骨折[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5年26期
6 刘景一;闫军;豆青军;贺新兵;杨晓飞;;骨水泥型人工髋关节置换治疗首次治疗失败的高龄股骨转子间骨折[J];中华创伤骨科杂志;2015年05期
7 薛震;牛丽媛;安刚;郭亚山;吕松岑;;纳米羟基磷灰石/壳聚糖/半水硫酸钙为可注射骨组织工程支架材料的可行性[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5年08期
8 江伟;刘跃洪;杨灵;徐巍;刘树平;张德盛;陈曦;汪红;;股骨近端锁定钢板与Gamma 3型髓内钉固定不稳定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生物力学研究[J];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2015年02期
9 王强;董利军;汪正宇;丁国正;杨民;周茂生;;股骨近端髓内钉InterTAN和股骨近端抗旋髓内钉治疗不稳定型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临床回顾研究[J];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2015年01期
10 张文明;林燕萍;李艳锋;;闭合复位外固定架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股骨转子间骨折[J];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2014年11期
,本文编号:55866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swyx/5586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