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米银活性炭纤维敷料在压疮治疗中的研究
发布时间:2017-08-06 01:05
本文关键词:纳米银活性炭纤维敷料在压疮治疗中的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压疮 纳米银 活性炭 敷料 抑菌 促愈合 治疗
【摘要】:研究背景 近年来,随着人口老龄化在中国正在加速,长期卧床患者人数在不断增加,压疮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根据临床流行病学研究,老年人及下肢活动障碍患者成为压疮的高危人群。而这些患者大多数身体基础情况较差,并伴有贫血、营养不良等全身系统疾病,往往不能耐受手术,只能通过换药治疗压疮创面,以延缓病情发展,改善身体状况。 在创面处覆盖生物敷料,是压疮非手术治疗中最常见的治疗手段。在伤口愈合的过程中,敷料可以起到暂时的屏障功能,防止伤口感染,为伤口愈合提供良好环境。目前临床上使用的主要敷料有普通棉制纱布、棉垫、大网眼棉制纱布、凡士林纱布等。 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传统敷料的单一性、局限性日益凸显。如对创面愈合无明显促进作用,没有对创面的保湿功能,肉芽组织容易长入纱网,诱导微生物粘附,浸润,以及敷料容易导致外源性感染等。这使研制一种可“一物多用”的新型敷料的需求迫在眉睫。 纳米银活性炭纤维敷料就是以活性炭纤维与纳米银为基质经改性后精制而成的新一代高科技医用复合敷料。顾名思义,它具备了纳米银和活性炭这两种敷料的特性。一方面,它可以发挥有效地吸收创面渗出液,杀死其中的细菌,,防止体外微生物的入侵,降低感染的几率。另一方面,它可以适当的释放保湿成分,以其自身的清洁过滤器,从而大大减少了对创面愈合有益的蛋白质,激素,酶,维生素,电解质和其他物质不必要的损失,发挥其强大的抑菌作用,。同时由于无纺布不粘连创面,避免了创面换药时的二次伤害。 在针对纳米银活性炭纤维敷料的抑菌及抗感染实验研究,该成果已经得到收益。但该敷料对治疗慢性溃疡疾病的效果,还未有文献报道,故进行此次实验研究和探讨。 研究目的 利用SD大鼠建立压疮动物模型,通过体外抑菌实验、动物实验观察纳米银活性炭纤维敷料在压疮治疗中的抗菌作用及愈合能力。 研究方法 1.体外抑菌实验: 从孵育18~24h的血平板培养物中,挑取4~5个菌落,制成1×109~2×109cfu/ml的菌悬液。用棉拭子沾取菌悬液在M-H平板上依3个方向(转60°)涂划,以保证接种物均匀分布。接种菌液后,待琼脂表面水分稍干后,即按要求贴上直径10mm的四种敷料片,15min内放入35℃孵箱孵育18~24h,观察抑菌圈大小。 2.动物实验:选取SD大鼠50只,雌雄随机,体重为230~250g,将其分为A、B、C、D、E五组,每组各10只,单独饲养。A组为纳米银活性炭Ag/AFC敷料组,B组为纳米银敷料组,C组为活性炭敷料组,D组为洗必泰凡士林敷料组,E组为空白对照组。在大鼠背部皮肤上设计一个4cmx2cm长方形皮肤区,脱毛后清洗消毒。沿标记区近头侧的横向切口切开,层次位于深筋膜下方。用眼科剪于标记区皮下组织游离,形成类似“口袋”状切口。将高温灭菌后的铁片植入,铁片长4cm,宽2cm,厚0.3cm,最后用4-0丝线缝合全层切口。术后第2天,将一块4cmx2cm大小的永久性磁铁(1200高斯)吸附于实验大鼠背部铁片植入区,作用2小时,然后移开,使该区皮肤的血流再灌注30分钟,此为一周期。每一天都需要重复4个周期,持续5天。最后,皮肤黑,硬,不出血的溃疡作为判断标准。压疮的动物模型建立完毕后,将各组敷料分别置于本组大鼠的创面处,打包固定。在压疮后第3天,7天,9天,11天,14天,21天的时间内进行观察,从肉眼观察创面愈合率计算每个敷料,从肉眼大体观察计算出各组敷料的创面愈合率,再取创伤组织进行组织学角度分析各组敷料创面愈合的差异性。 研究结果 1.抑菌圈:纳米银活性炭纤维敷料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绿脓杆菌的抑菌圈均比纳米银敷料、活性炭敷料、洗必泰凡士林敷料这三组敷料明显(p0.05)。说明了纳米银活性炭纤维敷料的抑菌效果优于纳米银敷料及洗必泰凡士林敷料,而碳纤维敷料的抑菌作用不明显。 2.愈合时间比:各组实验动物背部创面4周后均II期愈合。实验组大鼠愈合时间要比另外三组对照组更快,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创面愈合率:各组实验动物在压疮后用药第3天、7天的愈合率相比较,P值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第14天、第21天,P*值0.05,有统计学意义,由此证明纳米银活性炭纤维敷料在压疮疮面的愈合率明显要高于其他四组。换而言之,相比较单一敷料,或其他复合敷料,其促愈合作用更好。 4.根据各组组织病理评估的评分标准,利用均数和标准差(X±SD)表示,各组在压疮后第3天、7天、第14天均未见明显差异。到第三周时,A组和B、C、D、E组差异明显,P***0.05有统计学意义。证明在压疮后第14~21天时,A组实验组的愈合速率加快,效率提高,比另外4组促愈合能力强。从组织学角度说明了该敷料能促进创面愈合炎症期的反应,加快创面愈合速度。 5. VEGF光密度值:实验组血管生成因子在压疮后7~14天之间达到峰值,在愈合时间段中,要比其他组更早进行组织修复,再一次证明了该敷料的促愈合能力。 研究结论 此次实验可以证明纳米银活性炭纤维敷料能有效地促进压疮创面的愈合,在伤口愈合的时间修整,促进上皮细胞增殖和其他敷料相比具有明显的优势。为其今后在临床上应用,提供了现实的依据。
【关键词】:压疮 纳米银 活性炭 敷料 抑菌 促愈合 治疗
【学位授予单位】:第二军医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R632.1;R318.08
【目录】:
- 摘要6-9
- Abstract9-13
- 缩略词表(Abbreviation)13-14
- 前言14-16
- 材料与方法16-27
- 一、 实验材料16-18
- (一) 主要设备和器械16
- (二) 主要试剂和材料16-18
- 二、 实验方法18-27
- (一) 体外抑菌18
- (二) 动物实验18-22
- (三) 观察指标及方法22-27
- 实验结果27-39
- 一、 体外抑菌27-29
- 二、 动物实验29-39
- (一) 一般情况观察29
- (二) 创面愈合情况观察29-32
- (三) 组织学分析32-39
- 讨论39-45
- 一、 压疮动物模型的选择39
- 二、 创伤愈合39-42
- (一) 概述39-40
- (二) 病理生理过程40-41
- (三) 相关细胞因子41-42
- 三、 纳米银活性炭纤维敷料42-45
- (一) 纳米银活性炭纤维敷料的构成42
- (二) 抑菌作用42-43
- (三) 止血作用43
- (四) 促愈合作用43-45
- 结论45-46
- 参考文献46-49
- 综述49-55
- 参考文献52-55
- 致谢55-56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毛景东;刘金华;丁宁;李婷婷;鲁金波;耿万友;;CD11b/CD18对中性粒细胞功能的调控研究进展[J];动物医学进展;2014年01期
2 乌兰哈斯;白晋;宋建星;赵琳;;中空活性炭纤维-纳米银敷料对感染创面作用的初步报告[J];中国美容医学;2008年09期
3 范丽红;罗欣;张平;;黄芪注射液对大鼠压疮缺血-再灌注损伤炎症反应的作用[J];护理学杂志;2013年07期
4 程瑞杰;方勇;俞为荣;王莹;;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对糖尿病小鼠创面愈合的作用[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2007年04期
5 燕群美;;压疮动物模型的研究进展[J];护理研究;2009年25期
6 王雪玲;黄芳;黄盈瑞;;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用于大鼠Ⅲ期压疮模型的实验研究[J];护理研究;2012年05期
7 张水兰,时红梅;压疮的护理进展[J];实用护理杂志;2002年11期
8 卫牧娟;李铁军;许育;吴莉莉;宋建星;;纳米银-活性炭纤维敷料的体外抗菌实验研究[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13年01期
9 陈玉林,黄康;创面愈合的评价指标[J];中国临床康复;2002年08期
10 练祝平;黄立妮;蔡浩;邹永通;;应用纳米银敷料治疗烧伤创面的研究进展[J];中外医学研究;2011年34期
本文编号:62767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swyx/6276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