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外科论文 >

经皮血气监测在ICU全麻术后患者中的应用价值

发布时间:2018-03-28 06:40

  本文选题:血气分析 切入点:经皮二氧化碳分压 出处:《山东大学》2016年硕士论文


【摘要】:研究背景全麻术后转入ICU进行监护的患者,在机械通气过程中,动态观测患者的PaCO2、PaO2以及Lac等测量值的水平变化对观察患者的治疗效果、及时调整呼吸机参数、保证治疗效果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目前最广泛使用的方法是动脉血气分析,而频繁的抽取动脉血标本给患者带来许多不便,并且可能增加感染的机会。目前已有研究证实在成人中经皮二氧化碳和经皮氧分压与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及氧分压具有良好的一致性,并且在儿童尤其是新生儿监护室中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由于创伤打击、术中不恰当的循环或呼吸处理等原因,手术患者术后易出现全身或局部有效循环血量减少,组织灌注不足及组织缺氧,细胞代谢紊乱,无氧代谢增加,导致乳酸大量生成,并且乳酸水平的升高通常发生的较早,而常规血流动力学指标仍处于正常范围。及早发现患者循环灌注紊乱,并采取有效的措施对于提高预后有重要的意义。有研究表明经皮指数(PtcO2/PaO2)能够消除动脉血气和吸氧浓度的影响,在循环不稳定时,经皮指数可反应患者休克的程度,PtcO2/PaO20.7提示患者组织灌注良好,血流动力学稳定。目的通过研究全麻术后转入ICU需要行机械通气的患者中经皮监测(PtcCO2及PtcO2)与动脉血气分析二氧化碳分压(PaCO2)和氧分压(Pa02)值的相关性,探讨术后不同时期以及不同吸氧浓度时经皮监测(PtcCO2及PtcO2)结果对动脉血气结果的预测价值,并对经皮指数(PtcO2/PaO2)结果进行统计分析,探讨其在反应术后患者组织灌注方面的应用,以评估该方法作为一种无创监测手段在ICU中的临床应用价值。研究方法1研究对象1.1纳入标准选择山东大学附属省立医院东院重症医学科自2015年12月至2016年3月期间全麻术后转入ICU进行监护的患者。1.2排除标准妊娠或年龄18岁;经皮氧分压监测禁忌:前胸部皮肤有破溃;术前即有严重心肺疾患;患者/家属不同意。2研究思路:患者转入ICU病房后,在常规监测(血压BP、心率HR)的基础上,进行持续经皮血气(同时测量PtcO2和PtcCO2)监测。2.1资料收集:患者转入ICU后即刻放置经皮血气监测电极,待PtcO2和PtcCO2读数稳定后(10-15min)记为转入时数值,采集同一时刻动脉血标本进行血气分析,记录PaO2、PaCO2、Lac及PtcO2、PtcCO2的值,同时记录各对应点患者生命体征及血流动力学检测结果。2.2经皮血气参数(PtcO2和PtcCO2)的监测:使用TCM4经皮监测仪(丹麦雷度公司)。严格遵守操作规范,经标准气体校正后,酒精消毒皮肤,放置固定环,固定传感器。PtcCO2及PtcO2的测定部位为前胸部皮肤菲薄部位,电极温度为44℃,连续使用4小时候进行更换,防止皮肤灼伤。2.3统计学方法:统计分析使用SPSS22.0软件包进行,P0.05为差异有显著性。所有数据均采用均数±标准差的形式表示,PtcCO2、PtcO2和PaCO2、PaO2之间分别进行配对T检验,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组间相关指标相关性采用双变量相关分析(Pearson相关)。结果1患者总体资料:共入组65例患者,其中男性35例,女性30例。患者人口统计学及生命体征统计结果见表1。2经皮二氧化碳分压(PtcCO2)/氧分压(Ptc02)与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氧分压(Pa02)的比较:PtcCO2与PaCO2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r=0.820, p0.01)。PaO2与PtcO2存在显著正相关(r=0.923,p0.01),Pa02均大于PtcO2 (147.88±76.33mmHg, 94.76±29.10mmHg) (p0.01)统计结果见表2,线性相关关系见图1、图2。3术后不同时间点(转入时T0、拔除气管插管前T1、转出时T2)PtcCO2/Ptc02与PaCO2/PaO2的相关性及组间差异性的统计学分析:在术后不同时间点各组PtcCO2/PaCO2及PtcO2/PaO2之间均呈显著正相关。统计结果见表3,相关性分析见图6-11。4不同吸氧浓度下PtcC02与PtcO2相关性及组间差异性的统计学分析:选取所有统计结果中吸氧浓度分别为21%、40%、50%的数据分为三组,经双变量相关及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在不同吸入氧浓度时,PtcO2与Pa02均具有良好的线性相关(统计结果见表4,相关性分析见图3-5)。5总体及不同吸氧浓度下经皮指数(PtcO2/PaO2)的测定:总体PtcO2/PaO2的值为0.74±0.13,FI02为21%、40%、50%时PtcO2/PaO2的值分别为0.76±0.10,0.73±0.13,0.72±0.14。统计分析结果显示F=I.754,P=0.176,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统计结果见表格5)结论1 Ptc02与Pa02呈显著正相关,PtcCO2与PaCO2呈显著正相关,并且在术后不同时间段及不同吸氧浓度情况下无显著差异性,表明PtcCO2/PtcO2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预测PaCO2及Pa02的变化,对于及早发现患者氧合变化、调整呼吸机参数、提高预后有一定的意义。2经皮指数(PtcO2/PaO2)在不同吸氧浓度下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可以作为术后评估患者组织灌注情况及血流动力学水平的指标。
[Abstract]:......
【学位授予单位】:山东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R614.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史建敏,展鹏远,夏荣龙;全麻术后患者静滴静舒氧效果观察[J];山东医药;2004年23期

2 谢琼;;全麻术后躁动的原因分析及处理对策探讨[J];中国医药指南;2013年07期

3 陈晶;全麻术后护理体会[J];黑龙江医学;1998年06期

4 丁彩儿;对全麻术后禁食病人口渴的护理[J];护士进修杂志;2000年05期

5 曾燕;全麻术后病人的观察与护理[J];广西医科大学学报;2000年S1期

6 蒋淑英,王玉婷,贾宏丽;小儿全麻术后的观察护理[J];黑龙江医学;2000年12期

7 郑为秀,杨尚菊;小儿全麻术后加强监护112例分析[J];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2000年07期

8 陈燕燕;1167例小儿全麻术后早期缺氧原因分析与护理[J];实用护理杂志;2001年01期

9 吴秀清;全麻术后患者复苏期间的观察与护理[J];华夏医学;2001年05期

10 洪丽英;小儿全麻术后的观察和护理[J];海南医学;2001年1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王玲;张忠玲;李莹;;甲状腺气管插管全麻术后呼吸的监测护理[A];全国外科护理学术交流暨专题讲座会议论文汇编[C];2002年

2 陆宇波;;全麻术后小儿早期缺氧原因分析与干预[A];全国第十届手术室护理学术交流暨专题讲座会议论文汇编(下)[C];2006年

3 王敏;吴捷;;老年病人全麻术后出现精神症状的分析[A];2009年浙江省麻醉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9年

4 倪小红;陈月英;彭南海;;腹部全麻术后患者躁动的原因分析及护理[A];中华医学会第五次全国重症医学大会论文汇编[C];2011年

5 柳苍生;张军;冯长海;李彦楠;石锦辉;;门诊无痛纤维支气管镜检查100例观察[A];中华医学会第11届全国内科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7年

6 赵晓梅;刘玉兰;;高龄患者全麻术后护理[A];全国第八届老年护理学术交流暨专题讲座会议论文汇编[C];2005年

7 周颖;余发珍;吴利东;朱晓红;;心理干预在预防全麻术后烦躁的临床应用[A];中华护理学会第14届全国手术室护理学术交流会议论文汇编(下册)[C];2010年

8 王学;柴颖;刘琳;;80例全麻术后躁动患儿的护理[A];全国第十届手术室护理学术交流暨专题讲座会议论文汇编(下)[C];2006年

9 张莉芬;;全麻术后的安全护理[A];浙江省第二十届基层卫生改革与发展学术会议大会论文集[C];2012年

10 殷小容;廖燕;;小儿全麻术后经口与经鼻吸氧效果及舒适度的研究[A];第三届重症医学大会论文汇编[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2条

1 诸学时;全麻术中唤醒状态下切除脑瘤[N];健康报;2003年

2 本报记者 赵绍华;清醒开颅 不会瘫痪[N];健康时报;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王晓亚;眼科儿童全麻术后禁饮食时间的探讨[D];山东大学;2016年

2 孙晓丹;经皮血气监测在ICU全麻术后患者中的应用价值[D];山东大学;2016年

3 杨毅;IL-6对老年骨科患者全麻术后早期认识功能障碍的影响[D];大理学院;2013年

4 张莉莉;联合应用止吐药预防全麻术后恶心呕吐的临床观察[D];吉林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167517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waikelunwen/167517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bef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