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活性多孔钽骨修复材料促骨生长的实验研究
本文关键词:生物活性多孔钽骨修复材料促骨生长的实验研究
【摘要】:目的通过将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1,TGF-β1)与多孔钽颗粒复合,制备生物活性多孔钽修复材料,并观察该材料的促骨生长作用。方法 6只Beagle犬,建立下颌骨缺损模型共计36个,单侧3个骨缺损分别为单纯多孔钽颗粒修复组(对照组)、TGF-β1+多孔钽颗粒修复组(实验组)和无干预组(空白对照组)。于材料植入后30、60、90 d处死动物,取下颌骨行大体观察、X线检测、甲苯胺蓝染色、四环素荧光标记检测、CD31相关抗原抗体染色。结果 30 d时实验组新骨生成面积及新生微血管数目显著大于对照组和空白对照组(P0.05);60 d时对照组新骨生成面积及新生微血管数目显著大于实验组和空白对照组(P0.05);90 d时3个时间点成骨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GF-β1复合多孔钽生物材料具有高促骨活性,能加速多孔钽与周围骨组织的早期生物性结合,缩短愈合时间。
【作者单位】: 第三军医大学西南医院口腔科;重庆润泽医药有限公司;四川省食品药品检测院;武警重庆总队机关门诊部口腔科;
【关键词】: TGF-β 多孔钽 骨缺损
【基金】:“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2012BAI17B03-5)~~
【分类号】:R318.08;R687
【正文快照】: 警重庆总队机关门诊部口腔科4)Supported by the Supporting Program of the“Twelfth Five-year Plan”for SciTech Research of China(2012BAI17B03-5).Corresponding author:ZhouJixiang,E-mail:Zhoujx6518@sina.com由外伤、肿瘤、手术切除及感染等原因导致的骨缺损,目前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远景,丘宏伟,黄耀斌,刘国强,陈光磊;兔胫骨骨缺损原位骨延长实验研究[J];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2004年05期
2 赵基栋,钱寒光,苗宗宁,祝建中;干细胞复合纳米晶羟基磷灰石胶原修复骨缺损的研究[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05年01期
3 金黎明;刘万顺;韩宝芹;魏长征;赵小菁;范圣第;;骨缺损治疗方法的研究现状[J];中国临床康复;2006年01期
4 袁进国;周志玲;刘英飞;朱振安;;骨髓干细胞移植治疗骨不连及骨缺损临床研究[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06年08期
5 陈红卫;赵钢生;张西峰;黄洪斌;吴英勇;;自固化磷酸钙人工骨修复骨缺损的临床应用[J];中国骨伤;2007年06期
6 胡兵;;同种骨与异种骨治疗骨缺损的疗效观察[J];中国卫生产业;2012年17期
7 韩小松;;骨髓干细胞移植治疗骨缺损研究[J];现代预防医学;2012年22期
8 朱宏刚;李九威;武博;苏新亚;杨怀宇;张晓志;翟耀;;开放植骨和负压封闭引流技术联合应用治疗胫骨感染性骨缺损14例分析[J];中国临床研究;2012年12期
9 甄鑫刚;王少卿;于强;毛庆福;;骨延长治疗胫骨感染性骨缺损[J];中国伤残医学;2013年07期
10 郭文通;四肢骨缺损的修复[J];修复重建外科杂志;1988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佳奇;张晓刚;;骨缺损的基因治疗[A];第11届全国中西医结合骨伤科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3年
2 唐辉;徐永清;马涛;周田华;张秀琼;林月秋;汤迅;丁晶;李军;;耐药金黄色葡萄球菌注射总量对兔感染性骨缺损形成的影响[A];第六届西部骨科论坛暨贵州省骨科年会论文汇编[C];2010年
3 杨志;覃育接;谭桢;;神经生长因子对大鼠骨缺损愈合影响的研究[A];第十八届全国中西医结合骨伤科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11年
4 梁高峰;;游离腓骨骨瓣在上肢骨缺损中的应用[A];中华医学会第10届全国显微外科学术会议暨世界首例断肢再植成功50周年庆典论文集[C];2013年
5 高堪达;王秋根;黄建华;陶杰;李豪青;高伟;李凡;吴小峰;;骨搬运技术在下肢创伤后感染性骨缺损治疗中的应用[A];第七届全国创伤学术会议暨2009海峡两岸创伤医学论坛论文汇编[C];2009年
6 马宝通;;四肢创伤性骨缺损的治疗[A];第十三届全国中西医结合骨伤科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7 吴其常;苗旭漫;张志刚;卞传华;;下肢创伤性骨缺损的治疗[A];第16届全国脊柱&四肢矫形外科(骨科)康复学术研讨会暨学习班论文汇编[C];2007年
8 任凯晶;李小辉;宋立明;毕晓扬;高志国;;植骨技术在初次全膝关节置换术骨缺损中的应用[A];第十八届全国中西医结合骨伤科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11年
9 卢开柏;许永华;杨谦;陈新谦;马在松;;实验性骨折骨不连和骨缺损治疗的病理学研究[A];第六届全国生物医学体视学学术会议暨第九届全军军事病理学学术会议、第五届全军定量病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5年
10 林月秋;徐永清;阮默;丁晶;汤逊;邹培;;骨延长技术治疗战创伤性大段骨缺损48例[A];第七届全国创伤学术会议暨2009海峡两岸创伤医学论坛论文汇编[C];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冯琳;骨不连与骨缺损研究获奖[N];中国医药报;2002年
2 王根华;用自体骨修复超长骨缺损[N];健康报;2002年
3 周乙雄;打压植骨解决骨缺损[N];健康报;2005年
4 京华;超长骨缺损自体修复术首获成功[N];中国医药报;200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蓝霞;Ilizarov牵张技术在肢体和骨段延长中的应用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医学院;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李聪杰;应用钛网修复髋臼大面积骨缺损的生物力学研究[D];河北医科大学;2012年
2 万值颖;Ilizarov技术治疗胫骨感染性骨不连及骨缺损的临床研究[D];昆明医科大学;2015年
3 孙树茂;骨搬运术治疗胫骨感染性大段骨缺损[D];山东大学;2013年
4 刘彦;全髋关节翻修中骨缺损的处理及其疗效分析[D];暨南大学;2013年
5 胡忠洲;自体混合植骨治疗初次全膝关节置换术中Randc型骨缺损[D];山东大学;2012年
6 陈松;应用llizarov技术治疗胫骨骨缺损及感染性骨不连的临床研究[D];河北医科大学;2014年
7 任翔;定制型膝关节假体修复股骨远端骨缺损的三维有限元分析[D];四川大学;2007年
8 骆园;应用远段锥形组配柄与广泛微孔涂层柱形柄行全髋股骨侧翻修的比较研究[D];苏州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90699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swyx/9069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